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世界的進步,及科技的不斷的發展。各種找房租房軟件也給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士,提供了便利的尋找信息方式。

  其中鏈家網就是其中一種軟件,但在3月20日,有關媒體披露:北京市鏈家房產經紀有限公司發生了22位股東撤資鏈家的事件。從企業查上面顯示:鏈家房產公司的註冊資本有原來的“2054.0213萬元”減到“1355.817萬元。”公司也由原來“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的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爲由“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看來這並不是空穴來風的事。

  然而,騰訊、萬科等22家撤資股東並沒有爲這事作出任何迴應。

  從目前考察到的原因來說:在3月5日,鏈家就由貝殼找房來接手,貝殼負責人表示:本次股東撤資是將鏈家的原投資方的股份通過協議鏡像平移到貝殼找房的資金中。並且,貝殼找房也開始啓動D輪融資,目前正在有計劃的進行當中。

  而且,不難發現,在微信第三方服務中最近出現了“貝殼找房”的選項。看來這次的啓動的D輪融資,就是由騰訊作爲領頭,而且騰訊還領投了8億美元。負責人還表示:這次融資的重點在於產品應用的創新及廣納賢才、加上互聯網領域的技術研發,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和行業的進展。

  目前,貝殼找房不僅在微信九宮格中擁有獨立的入口,它還成功的以騰訊爲切入點,一開始就面對騰訊10億用戶。而且在3月22日,貝殼找房也相應的開通快捷支付入口。

  不過,從這整件事來看,鏈家原股東將股權平移到貝殼這件事,也就是預示着鏈家要和貝殼找房融合一體,早在貝殼出現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了。不然不會進行的這麼順利,而且在投資者中,騰訊領先將貝殼找房納入自己的生態圈中。

  我們現如今來看看:貝殼找房的經營形式,它主要在大居住領域這塊,在租房、新房銷售、二手房買賣、裝修等這塊。雖說它起源於鏈家,但在2018年4月底上線以來,並沒有固守着鏈家的那套經營模式,來面向大衆。而是提倡“對用戶好、合作共贏”的理念來吸引經紀公司入駐。帶動了傳統房產經紀行業新型的經營模式。

  而且貝殼的CEO表示:之所以建立這個平臺,是因爲:現在的社會,假房源氾濫、人們之間的交易沒有保障、房介各方面的服務沒有標準、信息都不是透明化這些問題都在阻止着房產行業的進步。

  在2018年,它上線不到4個月的時間,業務就成功的覆蓋了全國80多座城市,各家平臺合作和意向合作的達到40多個,合夥人門店開張超過1.1萬家。相比之前的鏈家,從起步到佔領市場的10%的效果來看,貝殼找房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各界如今對於貝殼找房和鏈家的經營定位也有了清楚的認知,並且鏈家可能會成爲貝殼平臺上入駐的品牌之一。

  由此不難看出,鏈家已經在把核心的資源、包括各方面的人才等,幾乎全調到貝殼找房。看來鏈家公司對自己未來發展方向很明確。

  那麼就能說明:鏈家在2014年問世時,就是在爲貝殼找房的到來找投資、市場、和資源了。但是,鏈家爲什麼這麼急切的要和貝殼找房融合呢?雖說:鏈家在房產中介是領頭羊的角色,但是它的市場卻只有10%。隨着科技的不斷的發展,各種房產中介的層出不窮,鏈家的競爭力還是蠻大的。加上鍊家經營模式簡單;收入也很單一;我國房產市場的瞬息萬變等。按照,鏈家現有的方式生存下去,是不可能可持續的發展的,效益會越來越低,到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被社會的淘汰。

  但是,這個股權平移的行爲,被業界人士認爲:鏈家這是要準備上市的環節嗎?

  不過在2018年11月,貝殼方面的負責人表明:要問鏈家和貝殼找房在未來誰會上市,那我的回答肯定是“貝殼找房”。但是並未表明上市的時間。有關媒體報道:在未來貝殼找房可能計劃在海外上市。但一個公司上市還是不上市,並不是靠業界人士或者媒體來判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