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台灣佳山計劃 評:(我也覺得已沒機密可言,中國肯定對佳山基地瞭若指掌,實在是太堅固無法攻掠,所以遲遲不敢武力犯台。)只要破壞掉花蓮機場的跑道,佳山基地洞窟裡的飛機就只能等共軍來接收或者自毀了。破壞跑道比破壞洞口容易,破壞洞口比破壞洞庫本身容易。戰爭歸根結底是個經濟學問題。用最小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是軍事學研究的基本方向。這和信心沒有關係。老共不會按照您的想法去制定作戰計畫。而且您指望金門馬祖那點上個世紀的火箭砲來扭轉戰局,您自己不覺得不靠譜麼?以雷霆2000那幾十公里的射程能打得到射程300到600公里的彈道飛彈發射載台?人家會老老實實地把飛彈發射陣地佈署在金門馬祖周圍麼?一旦開戰,金門馬祖首先會被屏蔽。當地守軍基本上不會知道一百多公里外的臺灣發生了什麼。而且金門馬祖守軍會面臨十幾倍的共軍火力監視。不是誰都有勇氣在這種火力對比下開火的。搞不好當地守軍在開戰前就已經和對岸達成了默契,雙方相安無事,靜待戰爭結束。人家福建人憑什麼替臺灣賣命啊。誰比誰笨多少?鋪路爪可能是第一輪攻擊中最先被摧毀的目標。這個雷達站的唯一作用就是讓老美提前7分鐘知道臺海開戰。僅此而已。您對大陸的火箭軍齊射和重新裝填速度的估計可能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當時的飛彈還在用液體燃料。現在對岸火箭軍已經基本固體燃料化了。臺灣需要用彈道飛彈處理的目標只有有150到300個而已。這對擁有上千枚戰術飛彈的大國來說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數字。固體燃料火箭的維護比較簡單,大多採用運載車-發射車一體化設計。除了庫存彈體之外,基本上可以認為所有的移動式載台都是可以執行發射任務的。一個波次打三百發應該問題不大。而且,固體燃料飛彈的重新裝填也不是很複雜的事情。大概十五到三十分鐘就可以完成。大陸最複雜的飛彈是東風5系列(液體燃料、分段式彈體),也不過30分鐘就可以完成吊裝和發射準備。這個時間小於毀傷效果判讀所需要的時間。後者在2000年代初需要幾個小時。現在有可能有所縮短。基本上臺灣只是在開戰後幾個小時之內能享受到對岸的大規模彈道飛彈攻擊。之後就沒有什麼值得動用這種高價武器處理的目標了。畢竟人家有更廉價的各種戰術武器,能省就會省。臺灣的反飛彈系統能有幾成的攔截率只有天知道。因為島內從來沒有做過彈道飛彈攔截實驗或者訓練。PAC-3在老美手裡也沒有實驗過對付二十一世紀的彈道飛彈。PAC-3在土耳其的反飛彈系統競標試射中還輸給了對岸的紅旗9飛彈的出口型FD-2000(比共軍自用型號性能有所保留)。對岸既然有比PAC-3強的盾,有更強的矛也不奇怪吧。大陸曾經在80年代從法國引進過反跑道彈藥。這類彈藥的設計目的就是儘量增加跑道的修復難度。比如彈頭穿徹跑道混凝土層後在下面爆炸,給跑道造成大面積的剝離和隆起。這樣的傷痕,不要說幾個小時了,幾週都未必能修復。大陸的反跑道彈藥系統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已經進化了三代,一代比一代效費比高。而且人家是認真地在西部沙漠裡修建了模擬跑道(長度稍短,寬度和厚度、結構和典型的臺灣跑道相當)。而臺灣並沒有認真試驗過大規模彈坑、隆起和剝離的搶修作業流程。您居然還指望靠臺灣這點巡弋飛彈翻盤?雄2E的計劃產量只有150枚,而且還因為老美卡住關鍵組件而停工待料多年。而大陸光機場就有五百多座,其中三分之一分佈在距離臺灣戰機作戰半徑以內。而且巡弋飛彈的飛行速度很慢,對有完整空防體系的大國來說不算什麼太大的威脅。雄2E以及萬劍等臺灣研發的反制武器都有一個要命的缺陷,就是依賴GPS。戰時基本上無法期待GPS訊號在臺海週邊不被干擾。只靠INS導航,這些武器的精度是無法命中機場大小的目標的。基本上老共的攻臺準備是來真的。而臺灣守軍上下基本上還在玩家家酒。能扛住老共的一擊恐怕需要一連串的偶然因素疊加。對岸的「25年新低」也是現在臺灣望塵莫及的高成長。臺灣最近20年來,除了2010年因為基期的緣故(2009年是負1.57%)能超過這個數字之外,其餘歷年都在這個「25年新低」之下匍匐前進。對臺灣來說「產業外移」、「一大堆工廠沒訂單」早就習以為常了。大陸是目前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最大生產國和市場,人家搞供應鏈自主有什麼問題麼?一定要等臺灣以臺灣的節奏慢慢地產業昇級麼?大陸是一個大約每十年人均GNI就要漲三倍的經濟體。人家可沒有臺灣人這麼有耐心。您對QE以及一路一帶等經濟問題的理解簡直一塌糊塗,我都不知道該給您如何解釋了。讀書少不一定是您的錯,畢竟任何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成長環境。不過讀書少還要到公眾場合來炫耀就是您的不對了。您在說「用QE量化寛鬆大印超票,連日本都拚老命印鈔票,把國際原物料價格炒到人類史上最高」之前就不會想到去稍微查一查這些原物料行情飆漲的主要受害者是誰麼?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一大鐵礦和煤礦生產國、第五大產油國。而且是大部分主要農作物的前幾大生產國。原物料行情飆漲,主要受害者是日韓臺這樣原物料基本靠進口,糧食自給率不足50%的經濟體。臺灣的軍費佔GDP比重超過2%,而大陸不足2%,您看哪一邊比較窮兵黷武?在G20國家中,中國大陸的軍費佔GDP比是最低的。雖然軍費規模是全球第二,但經濟負擔比大部分經濟體都要輕很多。而且大陸的武器裝備基本上完全國產。造來造去不過是把錢左手移右手而已。總比像臺灣這樣花錢去刺激美國經濟強吧。冷戰時期,前蘇聯一度將工農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用來發展軍備。而蘇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但同樣的手段對中國大陸無效。中國大陸的經濟多樣性遠高於前蘇聯,而且本身就是大部分工業品全球最大的消費者。而且基本上在最近二十多年裡,國際貿易的定價權正在逐漸從歐美國家手中向中國大陸轉移。所以,老美可以用軍備競賽和壓低原物料行情來搞垮蘇聯。您對軍武的理解還不如您對經濟的了解程度。衛士系列只是大陸用來出口的火箭砲產品,自己並不裝備。基本上能用來出口,說明這是一種在國內競標中落選的產品。只不過後來牆內開花牆外紅而已。中國大陸目前是全球第三大軍火出口國,靠的肯定不是這麼一兩種武器吧。土耳其反飛彈系統招標對中國大陸的意義就相當於以十二發試射彈的成本打了一次全球性的廣告。FD-2000雖然在土耳其中標但最終沒有成交,但已經出口到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等國。而且這還是已經披露的出口案例。另外還有幾個中亞、中東和南美國家在接洽。在土耳其反飛彈系統招標項目中,中國精密機械總公司是最大的贏家。歐美俄這次基本上集體當了一回伴娘。您大概沒有見過幾場跑道吧。那是一兩米厚的一層鋼筋混凝土實心結構。一旦被反跑道彈藥穿徹在下面爆炸,會形成半徑幾十米的大面積的隆起和剝離。鋼筋混凝土的隆起無法「用五台怪手同時鏟平,20分鐘內搞定」,20小時都未必能挖出個所以然來。簡單地說需要先打孔爆破,將隆起部分切割破碎,然後用怪手等機械清除。這個過程遠比拆除民用建築物困難。一發反跑道彈藥造成的混凝土廢渣量就比一棟宏盛帝寶多。而且其中的鋼筋密度也非普通民用建築物可比。這些鋼筋在爆破之後還是需要用怪手油壓剪一根一根地切割。一個彈孔的清理工作,恐怕沒有一兩週是做不完的。整個修復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您的問題是需要裝做內行來談論您自己不懂的事情。這不是您個人的問題,臺灣上下從總統到媒體都是如此。社會風氣如此,您只是未能免俗罷了。(今天打的集體電戰,中華民國這20年雖已大大裁軍但是後備軍人還是有數百萬,相信所有的境外勢力有攻島必定會死於灘頭,武器製造方面應該要以製自為中心,臺灣不可太依賴外國,以色列人是臺灣5分之1地是4分之1外敵數億人。以色列也從不打敗戰。)臺灣目前庫存的武器滿打滿算能武裝一百萬人。其餘的「後備軍人」拿菜刀、雨傘去和人家的飛機大砲拚命麼?老共如果打過來,大概根本不會發生灘頭攻防戰。人家可能先把縱深陣地炸得差不多了再從容地登陸。共軍能在臺灣登陸,就說明臺灣已經組織不起來成建制的作戰單位了。以色列雖然人口少,但他們要面對的對手是比自己弱,而且相互矛盾很深的阿拉伯諸國。臺灣要面對的是無論在單兵素質還是裝備、人數都遠超過己方的共軍。而且中國大陸在臺灣問題上基本上是鐵板一塊,無隙可乘。臺灣這點兵力和陳年裝備,在中國這樣的大國面前恐怕連塞牙縫都不夠。而且臺灣的動員能力也堪憂。88風災的時候,臺灣動員一個營去救災花的時間比512大地震時老共調動十幾萬大軍的時間還長。這仗怎麼個打法?搞不好戰爭都結束了,臺灣很多正規軍單位還不知道發生了戰爭呢。人家老共也沒有要臺灣的家財啊。剛好相反,大陸是臺灣的衣食父母。臺灣對大陸出超是總出超的三倍。如果大陸方面不讓利給臺灣,臺灣就會陷入每年三四百億USD貿易赤字,處境大概比希臘更糟。因為希臘有ECB和IMF罩著,臺灣未加入任何多邊或者雙邊金融協助組織。而且臺灣上下也的確沒有要抵抗的意思。臺灣國防部現在用每月33K都募不到兵。很多年輕人寧肯去拿22K或者宅在家裡靠爸都不願意去當兵。老共真的打過來,現役的二十多萬人能剩下幾個就很難說了。經濟、就業、財政基本上靠對岸,又沒有做好抵抗人家進攻的準備。您說說,臺灣人這是做何打算?我看這是明擺著要投降的節奏。況且,人家只是要統一,除此之外並沒有要什麼。怎麼就成了黑道了呢?就像兩家公司併購而已。無非就是討價還價而已。臺灣沒有趁1992年兩岸經濟規模最接近的時候把統一的基本框架談妥,就已經是嚴重失策了。現在拖得越久,臺灣的籌碼面流失就越多。等大陸沿海省市的人均GNI普遍超過臺灣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臺灣有求於大陸了。臺灣可能為了幾百億的紓困或者臺灣勞工在大陸的國民待遇之類的條件向北京方面低頭。唉,何必當初啊。(日本可能要來搶訂單了...)日本有戰機可賣麼?日本有直升機可賣麼?日本有軍艦用的成套動力、電子設備、艦載武器可賣麼?沒有戰機、軍艦這些武器出口貿易的當家貨打底,出口額是很難上去的。而且日本能將武器出口到老美不許賣的國家麼?日本敢去搶老美武器的傳統市場麼?老美不許賣或者老美可以賣的市場,日本都不大敢賣,還有什麼市場可賣?日本武器裝備的平均單價是中國的五到十倍,性能則互有優劣。以這種性價比,基本上毫無比較優勢。況且,日本在主要的武器市場上缺少美俄中這樣的大國影響力。(P-1巡邏機10式戰車US-2都沒聽過喔?)我在日本住,而且親身參觀過這三種武器。P-1的市場和老美的P-8重合,出口會受老美的制肘。技本和川重多年來都試圖打開出口市場,但連參與P-1合作研發的英國最終都因為價格和美國的壓力放棄了P-1而改向P-8。日本自己也只打算採購33架,平均每年產量不過3架而已。不算3500億日圓的研發費,P-1的生產成本就已經超過P-8了。這麼貴的飛機,又有老美的壓力,誰會買?10式戰車也毫無出口的可能性。這種戰車的研發費花了484億日元。生產成本十億日元,超過任何一種生產型的戰車。如果再分攤研發費,恐怕一台的售價就可以賣兩三台M1A2SEP或者Leopard2A6。誰會買?US-2也是同類水上飛機中最貴的。單架生產成本就是同級的俄羅斯Be-200的兩倍,售價就更不用說了。US-2在去年4月底剛剛出過起飛時發動機脫落、迫降、機艙進水沈沒事故。至今還沒有查明事故原因。US-2很可能在生產了兩架原型機和四架生產型後停產。這樣的飛機,誰會買?雄3的引擎技術來自美國公司,雷達尋旳裝置、慣性導航等關鍵字系統內也有很多需要進口的重要零組件。雄3差不多是現役的超音速反艦飛彈中巡航高度最高、載荷係數最小、末端突防速度最低的一種。基本上只要裝備了類似大陸730砲、FL3000飛彈的艦艇都有可能攔截住。雄3拿到90年代還算是很先進的。可惜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雄2E也差不多如此。這種依賴GPS和美製INS的飛彈,打菲律賓或許還有機會,對中國大陸這樣有嚴密空防的大國基本上聊勝於無。中國大陸自1959年6月就與前蘇聯交惡。中蘇關係緩和已經是1989年的事情了。1969年中蘇還在黑龍江邊境的珍寶島打過一仗。戰後至今,珍寶島仍然在PRC的控制之下,並且在90年代以條約的形式確定歸屬PRC。1979年中國還出手教訓了一下前蘇聯的小弟越南。老共用七千人陣亡、一萬九千人負傷的代價消滅了越軍十幾萬人(基本上都是陣亡或者傷後不治)。而蘇軍在遠東陳兵幾十萬向中國施壓,但沒有按照和越南政府的約定從背後主動進攻中國北方。

Youtube:美國政府的三贏局面 評:(美國政府當時出手並沒有錯,銀行可以繼續經營避免更大的系統性危機再次危害民眾,政府又能從中獲利.)銀行業和律師業一樣在美國就是明顯的過剩產能。08年雷曼危機的時候,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對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進行徹底的供給側改革。結果Obama反而花了七千億USD的公帑去救銀行。這個行動本質上就是救銀行業的肥貓而已。這個做法只是推遲了危機,並沒有消除和削弱下一次金融危機的根源。(你說中芯2013年28nm就達到規模量產的論據又在?)大唐電信的手機SoC兩個月前剛剛在中芯國際流片成功,開始交付。業內人士大都知道這個消息。流片這個過程從下料到交付有三百多道工序,前後至少半年。今年初能交付,說明他們至少在去年就已經有28nm的量產能力了。而且我知道中芯國際的28nm設備是1013年採購安裝的。之前還做過一些小客戶的訂單。大唐電信的這批SoC是他們目前接的比較大的一筆而已。上周在臺北南港展館的LEDTaiwan2016展覽會上,有同事和SMEE的人聊了一下。SMEE的人自己說他們在向14nm衝擊,預計2020年前後拿出產品。中芯國際與IMEC、華為、高通的合作協議是兩國元首背書的事情,我可沒法干預。況且人家這麼多年的確沒有閒著,從90nm按部就班地走到了28nm,往後的22nm、20nm、16nm、14也沒有理由缺席啊。當年群創、友達也認為大陸面板業會落後臺灣七到八年。結果現在是臺灣反而落後大陸面板業兩代(而且馬上就兩代以上了)。不知您貴庚,退休年齡之前都不應該像您這樣活在過去的經驗(也就是意識形態)裡。基本上,只要您現在不是八九十歲的老人家,您還是有足夠的機會看到臺灣半導體業步液晶面板、LED、傳產後塵那一天的。臺灣的落後趨勢,一半就源於您這種沈浸在過去裡的心態。我怎麼反而覺得臺灣現在比大陸更需要政治體制改革呢。如果現在是臺灣經濟高歌猛進,大陸陷入保1%未遂的困境,您說的或許還有一點可信性。可惜剛好相反。雖然持續的高成長並不能說明政治體制完善。但持續衰退一定說明政治體制出了問題(比如日本和歐豬國家).如果您對集權和民主的概念主要來自知乎,那麼您基本上是在用您自己都不大懂您自己在問什麼的問題來浪費別人的時間。簡單地說「集權」這個概念對立的並非「民主」而是「自治」。中國是一個有深厚中央集權歷史傳統的古國,並不適合搞歐洲、北美或者日本這樣的地方自治或者聯邦制。脫離歷史背景去談國家體制是緣木求魚。和民主對立的政治術語是專制。很遺憾,最近兩千年已經很少有完全的民主政治體制的國家了。完全的民主政治體制是古典的直接民主。東亞最接近這個政治體制的政治實踐大概是大陸的文革,以及現在臺灣人很多人在搞的文革Ver.2.0。可惜這兩個例子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政治體制。因為實踐證明,即便是在只有兩千萬人地級市大小的地區裡,現代國家中絕對的專制國家(也就是極權國家)也已經是少數。比如亞洲的汶萊、沙特、阿聯酋、巴林、卡達、科威特等等。中國大陸經歷過幾場相對比較徹底的社會革命,不存在搞那些美國鐵桿盟友那樣絕對君主專制的社會基礎。袁世凱稱帝失敗就是證據。即便是滿清皇帝剛退位不久的時代尚且如此,經歷過張勳復辟、護法、北伐、國共內戰和抗戰之後的中國人民就更不會去支持絕對專制了。現代中國大陸的人民對專制的容忍容限遠低於世界平均值。不要說絕對君主專制了,就連國民黨式的寡頭專制都被中國人民所擯棄。如果您只是分不清「集權」和「極權」這兩個詞,問題就稍微簡單一些。不過也可以解釋成您讀書太少,或者在知乎上寫東西的那個人讀書太少。(請問您的邏輯是大陸司法偵辦詐騙案比台灣進步嗎??)大陸的司法沒有進步到引渡回電信遊說創收業者到了機場直接釋放的地步。(偵辦再怎麼好,還是被法官放出來,沒用的。甚麼事該去爭取也分不清嗎?主權獨立的國家連改國號都不行嗎?為甚麼要叫中國china,ROC改成ROT,詐騙犯就不會送去真的china了。)改國號首先要克服AIT這個太上機構的阻撓。AIT一個電話約談,萬事休矣。臺灣的「主權獨立」要排除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因為臺灣現在是政治軍事靠老美、經濟外交靠老共。問題就在於臺灣要獨立,沒有任何可依託的力量。而要克服的則是一個在地球上坐二望一的巨大經濟體。面對這樣的政治、經濟、軍事強權,光靠貼貼紙、佔佔立法院是無法有實質性進展的。臺灣要獨立,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體制外,打贏一連串獨立戰爭,直到對岸不想再打下一場。一個是體制內,設法爭取到對岸的全國人大多數席位,修改或者廢除反分裂法。指望拖久了就不了了之地做成獨立的既成事實是不現實的。這還只是技術上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臺灣要獨立就必須在中國衰弱、走下坡路的歷史時期和大環境裡。現在是中國的國力上昇段。今後幾代臺灣人大概是很難看到獨立的大環境了。如果到了老共對臺灣直接動手的時候,那一定是老美希望不希望已經不會影響局勢的時候。至於日本,以我家在這個國家生活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經驗,兩岸打起來,日本一定會隔岸觀火的。搞不好一有風吹草動,撤離、停損動作最快的就是日本。臺灣現在也不存在「當小三」的問題。現在的臺灣是當小三未遂,只能當個準小三而已。老美和日本對臺灣也不是用完就丟的問題,人家是丟了下次再撿回來用。屢丟屢用,屢用屢丟,週而復始。臺灣本來應該在90年代初和大陸談統一。1992年是兩岸經濟規模最接近的時間點,大陸GDP只有臺灣GDP的2.2倍。就像兩家公司談合併,小的一方當然選擇雙方市值最接近的時候談籌碼面比較有利。可惜阿輝伯上台後賭老共三五年內會崩潰。可惜他賭輸了,斷送了臺灣人的前途。現在兩岸經濟規模已經拉開到二十倍以上。大概在未來十年內,差距會繼續擴大到三十倍。把阿輝伯以瀆職罪判個無期徒刑也不為過吧。電信遊說創收業者是某些政治人物的背後金主。這種時候前台的馬仔當然要為後台金主的利益奔走吶喊。否則人家金主養這群馬仔何用?臺灣的司法除罪業是針對貪污、收受賄、電信詐騙等上游產業進行過徹底的垂直整合的。是繼兩兆雙星和蔡主席拿手的生技產業之外又一個經濟生長點。(大陸應該以最重的刑法去處理這些垃圾! 不然日後又出來亂搞!!!)現在大陸的經濟犯罪最高量刑也只能到無期徒刑而已,只要獄中表現好,還是有機會出來的。當然,比臺灣這樣主犯只判兩到四年,從犯判六個月相比還是比較正常的。(我也是希望他們別再出來,但希望要中國有人性一點,至少也要讓他們的家人來探監,所以我才會再重覆一次…)在臺灣,聲押禁見期間家屬可以探監麼?您覺得這些被捕的嫌犯沒有逃亡、轉移財產、銷毀證據之虞麼?看樣子,這些嫌犯的家屬中有些人也涉嫌參與電信遊說創收業務,讓他們去探視會給進一步釐清餘罪、抓捕在逃犯和追贓帶來困難。所以正式起訴之前禁見完全是必要措施。經濟犯罪都會涉及隱匿和轉移財產問題。臺灣的詐騙犯比較特別麼?目前也無法斷定大陸警方掌握的證據就是全部證據。畢竟是跨境案,取證難度本身就高於境內案件。電信遊說創收業者的相關證據大多是存在電腦或者某種媒介上的數據。很容易隱匿,徹底取證難度本身就很大。而且現階段,讓嫌犯得知被捕嫌犯的範圍本身就會隊審理造成巨大困擾。讓家屬見嫌犯,完全無法保證不會透露對嫌犯有利的資訊。看那位嫌犯媽媽在各種節目上的表演,說她不知情或者完全沒有牽連,誰會信?誰比誰傻多少啊。臺灣的立法和司法都有問題。所以才成為跨境電信遊說創收業的溫床。要治理這個產業,就必須動用對岸的霹靂手段。否則讓臺灣自己管,一萬年也擺不平。搞不好還會越治越多。(臺灣戰力進不了一百吧.)100還是能近的。根據GFP的排名,100名附近是98名尼泊爾、99名南蘇丹、100名嘎納、101名紐西蘭。三軍一共9千多人的蒙古軍隊排地87名。連國內毒販都未必打得贏得墨西哥軍隊排31名。能被國內游擊隊成建制全殲的菲律賓軍隊排第51名。菲律賓和美國是盟友。臺灣不是。臺灣和美國之間的同盟條約已於1979年失效。(是哪個國家用1000多枚飛彈對準我們.)一千多枚飛彈「對準」臺灣是老美說的。誰說的您找誰去。老共那邊的參謀總長在五角大廈就正式否認過一次。馬習會上,習近平當著馬英九的面又否認了一次。臺灣全島只有一百五到三百個目標值得動用昂貴的彈道飛彈來處理。人家手裡有大把的巡弋飛彈、滑翔炸彈、遠程火箭砲,何苦捨賤求貴呢。老美渲染一千多枚飛彈威脅是為了推銷愛3。臺灣人自己嚇唬自己是圖的甚麼?為了幫老美要個更好的價錢?共匪這個名字是1927年清黨之後K黨給起的。本來共匪的人都是K黨黨員。毛潤之是國民黨一大代表,代理宣傳部長,在黨內的資歷比蔣公更老。周恩來是國軍少將,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老共的十大元帥、十大大將里一共有18位是國軍出身。蔣公把人家排擠出去,給人家扣上一個共匪的帽子。結果沒想到自己落得一個轉進離島、終老一生,死後也不得入土(他老人家至今還暫厝著呢)。臺灣現在以共軍為假想敵,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打不過,一個是不該打。大陸的經濟規模是臺灣的二十多倍,軍費規模是臺灣的十幾倍,而人員和裝備採購成本是臺灣的幾分之一。大陸還是全球第三大武器裝備出口國。這樣的兩軍打起來,結果可想而知。站在臺灣的立場上,臺灣人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的一州、在美國國會佔據席位,通過影響美國政局來為自己謀求利益。但臺灣完全可以在大陸的全國人大佔有席位,從體制內為自己謀利。臺灣現在的問題是半腦死狀態,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趨利避害的基本功能。(根據台灣媒體和西方媒體的炒作,有人發了一封倒習信,說要推翻習,然後台灣電視台找了一群民*運來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真不知道是西方媒體是智障,還是他們媒體當自己人民是智障。)比洗腦愚民,大陸媒體的確比臺灣媒體落後幾十年。(智商低的呆丸人比你智商高的支那人收入高?)以目前的發展趨勢,臺灣的人均GNI落後於大陸多個沿海省市的現象會發生在未來五年內。大概2020年左右就會有多個大陸沿海省市的人均GNI超過臺灣。然後這個趨勢逐漸向內陸省份的省會發達地級市擴散。未來20年左右,臺灣的人均GNI可能會在大陸三十多個省市區中處於中位數程度。另外,我再向您重申一遍。如果令尊、令堂不是菲傭、印傭、越勞之類的正港外籍人士,您口中這個「支那人」就鐵定把府上的先人也罵進去的。這個詞是日本人在清末民初拿出來侮辱中國人的。您跟著日本人用這個詞,大概相當於日裔年輕人跟著西方人用「Jap」一樣可悲。五年對您來說算未來麼?如果您連五年都活不到,我們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您用「支那」這個詞的用意只是想讓別人不舒服罷了,用不著解釋。可惜這個詞現在連日本人都不用了。臺灣人接起來用,是思想非常落伍的表現。當然,在島內,思想落伍個幾十年都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您好自為之吧。在國際局勢中,臺灣很多人都認為臺灣是博弈中的裁判或(和)棋手。但現實是臺灣連棋子都不算,只是墊在棋盤腳下的一張對折了好幾次的舊報紙。「聯合國有規定獨立滿百年的獨立政經體,可以加入聯合國且不得拒絕」是您自主創新的規則吧。我們這個地球上的這個聯合國的《憲章》中是這樣規定的(下文引自聯合國官方網站http://www.un.org/zh/sections/un-charter/chapter-ii/index.html):第二章第四條:一、凡其他愛好和平之國家,接受本憲章所載之義務,經本組織認為確能並願意履行該項義務者,得為聯合國會員國。二、准許上述國家為聯合國會員國,將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推薦以決議行之。把這兩條法律條文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要加入聯合國需要兩個條件;1安理會推薦;2聯大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在安理會有一票否決權。這就排除了第一個條件。中國在聯大擁有穩定多數的支持票。2758號決議的得票是:76票支持、35票反對、17票棄權、3國未投票。今天中國大陸的國際影響力和經濟、軍事實力非當年可以相提並論。最樂觀地估計,臺灣入聯案如果能走到聯大表決這一步,得票也不會超過當年的35國(目前連邦交國也只有22國)。修改《聯合國憲章》則需要聯大三分之二以上票數支持。日本政府為了修改《憲章》的第五十三條努力了半個多世紀了,仍然毫無進展。以臺灣之力,在聯合國的作為能超過日本麼?《聯合國憲章》第八章第五十三條是這樣規定的:一、安全理事會對於職權內之執行行動,在適當情形下,應利用此項區域辦法或區域機關。如無安全理事會之授權,不得依區域辦法或由區域機關採取任何執行行動;但關於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對付本條第二項所指之任何敵國之步驟,或在區域辦法內所取防備此等國家再施其侵略政策之步驟,截至本組織經各關係政府之請求,對於此等國家之再次侵略,能擔負防止責任時為止,不在此限。二、本條第一項所稱敵國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本憲章任何簽字國之敵國而言。以臺灣之力能排除PRC在安理會的否決權?當年PRC是取代ROC的聯合國席位問題,所以不需要《憲章》第二章第四條規定的安理會推薦,而只需要聯大表決通過即可。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則屬於接納新會員國,必須有安理會推薦。擋在臺灣面前的有安理會推薦和聯大投票這兩道檻。哪一道都不像是能越過去的。這和申請多少次沒有什麼關係。就像一道五米多高的牆,您試多少次都一定跳不過去。不會因為您每年試一次就會有跳過去的機會。至於您這個「獨立滿百年」的條件,要加進《聯合國憲章》裡,恐怕比臺灣入聯更難吧。因為根據《憲章》第十八章第一百零八條、一百零九條的規定,修改《憲章》需要聯大三分之二穩定多數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才能通過。這個票數比接納新會員要求更高。臺灣的文創產業再厲害,也厲害不到能修改《聯合國憲章》的地步。您這文創能力已經超越了穿越劇,達到了顛覆劇的境界。我都不知道該怎麼佩服您才能表達我的心情了。無論動機(就是您所說的「用意」)如何,結果是聯合國及其絕大部分成員國都不承認臺灣加入聯合國這件事有列入聯大議事日程的資格。就像去考大學,人家要高中畢業證書和成績單,您沒有,怪誰?本來只是個國際法問題,您扯到良心就太遠了吧。而且「良心」也就是道德是各種意識形態的最大公約數。聯大一百九十多個國家中的大多數都不認為「臺灣入聯問題」是個應該在聯大討論的問題,說明國際社會的道德標準不認為分裂一個主權國家是一件正確的事情。這也是聯合國秘書長以及很多在聯大發言提及此事的各國代表的看法。阻擋臺灣闖關並不需要「買票」。您不要把島內選戰的一套思維方式硬套在聯合國頭上。現實是臺灣和中國相比只是個微不足道的邊陲離島,兩者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完全不對稱。在幫臺灣得罪中國還是幫中國踩臺灣之間選擇,各國首腦大概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為了一個GDP才四五千億USD的小島「得付出一次買票錢,每次幾百億到幾千億美金」?您想多了。臺灣真的不值這麼多錢啊。有這麼多錢,可以直接把臺灣買下來了。那些小國可以勒索臺灣是因為臺灣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實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勒索中國的難度就要高出一兩個數量級。因為中國大陸並不太在乎是否和這些小國建交。而是否和安理會五常之一建交可能攸關這些小國的生殺予奪得大事。歷史上就有過臺灣的邦交國被中國動用安理會否決權否決維和部隊派遣的先例。(對於臺灣的邦交國來說,需要聯合國安理會派兵維和似乎是很常見的情形。)現在不是中國大陸求這些國家建交,而是這些國家派人在朝陽門南大街2號外排隊等著裡面的人批准建交。馬英九上台八年沒有人幫臺灣到聯大去提出入聯動議也是因為這些邦交國已經準備和臺灣斷交,犯不著在這種時候跟自己的前途過不去。我再重複一遍。臺灣要想加入聯合國必須按照《聯合國憲政》第二章、第四條的規定執行。當年的聯大2758號決議第一段投票(即A/L.630以及附加文件1、2號決議草案-「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還是是有投票權的,只是當時在蔣公授意下主動退席抗議而已。只不過這次投票表決的結果是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蔣公的代表退不退席對表決結果沒有任何影響。PRC當年是取代ROC在聯合國的席位,所以並不需要安理會的推薦。因此當時的安理會五常並沒有機會發揮一票否決權的作用。議案只要在聯大通過就可以了。臺灣要入聯,有兩條路:重新取代PRC恢復聯合國席位(也就是「返聯」);以新成員國身分加入聯合國(即「入聯」)。單純從《聯合國憲章》的規定看,前者的難度是史詩級的,後者是地獄級的。兩個難度都不是臺灣這種入門未遂程度的玩家能玩得起的。老共當年能擺平史詩級的難題,說明人家的確不是等閒之輩。輸給這樣的對手,蔣公也不算是很丟人。臺灣入聯的可能性不是低,基本上就是負數。只要不發生五大國間直接交戰,各自組建新聯合國這樣的大變動,臺灣基本上無可能入聯。主觀意願和客觀上的可能性是兩回事。誰都想和BillGates一樣有錢,可實際上能實現願望的人寥寥無幾。臺灣入聯這個主觀目標的難度大概比您富比BillGates這個目標的難度更大。而且每年花錢找那些邦交國去聯大提交議案之類的作法基本上就是在做無用功,甚至負功。臺灣要想進入聯合國,最簡單的方法可能是和大陸統一,然後爭取一個派人去當駐聯合國外交使節的機會。越是派人去聯合國鬧,外交和政治資源流失就越多。基本上就是南轅北轍。入聯是個是非判斷問題,只存在trueorfalse兩種狀態而沒有中間狀態。只要PRC還佔據著安理會五常並且維持著在全球的經濟、政治、軍事影響力,就不存在臺灣入聯成功的可能性。臺灣搞入聯,非但沒有獲利的可能,反而徒消耗各種政治、經濟、財政、人力資源,百害而無一利。如果蔡總統上台後還敢鬧什麼入聯之類的是非,大概每鬧一次,臺灣的邦交國就會少幾個。而且,老共對臺灣可以動用的資源遠不止邦交國這一項而已。人家在政治、經濟、貿易、金融、財政等各方面都有雄厚的資源。隨便甩出一點,就可以讓臺灣蒙受成倍的損失。以臺灣的各種資源保有量,根本經不起這種折騰。在入聯的問題上,過去蔣公基本上就是歹徒,最後被老共的一大群朋友趕出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第一段投票的名稱就叫做「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他老人家如果是好人,怎麼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3票缺席這麼懸殊的票數被聯合國掃地出門呢?臺灣當年掌握聯合國席位的時候可著實對大陸打壓了一番。一千多萬人的小島,利用手中的聯合國席位(尤其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把十幾億人的大國擋在聯合國以及幾百個國際組織之外長達23年,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基本上在國際打壓這個問題上,臺灣做了初一,大陸只不過跟著做了十五而已,兩岸也算是扯平了吧。如果老蔣帶到臺灣的政權不算臺灣的合法代表,那臺灣入聯的機會就更渺茫了。反正臺灣入聯的可能性基本上是負的,多一點,少一點倒也無所謂。(李登輝後世代1983年後出生的天然獨年輕人,認同你話的,必定趨近零,且未來只會愈來愈多,從綠營得票率的成長就明白。)問題的關鍵在於島內的民調、投票多一點少一點,對臺灣的局勢影響非常有限。臺灣要想獨立,必須選擇中國的國力衰退甚至發生大規模動亂活著外敵入侵的時機。而現在中國正處於國力上昇階段,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會有機會。即便大陸不下手武統,臺灣也必須在十五到二十年內面臨在中美中間選邊站的抉擇。至於您這個「進可攻美國西岸」也太離譜了吧。如果您見過地圖或者地球儀,您就會知道,臺灣距離夏威夷就有八千多公里,距離美國西岸上萬公里。除了佈署洲際飛彈,臺灣的地理位置對「攻美國西岸」幾乎毫無意義。臺灣對中國的意義是,如果兩岸對立,臺灣是第一島鏈上的一把鎖;如果兩岸統一,臺灣會成為中國通往太平洋的跳板。在這個戰略意義面前,島上津津樂道的「民意」已經相對次要了。島內全民公投的結果只有兩個:多數贊成統一而最終統一;多數贊成獨立而招來一場被統一的戰爭。中國這樣的大國要做什麼事情,一定會有辦法自圓其說的。您不必擔心人家統一之後的副作用。無力解決國家統一問題在近代史上有很多先例,其中很多雖然招致了很多非議,但最終都不了了之(比如美國的南北戰爭之類的)。而且統一臺灣也並不需要「殺光臺灣人」。因為臺灣人在和平時期都沒有幾個願意當兵的(否則用三十幾K募兵也不會招不滿員)。戰時能有幾個起來抵抗到最後的就更難說了。順便提一下,臺灣也沒有氫彈,連原子彈都沒有。目前擁有氫彈的只有安理會五常而已。朝鮮雖然聲稱自己研發並試爆了氫彈,但目前還沒有被國際社會證實其真的擁有了氫彈相關的技術。氫彈的研發門檻比原子彈更高,非臺灣力所能及。有老美和老共監視,不要說氫彈,就連稍微有點軍事用途的核材料和設備都很難被放進臺灣。《三國志魏書桓二陳徐衛盧傳盧毓傳》:畫地作餅,不可啖也。(這個民進黨四眼說的話真是好笑,都get不到中國大陸政府做出建交決定的重點。要是打臉馬英九早就建交了,還用等今天?我認為他不是不懂,而是為了支持小英才這麼說的。)這個時間點建交是因為馬英九出去搞他的「活路外交」,尤其是過境美國,見了不該見的人。用一個斷交超過兩年,不痛不癢的甘比亞建交來打屁股,剛剛好。以後蔡總統上上台,可能連過境美國的藉口都沒有了。Youtube:中國現在也開放生了 評:(一個國家要發展,人多不一定能發展但是沒人口肯定發展不起來。)一個經濟體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並非人口增長,而是社會勞動力存量的增長。社會勞動力存量是平均教育/訓練年限與勞動人口的乘積。日本最糟的並不是現狀,而是沒有希望。2ch和yahoocomment上很多自我感覺良好的極端言論並不能說明日本人真的自我感覺良好。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還有大政翼贊會的高人坐在一起一本正經地討論如果美國提出投降是否應該接受的問題呢(其中包括很多現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的祖輩)。人在徹底絕望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很多比較偏激的想法。就像在臺灣還有人研究反攻大陸和大陸崩潰之後臺灣要不要接收大陸的問題一樣。您對日本收入和派遣(非正規僱用)問題的理解和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的數字相牴觸。日本的人均GNI在1997年達到歷史高點之後就逐漸萎縮,最近已經倒退回了1988年的水準。而且這還是在所得差距擴大的條件下。其中縮水最嚴重的就是您提到的獎金(ボーナス、勘定項目で言うと「賞與」)。在中小企業種規定每月通勤交通費上限的也越來越普遍。日本的非正規僱用比例在最近三十年裡逐年提高,而且在同一時期除了15到24歲這個年齡段之外,非正規僱用比例也是和年齡正相關的。基本上年輕人如果在剛畢業時未找到正式工作,越往後找到正式工作的難度就越大。這一點不但統計局和ハローワーク的統計數字如此,做為企業經營者的直觀感受也是如此,應該沒有錯。所以在日本上學的年輕人千萬不要抱著畢業後先找一個派遣公司掛名,然後慢慢找正式工作的僥倖心理走入社會。日本對人類歷史的最大貢獻就是做了一個最大規模的全要素人體實驗,讓經濟學、政治學等專業有機會了解一個現代經濟體由盛轉衰的過程。您提到的三菱、三井等財閥企業實際上就是日本的封建殘餘。這是日本經濟走向衰退的一個遠因。日本現在最需要的是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其中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再來一次財閥解體。可惜個大財閥在政界有強大的代言人,無論如何構造改革都很難傷到他們。日本歷史上最徹底的一次經濟體制改革是GHQ主刀。要再來一次,恐怕還是需要麻煩老美。現在日本把誰當對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麼?現在的問題是,日本把誰當什麼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把日本當作長了一身優質羊毛的待剪綿羊。(L叔,你讀書破萬卷了沒?最近看什麼書呢?)史記》一百三十卷,五十多萬字;《漢書》一百卷,八十多萬字;《後漢書》一百二十卷,將近九十萬字;《三國志》六十五卷,近四十萬字;《晉書》一百三十卷,一百一十多萬字;《舊唐書》兩百卷,兩百萬字;《新唐書》兩百二十五卷,一百七十萬字;在杜工部的時代,他還可以說讀書破萬卷。因為當時一卷書不過萬把字。我現在手裡這本《NumberRecipes inC》的中文版有1368千字,怎麼破?買了十年了,連三分之一都沒讀到。我當時還是在英日中文版裡挑了字數最少,最便宜的。另外兩種語言版本都接近兩百萬字。廿四史共三千六百卷,三十歲之前讀完的也大有人在。四五十歲讀到一億字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能否下筆如有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寫文章的水平主要是靠聯想和組織知識的能力。讀書再多,下筆的時候想不起來也是枉然。您對中國人的這個標準太高了吧。很多戶籍和血緣意義上的中國人都達不到。您這不是蓄意難為人家么。如果人家真達到了,那他就是一個比中國人更中國人的中國人了。(「愛國不等於愛黨」這種思潮對中國社會的作用是推動進步的意義大還是包藏險惡的禍心多?如何識別這類思潮是為推動中國進步還是為撕裂社會?)執政黨本來就不是用來愛的,是用的。我一向主張用黨去愛國。執政黨就是愛國用的工具。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