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歷教育符合國家意志,民辦力量崛起

我國的教育體系按照是否取得官方證書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包括基礎教育(學前教育至高中)和高等教育(專科學院、本科學院及研究生學院),同時中等職業學校和專科學院是學歷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是開辦學歷教育的基礎,學歷教育的快速普及離不開學校建設的支持,但學校屬於投資較大的重資產,新辦學校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後續需要持續的運營維護。學校的建設運營長期以來都是依賴政府的財政撥款和資金支持,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國家才允許民辦資本進入學歷教育領域,民辦教育在隨後的30年迎來了快速發展,民辦教育成為我國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共同推進學歷教育發展。隨著2016年11月民促法修訂案順利過會並於2017年9月1日正式實施,民辦教育特別是民辦學歷教育分類監管方向漸定,監管和支持政策進一步明確,地方細則陸續出台;民辦學校也在近一年迎來了上市熱潮,2017年新上市港股民辦學校5家,美股1家;另有3家公司在港股排隊審核。

民辦教育的類別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政策支持民辦教育發展,強化與公辦教育同等法律地位

我國民辦教育由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伴隨著民辦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國民辦教育配套政策也經歷了從規範到放開的階段性變化。我國第一個規範民辦教育的行政法規是1997年頒布的《社會力量辦學條例》,終結了民辦教育無法可依的不確定發展階段;1999年全國工作會議規定明確提出形成公辦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教育格局;2002年頒發《民辦教育促進法》,從頂層設計推動民辦教育發展。2004年《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實施,從法律上肯定了民辦教育是中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標誌著中國的民辦教育真正步入法制化軌道,這個階段對於民辦教育採取嚴監管的模式。2010年開始陸續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10-2020年)》、教育法一攬子修訂法案等進行民辦教育鬆綁,探索分類管理。2016年11月經過三次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稿最終獲人大常委會審核通過,民辦教育分類管理落地;之後又陸續印發《營利性民辦學校監督管理實施細則》、《民辦學校分類登記實施細則》等政策推動民辦學校分類改革,支持民辦教育發展。政策是民辦教育發展的另一大推力。

政策端促進民辦教育發展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學歷教育普及率提升,擴大民辦教育發展空間

教育行業的整體發展是民辦教育蓬勃向上的基礎,國家對教育的投入連年上漲,從2006年的不足萬億,增長到2016年的3.89萬億,十年間年複合增長14.7%。隨著國家教育經費的投入和大眾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國學歷教育普及成果顯著,已經基本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2004-2016年間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48.1%提升到87.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7%,整體學生受教育比例明顯增加。民辦教育作為學歷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歷教育市場容量是民辦教育市場規模的基礎,學歷教育的普及帶來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進而提升民辦教育的發展空間,助推民辦教育騰飛。

2016年教育經費投入高達3.89萬億

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商產業研究院

中國各類教育的毛入學率

數據來源:教育部,中商產業研究院

四、民辦學校逆勢上漲,小學到大學滲透率增長依次增加

在學校數量持續下滑的同時,民辦學校(不含學前教育、下同)數量卻維持震蕩上升。2016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7.10萬所,比上年增加8253所,同比增長5.1%。從2004-2016年12年間滲透率由3.08%增加到6.50%,滲透率翻番,但整體滲透率仍較低。分教學階段來看,2004-2016年間民辦學校滲透率水平和滲透率增長從小學到大學依次增加,民辦高校高達28.58%,小學僅為3.36%,民辦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民辦學校增長迅速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各階段民辦學校滲透率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五、民辦教育市場空間廣闊,增長預期性較高

受需求端消費群體的擴大,供給端隨著民辦學校在校人數明顯增加以及階段性提價,民辦教育市場近幾年快速擴張。根據測算,基礎教育領域民辦學校收入從2011年不足1500億增長到2016年的3000億,五年內收入翻番,複合增速16.98%。未來隨著供給、需求的持續增長,民辦教育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推高。

2012-2018年民辦學校市場規模統計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六、我國民辦教育市場競爭分析

僅就監管環境、競爭及資源而言,我國民辦中小學教育市場相對傾向於本地發展,民辦基礎教育運營商通常專註中國的區域市場運營和發展。

民辦高等教育機構不同於公立普通高校,主要表現為公立普通高校一般由中國國家及地方政府營辦及其主要資金來源為中國公共教育支出,由於中國高考及招生系統屬於全國體系,跨區招生及註冊的情況普遍,故與基礎教育相比,民辦高等教育機構的營運不注重地方市場。

民辦高等教育作為公辦高等教育的一種補充,並不以學術研究為重點,而是依靠走專註於應用技術的路線,以畢業後成功就業為主要目標,所以學生的高就業率是關鍵。當前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市場高度分散,全日制學歷在校生人數在兩萬人以上的即為規模領先的民辦高等院校。

目前,在港上市的以高等教育為主的企業有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和中教控股,呈現高度分散和地域化的特徵,競爭會因區隔的關係而變得不那麼明顯和直接,但是隨著教育集團業務的不斷擴展,未來在生源方面的競爭會愈加直接和激烈。

七、我國主要民辦教育企業分析

1、凱文教育:A股首家純正國際學校標的誕生

公司自2015年5月起進行了多次資本運作,將控股股東變更為八大處控股,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海淀區國資委,公司也由民企華麗轉身為國企。目前公司原有橋樑鋼結構業務已完成置出,旗下擁有海淀凱文學校和朝陽凱文學校兩所國際學校的實際舉辦權,並且為了使公司名稱與實際業務相契合,公司將名稱變更為「凱文教育」,成為A股首家純正國際教育標的。未來將以K12國際學校為核心,立足於一線城市且逐步輻射全國範圍的國際教育產業鏈,構建「實體學校+體育培訓+營地教育+品牌輸出」的經營模式。

公司旗下凱文學校與清華附中國際部深入合作,引人管理和教學經驗豐富的管理層,在課程體系方面借鑒清華附中及其國際部,清華附中在教育辦學特別是國際學校領域的經驗將有助於公司旗下凱文學校加速運營成熟。其中海淀凱文第一批新生於2016年9月入學,朝陽凱文第一批新生於2017年9月入學,兩所學校分處北京市朝陽區和海淀區,生源充足;學校定位高端,生均學費超20萬,未來招生壓力小且學費存在上漲空間,目前處於辦學早期,未來隨著學校利用率提升,業績增長確定性高。

2、楓葉教育:國際教育龍頭,輕資產加速擴張

公司是國內開辦最早、規模最大的民辦國際教育集團,教學質量領先,國外名校錄取率不斷提高。截止2017年8月31日公司旗下擁有60多學校,2017年新增14所學校,包括2所高中,4所初中,4所小學,3所幼兒園及1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主要以輕資產模式擴張。公司從2012年開始採取輕資產模式進行擴張,截至2017年9月已有25所輕資產學校,未來公司著重通過合作分成以及租賃的輕資產模式和併購的方式實現進一步快速擴張,海內外同時布局。

公司2017財年學校利用率為67.48%,同比提升了3.1%,主要系學生人數增加所致;2017財年學生總人數為2.6萬人,同比增長34.9%,其中13.3%的增長來自於新開學校,餘下增長來自於現有學校。收入方面,公司2017年財年實現營業收入10.83億,其中學費收入為8.78億,同比增長26.3%,佔總營收81.02%,其他收入為2.06億元,同比增長52.6%,佔比上升2.7%達到18.98%,主要由於提供校服及提供其他服務增加所致。非學費收入佔比提升,反映出公司在基於在校學生持續增長的基礎上,提供了更多增值服務,豐富收入來源,從而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預計未來隨著近兩年新開學校的逐漸成熟,非學費收入比例有望持續提升,公司的業務結構將更趨多元化。

公司旗下學校利用率持續提高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3、民生教育:重慶民辦高等教育龍頭,加速收購深化布局

公司目前擁有四所高等教育學校,三所位於重慶一所位於內蒙古;公司在重慶經營多年,已經發展成為重慶民辦高校龍頭,聯合旗下內蒙古學校已經逐漸形成了集團化的品牌效應和規模優勢。除此之外,公司於2016年9月在山東樂陵市籌建民生職業中等學校,預計2018/2019學年投入運營;2017年8月公司擬收購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51%權益,並與安徽藍天飛行學院及合肥信息技術學院達成協議,擬收購其51%舉辦者權益;2017年11月增資取得重慶電子信息職業學院51%,已經於12月1日對學校進行管理並實現並表;並在海外投資了新加坡培根國際學校和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公司快步收購,學校遍布海內外,有望擴大學校規模實現資源聯動。

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2.55億,同比增長5.2%;毛利1.66億,同比增長13.07%,經營業務穩定增長。公司在校人數超過3.2萬人,新增2000在校生;學校的整體利用率由81.1%提升至86.5%,學費也略有增長,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和凈利率高達65%和63%,運營管理效果顯著,內生增長潛力較大。未來隨著外延學校並表,規模效應進一步凸顯,將為公司提供業績想像力和爆發力。

2013-2017年民生教育營業額統計(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中商產業研究院

2013-2017年民生教育毛利統計(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中商產業研究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