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與苟且之間,爲什麼橫着一輛66萬的奔馳車?

鏗鏘陶辭: 吶喊老兵​

什麼是信仰的崩塌?

那就是文明人想要騎上奔馳的馬,

卻走不出不那個自詡爲文明的家。

近日,古都西安一名女研究生花66萬購買奔馳汽車,提車後尚未出4s店時,發動機出現漏油現象。半個月與4s店交涉3次,店方僅同意更換發動機。女子被逼無奈,到店裏哭鬧維權。

30歲、66萬、5分鐘……再也沒有比這更扎眼的數據了。

事情的來龍去脈頗爲傳奇。

2019年3月22日,車主在西安利之星4S店購買一款總價66萬元的奔馳汽車,但她在提車5分鐘後,發動機就出現漏油,從此她與該4S店開始漫長的維權之路。

爲了慶祝30歲生日,女車主的家人想幫她換輛好車,於是選中了這款66萬的奔馳。在支付了20多萬的首付款之後,女車主將車提走。沒想到她簽單提車才5分鐘,發動機就發生了漏油。女車主馬上打電話給銷售,對方說這是發動機沒油了,讓她開回店裏給她加油。她將車開回店裏,工作人員開始說三天就能解決,沒想到車子在店裏停了15天。這15天裏,女車主和4S店交涉了三次,方案也變了三次。

第一次利之星同意退款,結果沒退。

第二次提出退款不方便,改爲換車,女車也同意了,結果也沒換成。

第三次又說換車也不方便,改爲補償,女車主再次表示同意。

4月8日,利之星把之前的所有承諾都推翻,第四次提出一個解決辦法,說按照國家的“三包”規定,只同意換發動機。

一直與4S店好好溝通的女車主終於怒了,“我一公里都沒開就換發動機,簡直是無妄之災!如果真換了發動機,連二手車都賣不出去,我爲什麼要接受?

如果按照利之星的方案,這就意味着女車主車一天都沒開上,卻還得還貸款,so crazy!

被逼上梁山再次來到利之星討說法卻得不到迴應的女車主,完全崩潰了,她坐在奔馳車蓋上,痛陳自己的遭遇:

“我是受過文化教育的人,我是研究生畢業,但我這件事,我覺得它是讓我幾十年的教育得到了奇恥大辱,我就是因爲太講道理……我已經和你們談了這麼久,如果這事有的談,我就不會做出這麼不要臉的事情,我今天在這兒很丟人的,你知道嗎?現在是網絡社會,大家發到網上,我怎麼過,是不是臉也不要了,我今天來之前,我就做好心理準備,我今天就求一個說法,我覺得這個事情還有天理嗎?這個車但凡是我開了200公里也好,開出去3天也好,如果我不接受你們的三包,是我不講道理。 但這個車我還沒開出門,你們就說要給我換發動機?我車都沒開出門啊? 今天我就坐在這,你打110也好,工商局也好,我無所謂了,只求這件事情曝光,我只求一個結果!”

思路清晰,富有邏輯。只可惜理智的女研究生,豁出去後才發現自己是秀才遇到賊兵,有理也說不清。

圍觀在一旁的我們,對這樣的憤怒也一定感同身受過。

你花費數千元新買的手機,一買回來卻發現相冊里居然存有別人的照片。投訴店家卻被敷衍:“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刪除不就得了嗎?”

你背好幾十萬的貸款搶到的熱點地段的新房,還沒住幾天就發現牆體開裂,面對憤怒的你,開發商竟然袖手旁觀地說:“這不關我們的事,請自己請人維護。”

你會是怎樣的心情?還會覺得這樣維權的女研究生“丟人丟大發了嗎?”

事實上,根據“汽車之家質量產品”統計,關鍵指標PPH(新車百車故障數)奔馳與國人心中的地位大相徑庭。

1

世道變壞,從不讓人好好講道理開始

值得欣慰的是,店大欺客的利之星終於給女車主退款了。

可這一波N折的遭遇,讓受過高等教育的女研究生大發感嘆——

我說,這個世道是怎麼了?好好的跟你們講道理,你們就流氓,我變成潑婦,事情就解決了?這是對這這個社會來自靈魂的質問!

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咋就這麼賤呢?好好的文明人不做,非要讓人拿着棒子敲,像個木魚就好了嗎?

十幾年的文明教育,早就讓低聲細語深入我們的骨髓,好像自以爲練就了一身太極八卦拳的武林宗師,本不想用顯學的套路跟攔路打劫的小流氓一般見識。卻被一塊板磚敲得頭破血流,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看完利之星的背景,我們不禁爲這場靈魂對決的險勝捏了把汗——

據工商信息顯示,西安利之星背後的大股東是中星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該公司75%的股份,而西安利之星的法人顏健生,除了是國內多家奔馳4S店的法人外,還有馬來西亞拿督的身份。另據媒體報道稱,利星行法人代表顏健生不但是奔馳中國的董事之一,也是利星行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對奔馳中國的日常決策有很強的話語權。

一家奔馳4S店爲何有這麼大的話語權? 利星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拿到了奔馳在中國境內的獨家代理權,2006年,奔馳要求收回代理權,此時必然遇到利星行的對抗,最終雙方妥協退讓達成一致,其結果是,奔馳拿回代理權,而利星行成爲奔馳中國的大股東,擁有49%的股份,並且擔任奔馳中國董事。

2011年,奔馳進一步收權,利星行重新回到經銷商的位置,但利星行在全國的勢力範圍仍不可小覷。

仗勢欺人,再大的基業,再響的名頭,消費者也會用腳來投票。在立法、司法、執法上向消費者傾斜,是法治國家的共同選擇,而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及有關司法解釋,也並未容忍“店大欺客”擾亂市場秩序、戕害消費者權益。

2

活出自我:既要撒潑,也要灑脫

社會是複雜的,現實的,你不得不和某些人撕破臉,因爲有的人只能聽得懂這樣的語言;你不得不還擊某些人,因爲有的人只懂得弱肉強食叢林法則。

在有的地方,所謂優雅和謙虛,就是懦弱的代名詞,你得用強權來和他們說話,才能保持平等。

一說起撒潑,很多人就會聯想到滿地打滾的農村婦女,或者是蠻不講理的霸座大媽,這都是刻板印象。真正的撒潑是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敢於維護自己的利益,敢於痛打落水狗,堅守底線,展示實力。

當我們發現:聲調的高度決定了辦事的速度,那麼誰還會輕言細語呢?

前段日子,共享單車OFO退款風波中,一位冒充外國人用英文寫投訴信的中國同胞,不但火速收到了199元的退款,而且受到了貴賓般的道歉信。試問,爲什麼中國人不聽中國話呢?是假裝聽不懂,還是沒有戳到他心裏痛?

答案,就在你我心中。

只會講道理,最後會被道理的口水淹沒;只會耍潑皮,同樣也會被武力痛扁。只有講道理和耍潑皮雙管齊下,才能標本兼治。

3

寧做有態度的潑婦,不做沒原則的怨婦

生活就是戰場,戰場只有生死之別而沒有性別之分。

誰能夠保證女性的溫柔,能被溫柔以待?

假如不讓她們學會戰鬥,一味地強調溫柔,那麼再理智的女性也都會成爲衆人眼中最可怕的潑婦。

是金子就會發光,是人就會抓狂。誰也別指望,在觸及自己最核心利益的路上,能容忍別人的碰撞。

態度

除了沉默隱忍,還要張嘴罵人

中國社會習慣明哲保身,說多錯多,活着就是好事。只要自己和家人沒受傷害或大傷害,對很多惡事也是無所謂的。

“莫管閒事”就是一個很好的理由。直到有一天,當黑暗延伸到自己,才奮力嘶喊,看到的也許是當日自己的“無所謂”。

有一句話說的好:你可以不勇敢,可以不說真話,可以逃避;但是不要阻止那些善良而又有勇氣的人們說話,以及爲了他人而付出的血汗。當一些人爲了這個社會在付出的時候,請不要嘲笑他們的“卑微”和“愚蠢”。

拒絕發聲並不奇怪,因爲發聲不但需要勇氣,而且意味着承擔。直視沉默也就是抵抗制度性遺忘和集體性否認的壓力,直視生活中不被陽光照耀的角落、被壓迫者的痛苦和我們自己的軟弱。

人們習慣於用政治或社會的壓制來爲自己的沉默辯護,卻往往忘記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爲這種壓制添磚加瓦。

我們儘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當房間裏有一隻大象時,它隨時可能擡起腳來,踩碎我們天下太平的幻覺。

但願長駕奔馳車,在奔向文明的路上,碾碎苟且,凝聚成一腔熱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