95式5.8㎜突擊步槍是目前我軍裝備的主力突擊步槍之一,是我國正式列裝的第一代小口徑自動步槍,自誕生以來各界就對這款步槍褒貶不一,我本人蔘軍時經常使用該步槍,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可的。

第一、該槍重量比較輕,空槍只有3.4公斤,大規模使用了工程塑料,硬鋁合金等新材料,對於改善全槍外貌,提高防腐能力,簡化生產工藝都有很大好處,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減輕了重量,攜行比較方便。

第二、威力比較大,95式步槍使用5.8㎜彈藥有很強的殺傷力,在100米內距離內,能輕鬆擊穿8毫米鋼板,穿過鋼板後對人體仍然有致命的殺傷力。

第三、95槍族內零件基本通用,各槍基本結構相同,大部分零部件可以通用,自動機、供彈具等活動部件可互換,勤務使用、維修極為方便。

第四、95式自動步槍供彈具通用,可選擇30發彈匣或者75發彈鼓,容彈量大,可連續射擊,具有猛烈的持續火力。

總之,個人認為95式步槍是一款總體性能比較優異的步槍,之前暴露的一些問題和毛病大部分都已經在95改上得到了較好的改進。


一些所謂軍迷,言必稱美帝,什麼設計要是和美帝不一樣,那就犯了天條。還有一部分體制外專家,言必稱私企,好像一私有化,屎殼郎就變成聖甲蟲,什麼技術問題腐敗問題效率問題一概解決。

下面通過美國的公開資料數據,提供一些與上不同的觀點。

美國槍支和彈藥行業對總體經濟的預估產值429億美元,全部為私營企業。槍支和彈藥製造業的年營收135億美元。

一年135億什麼概念?福特號航母每年花12.5億,12年完工。更別提槍支私有化帶來的社會代價:在2012年美國致命和非致命的槍支暴力事件所導致的損失2290億美元。

那麼美國的輕武器是什麼狀態呢?如圖三圖四,除了60年沒解決可靠性問題的m16/m4系列還在湊合,美國的步槍選德國貨hk416,班用機槍選比利時m249,通用機槍選比利時m240,連火箭筒都是瑞典的古斯塔夫。

敢情每年一艘航母那麼大的槍支市場,每年3個師的槍傷死亡人數,多如牛毛的槍械私企+民間高手,拿不出軍方滿意的輕武器,全靠外國貨充門面?

m16早期型多差就不用說了,改進了快60年,塵埃環境測試平均3個彈匣卡殼一次,原理上帶來的可靠性問題只能靠多潤滑保養解決。進水炸膛的動圖也是喜聞樂見。奇怪的是m16最初的設計公司屢試不中,錢花光了只好把m16專利賣給了柯爾特,而同一個設計到了柯爾特公司手裡就一舉中標,賺了美軍60年的錢。這裡面到底什麼貓膩就不得而知了,當然在美國「遊說」是合法的。更好笑的是ar18的設計美軍自己不要,專利被賣給德國。輾轉60年,美軍現在高價從德國買hk416——ar18技術的繼承者。

m4系列為了便攜截短槍管,結果威力大減,據網傳的不確定真實性的戰例,有一組用m4的美國特戰被拿ak47的武裝人員堵在開闊地,要打夠不著,要跑跑不了,白瞎了高精度的瞄具都送了人頭。為了加大威力換用了高膛壓彈藥,結果是3000發不到,槍機出現鋸齒狀裂縫,供彈斜坡磨損。

m60機槍,史泰龍單手掃射的鏡頭經典吧?有人想到為啥另一隻手不端槍而是拽著彈鏈?因為彈鏈垂下來,m60就會出現供彈不暢。mg42二戰從北非打到莫斯科,可靠性不用說了,m60大抄mg42,結果怕臟,怕濕,怕泥,前線評價每次進攻前要重新清潔乾燥,最適合環境是原地防禦。槍管可以快速更換看起來很美好,可是設計有缺陷,每次換槍管都得重新校正準星。最後軍方的鑒定結論是,更改設計太貴了,對於機槍來說,精度不那麼重要(聽起來耳熟是吧?)。

可黑之處太多寫不過來了,總之m60當初選型時就比不上比利時的FN MAG,主要特點是輕(聽起來耳熟是吧?),靠國會「讓美國槍繼續偉大」的精神才列裝部隊。在對比實驗中,m60每846發就要故障一次,1669發就有零件損壞。這樣一種槍伴隨美國大兵從越南打到伊拉克,可見政府還是相當重視節約財政支出的。

最後黑一下遊戲裏喜聞樂見的m249,好收工。

200發彈鏈很爽是嗎?實際彈鏈可能會斷啊,因此在調查中只有20%的機槍手使用200發彈鏈,而100發彈鏈更可靠一些。

好吧至少比95班機的75發多點兒?可是95班機不帶彈鼓基本就是步槍,大菠蘿不帶彈箱也要帶著撥彈機構啊,滿彈比95班機將近重一倍了吧,就算黑蜀黍也喫不消啊(體力好乾脆雙持95班機)。根據美軍調查,17%的m249使用者對其重量不滿意。而使用者同時也表示m249更多時候是原地給隊友提供掩護而不是伴隨進攻,所以夢想端著大菠蘿滿地圖跑的要多注意健身了。

在可靠性方面。70%的m249使用者表示對維護性最不滿意,包括小部件損壞和腐蝕問題。耐風沙性能也一般,不及時清潔就卡殼。總體上,只有64%的美軍表示對手中的m249有信心。

圖一圖二,95式步槍的戰術動作

圖三圖四,喜聞樂見的m16炸膛動圖和最近美軍工兵演習中的老槍


看了很多評論95式步槍的帖子,很多都犯了一個錯誤。比如,說到95 槍優點的時候,說這個槍威力大,彈道低伸,能在多少米外射穿多厚的鋼板云云。其實這不是槍的優點,而是彈的優點,我們在評價一款槍的時候,一定要把槍和彈分開評價,槍和彈是兩個系統,不可混為一談。如果混為一談,就會導致事實混亂,是非不清。槍與彈的關係,就好像車和油的關係。一款車性能再好,配上差的油品,性能也會變差,反之,車的性能差,配上好的油,性能也能提高。同理,槍也是一樣的。當然,95 配用的5.8毫米彈問題不比槍少,可以說95 的很多問題是彈造成的,比如,火藥配方落後,燃燒不完全,導致95槍燻眼,活塞積碳,以及腐蝕性底火,等等。好在今年採用俄羅斯配方的新彈出來了,應該彈藥性能能有一個徹底改變。

撇開彈不說,單說95 槍。要評價95 槍,離不開它所採用的無託結構。為什麼95 槍要採用無託結構,這個原因我在其他的關於95 槍的回復說過,這裡不再重複。我要說的是很多無託派所主張的無託槍的兩大優點,一是短,一是輕。記的95 槍剛出來的時候,中央臺曾專訪過朵英賢大師,大師就標榜過這槍的優點就是最短,最輕,金屬利用係數最高等等。做為一位設計師,他用最少的金屬,造出最短最輕的槍,當然是了不起的,當然是值得吹噓的。可是有沒有想過,這兩個性能對一款槍,或者對一個戰士來說,真的這麼重要嗎?我們要的是一款從戰士的角度出發的「戰士的槍」,而不是一把從設計師角度出發的」設計師的槍「。

有人說了,短和輕對一把槍來說很重要,特別是現在都是機械化作戰,戰士需要乘車或乘機作戰。這個有一定的道理。我要說的是,評價一個款槍的性能,應該從它的綜合性能上來說。一款好槍,它的各個性能應該是平衡的,或者說它的各個性能都是中庸的,不能某個性能太強,而某個性能又太差。特別作為中國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作戰樣式從寒帶到熱帶,從高原到海灘,從巷戰到野戰。作戰樣式之多樣化,遠遠不是那幾個裝備了無託槍的小國,比如奧地利,英國等所能比的。而無託槍要在可拓展性及地形的適應性上差的多,有託槍在這方面要平衡的多。而據頑固堅持有託槍的俄羅斯,美國等從豐富的實戰中發現,無論是在巷戰還是乘車作戰,有託槍的長度並不嫌長,畢竟在人能伸展的空間,肯定也會有槍伸展的空間,何況有託槍在摺疊的情況下比無託槍還要短。

即使在極端的情況下,空間極其狹窄,有託槍確實長了,這種作戰場景在整個作戰場景中也極為少見,有託槍也完全能通過模塊化實現。無託槍可以說是為了那百分之一的作戰場景,犧牲了百分之九九的作戰場景的便利性,是得不償失的。

無託是95 式根本的,無法通過改進來修正的缺點。這也導致了它只能被替換,再加上一開始並沒有考慮到模塊化的問題,更導致了在95 的平臺上沒有改進的空間。

至於其他的,比如高基線易打臉的問題,這更是無託槍的原罪,世界上所有的無託槍基線都高,好在今年的新步槍要問世了,據說是有託的,我們終於可以不用糾結這個問題了,我們的戰士也終於可以無視這個問題,安安心心的訓練了。


不像別人說的那麼不堪,後坐力小,精度也不錯。只不過方向錯了,無託的方向錯了


第一,買不到,

第二,搞到手就是大事情了。。


是一把槍,如果81槓跟95比的話,我會選擇81槓,如果ar和95比的話我會選擇ar。


肯定好,不好用會裝備部隊嗎,


後座小,散射大,點射還是挺精確的,缺點,臥射射擊基線高,容易被爆頭


這是一款價格便宜,性能足以滿足大規模裝備中國普通士兵的步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