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晴空,羣星璀璨。天文學家如何描述天上的星星亮度?太陽的亮度屬於哪個程度?

答:天文學上是用視星等,表示在地球上看來,一個天體的亮度。

它是在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在觀星時首次提出的概念,那時他對星空猶有興趣,特地在海邊建起了觀星臺。一次,他在天蠍座中發現一顆陌生的星。憑他豐富的經驗判斷,這顆星不是行星,但是前人的記錄中沒有這顆星的相關信息。這是什麼天體呢?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決定繪製一份詳細的恆星天空星圖。經過努力,一份標有1000多顆恆星精確位置和亮度的星圖終於在他手中誕生了。

為了清楚地反映出恆星的視亮度,他將恆星亮暗分級。星等的數值越小越明亮,也可以取負數,最亮的20顆恆星為一等星,六等星是肉眼可見的極限。而每相差一個星等亮度相差2.512倍。2個星等就差5.024倍,由此類推。

全天最亮的恆星是太陽,它照亮了黑暗,帶來了光明。因為近,在地球上看來它是顆-26.7等星。

不過用目視星等衡量的天體發光本領並沒有意義,畢竟他與恆星的距離與實際亮度有關係。於是天文學家制定了絕對星等來描述星體的實際亮度。假想把星體放在距離10秒差距(即32.6光年,秒差距亦是天文學上常用的距離單位,1秒差距=3.26光年)遠的地方,所觀測到的視星等。雖然太陽在我們眼裡耀眼奪目,但是放在32.6光年外,看起來只是一顆4.83等星,這時大家也很難察覺到它的存在了。

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越明亮,絕對星等最亮的恆星是已知最重的恆星r136a1,大概是871萬倍太陽亮度,它位於16.5萬光年外的大麥哲倫星系。絕對星等為-8.08等,相當於滿月的40分之一,儘管如此,全天視星等第二亮的天狼星,是一顆-1.49等星,也因他在,顯得很暗淡。不過由於相距甚遠,現實中不藉助天文望遠鏡是看不到它的。


謝邀。這得天文學專業解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