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了,万物生长

你是否想知道

伴随你长大的那些熟悉的

路边绿油油的

小花小草

它们叫什么名字,

有什么神奇功能吗?

  1.苍耳:果实有很多硬刺,小时候选择度较高的天然武器。男生常把它粘到女生头发上,后果不堪设想,一般需要剪掉一撮头发才能分割开来。小时候的儿歌:苍耳的妈妈最聪明,给他一件好衣裳,挂在别人身上就能去远行。虽然没有蒲公英飞起来那么轻盈,但也是挺特殊的播种方式,这种野蛮生长却又需要寄托别人才能去到远方实现自我的生活,跟许多人还挺像的。它全株都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

  2.牛筋草:根系极发达,秆叶强韧,在学校的操场,训练场经常可以见到,作为干旱地区保持水土,那是人见人爱。但如果是搞卫生拔草,那就就烦它了。因为如果幼年时候没能及时拔走,它会越来越繁茂,根系发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会非常难去除。就跟我们许多不起眼的小毛病一样吧?不过小时候有一种游戏,就是用他的穗茎,打个结像蛐蛐一样,两个套到一起,开始扯,谁的断了算输……也是伴随著我们度过了许多童趣的时光。

  3.泥胡菜:草本生于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小时候总感觉它像一个飞碟,喜欢整株拔起来,放到池塘里,让他变成睡莲?·? ?? ·??

  4.田旋花:长得特别像喇叭花(牵牛花),但是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这个小时候的玩法是围起来,做头盔←_←

  5.葎草:又称勒草、黑草、麻葛蔓,株长1~5米,雌雄异株,通常群生,茎和叶柄上有细倒钩,碰一下就容易被划伤。

  6.稗子:最常见的野草,但却没什么趣味性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似稻但叶片毛涩。

  7.益母草:野地里常见,它是治妇科病的良药,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味辛苦、凉。

  8.车前草: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温暖、潮湿、向阳、沙质沃土上能生长良好,球场上的常见植物。和益母草一样,也是常见的中药,

车前草有利尿、止泻以及祛痰的作用,适用于水肿、暑湿或者是双眼发红以及贪多咳嗽者,也宜于小便不利、淋浊带下、血淋尿血、水肿膨胀、黄疸者。

  9.决明草:还是中药!决明子就是它的种子!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除种子可供药用外,还可将草决明用文火炒香后,代茶长年饮用,对治疗近视、痔疮、便秘、高血压、高血脂均有明显效果。看来可以摘点泡茶减肥用了。

  10.何首乌:是被神化最多的植物,最早认识它是鲁迅的百草园了,要是挖到人形的何首乌那可是捡到宝了,张果老就是吃了它的块根成仙的。后来印象深刻的就是百年润发洗发水了,发哥给老婆洗头发……药用价值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11.马泡:一般农村孩子都吃过吧?好吧,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是野生西瓜←_←,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鹅蛋,最小的像纽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

  12.蒺藜:以前一直以为它是不害羞的含羞草。小时候的重要「武器」之一,因为它实在是太好连根拔起了,手里拿著一根「蜈蚣鞭」是多么拉风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它也是中药材之一,果入药能平肝明目,散风行血。

  13.旋复花:像野菊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小时候觉得它像太阳?经常把它扎成一束当草帽,用手搓它的花会有很浓烈的香味。

  14.小飞蓬:不陌生吧?还是中药材!也是小时候的常见武器,尤其是到它长大了以后,很大一枝,拿在手里像京戏里赶马的鞭子一样拉风。用于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疖肿痛,外伤出血,牛皮癣。

  15.蛇莓:长得像野草莓,叫蛇莓,是治毒蛇咬伤的中草药。古人都说万事万物是相克的,毒蛇常住的潮湿地域就最适合生长这样解毒的草药。下次被咬了,可以试试@_@。某年某月天真无邪的我在路边田里的绿地中拔起来吃了一颗,后来被家里长辈吓唬说这是蛇吃的东西,不仅有毒,而且吃了会要命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莫名吃下这种红色「毒物」以后吓得躺在床上流泪等待自己中毒身亡的那一刻。因为它跟另一种野草莓「乌泡子」很像,所以许多人就凌乱了。怎么辨别呢?野草莓是开百花果实是红色肉粒紧密团结在一起;蛇莓是开黄花,果实是白球上长红色肉粒,而且它也确实有毒,过量食用会有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_@

  16.凤仙花: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把它揉碎敷在指甲上染指甲,我试过根本染不上。它的根茎很脆很肉,剥开会有莴笋的感觉。然而最好玩的还是它的果子,外面有一个像弹簧床一样的囊,成熟以后,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立刻把种子弹到各个地方,有点像甩炮。

  17.葱兰:经常见,以前院子里的花园小径两边都是种的这个,每到夏天就会开出这样黄白相间的小花,蝴蝶飞舞,花粉厚实,但是却没有什么香味。很熟悉的一种植物,却一直不知道名字,后来才知道叫「葱兰」。

  18.灯笼果:有的地方也叫花姑娘,以前一直以为是生物书上的珙桐结出来的果实,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后来听说它叫人生果,估计是西游记有类似的叶子包住的人生果同款,所以也有了这么神奇的名字。第一次吃的时候感觉很特别,味道酸甜的,想像它一定有什么神奇功效,现在超市到处有卖,跟圣女果放一起,也很便宜,只是没有了初吃的那种甜美味道,不是它变了,是我们的味觉变了。

  19.马齿苋:还是中草药,当然,动物爱吃,人也爱吃,各地菜馆的招牌小菜了,主要是肉感超好,吃起来咯吱咯吱,包浆肥美吧?只是不能吃多了,容易拉稀。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还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20.蛇床子:伞状小白花,也是著名中草药。以前一直以为它比满天星好看,没想到它的名字这么恐怖。用来做书签最好了,花压干了不容易掉,不过没什么香味。相传秦朝时,江南的一个小村庄中突然流行一种怪病。患病的人全身皮肤长出一粒粒大小不一的疙瘩,且奇痒难忍,当地许多名医均束手无策。后来,有位术士说远在东海的一座小岛上,生长有治这种病的药。但岛上遍布毒蛇,草药又常被毒蛇压在身下,采之十分艰难。终于,在一个老药农的指点下,几名壮丁挺身而出。他们在五月初五当天,带上雄黄酒登上蛇岛,边向毒蛇身上洒,边寻找草药。历尽千辛万苦,仅剩一人背回了两篓草药。村民用这种草的种籽煮水洗擦,仅三五次病就好了。因为此药多在蛇身下发现,如同蛇的床一般,故起名「蛇床」,其籽即称「蛇床子」。

  21.艾蒿: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端午时节,有那这个跟菖蒲在一起泡水洗澡的,可以去除邪瘴,保持身体健康。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老妈每到春末艾草生长的时节,就会去河堤,山麓采摘鲜嫩的艾蒿芽跟糯米磨合揉团,做成粑粑,我们叫蒿子粑粑。肉色青青,软糯可口,可甜可咸,真是强身健体之美食呀。? ·?·?

  22.红花酢浆草:也是中草药,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调经。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痈疮,烧烫伤。园林中广泛种植,既可以布置于花坛,又适于大片栽植作为地被植物。小时候听说它有个别名叫三叶草,传说找到五瓣的人就会得到幸福。大概它的叶子分开以后都是心形,所以跟爱情,幸福的话题自然也就联系到了一起。当然,如果你现在知道了它有这么多的药用价值,而且还这样乖巧可爱,不管它是三瓣四瓣还是五瓣,你都是幸福的。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