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营销如何前行

大家好,我是大仙儿。

昨天有网友晒出了导演王小帅在朋友圈里宣传他的新片《地久天长》。

“泡妹泡哥新绝杀秘籍”,恶臭的营销方式,咱也见过不少了,但是一个专拍严肃文艺片的导演愿意这么宣传,头一次见。

大家仔细看看文案里是怎么说的。

场次要挑得晚一点,最好是十点以后。

影院要挑得偏一点,离家越远越好。

这样就能在影院里一起带上3小时,同样的票价不一样的时长,算你们这些泡妹泡哥占便宜了呢~

哭的时候递上纸巾,顺便再拉拉小手以示安慰。

电影放完之后,就是凌晨了,然后就……

“贴心”的王导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呢。

不知道是他的主意,还是他工作室里员工的主意,文案堪比黄色小广告。

但是,大仙儿又仔细地把这个文案看了几遍,好像写的只有“泡妹秘籍”啊。

夜深了,路远了,就省略号了。

原来在王导这里,女生跟你去看电影=愿意跟你上床。

咱王导也是PUA啊,不打算去开个“小帅教你怎么跟女生看完《地久天长》就上床”教程啥的么?

咏梅在微博上也发了这张图,都别去找了,已经删了。

也不知道咏梅老师在发之前,有没有仔细看一眼。

这波负面营销直接让咱们小帅导演喜提了热搜冠军。

前有一吻跨年,后有一哭上床,为了票房,也真是想尽了各种招数。

经过了这么一圈恶臭的折腾,《地久天长》票房也没有实现逆袭,离6000万的制作成本,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白瞎这么一部电影了。

这也不是王小帅的第一回作死营销了。

《我11》上映之前,网上疯传了一个他和周立波互骂的视频,二人关于《我11》各执一词,视频结尾处周立波发现了有人在拍摄,还大声喝止了对方。

后来,王小帅亲自承认就是为了炒作搞的一个假视频。

片子最后的票房呢,498.3万,炒作有什么用。

王小帅本来就因为胡波事件,弄得路人缘很差了,在首映QA的时候,不还有人喊“胡波,两百万”么?

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消耗自己的路人缘呢?

大仙儿记得,他在卖惨《闯入者》的时候,说过这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

既然都最坏了,就别作了。

真的,现在想想贾樟柯为了《江湖儿女》做的那波“土味营销”,倒显得高级多了。

你们以为3月份,只有《地久天长》一家的宣发一声叹息么?

别忘了,还有《过春天》哪!

能说它不用心宣传么?明显不能,它做得很用心。

宣传图做了不少,网上有人调侃是连环画式营销,就是没有水花。

没有制造出一个营销事件出来。

片子从去年多伦多到平遥,再到今年上映,基本上所有的自媒体都有关于《过春天》的稿子。

这些稿子里,大多数都是夸它的,在影迷小圈子造成了一种这片子一定会爆的错觉。

看了下猫眼专业版,今年的排片占比0.1%,而且还没有破千万。

票房面前人人平等,谁的票房谁着急,一着急,心态就失衡,馊招频发。

挺好的一场戏,在物料上打起了擦边球。

看这波操作,大仙儿真是脸红心跳,坐立难安了。

什么是宣传亮点,什么是宣传重点,都没搞清楚么?

搞这么多幺蛾子,为什么不安心地做一做口碑营销。

现在影视行业另一个词,叫“出圈”。

出圈是指某个明星、某个事件的走红的热度不仅在自己固定粉丝圈中传播,而是被更多圈子外的路人所知晓。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

《地久天长》与《过春天》都没出圈。

题材所限也罢,类型所限也罢,都是文艺片在营销上面临的困局。

国内上映了这么多文艺片里,就没有出圈的么?

卖惨型

提一个离我们稍微有点久远的出圈营销事件吧。

《百鸟朝凤》还记得吧,本来首周的票房成绩很不理想。

就在上映期间,制片人方励“跪求排片”的视频一出,直接出圈了。

票房扶摇直上,最终票房将近8700万。

这种卖惨方式操作起来是比较危险的,记得当时人民日报还点名批评了,说丢了文化人的尊严。

就是因为丢脸系数太大,除了方励,再无任何一位知名制片人这么干过。

而且还得有一个大前提,片子的质量得说得过去。

营销反噬型

例子是哪部电影,不用说了吧,毕竟自杀式营销就是从它开始。

《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营销案例是今年年终盘点绝对会上榜的一个案例。

“一吻跨年” 屏霸了整个抖音,票房预售直接过亿。

为了片子,毕赣自己也是不遗余力,《吐槽大会》也上了,《十三邀》也去了。

要知道2018年预售破亿的电影只有四部,另外三部是《捉妖记2》、《后来的我们》和《爱情公寓》。

正式上映之后,票房断崖式跳水。

口碑更是大跳水,被“一吻跨年”骗进影院的观众大骂看不懂。

大仙儿就亲眼见过怒摔水瓶的。

这也给其他电影的营销一个前车之鉴,圈是要出的,但是强行出圈的代价是很大的。

在影院看电影的实际效果与营销事件制造出来的心理预期不一样的话,最后遭到反噬的还是电影本身。

麦特CEO陈砺志就批评此片是用卖保健品的方式去卖艺术品。

大仙儿觉得他说的也很有道理,不能脱离了作品去卖产品。

口碑与票房双收型

就没有正面的例子么?

有啊,《冈仁波齐》、《二十二》、《四个春天》。

但是他们对于文艺片营销却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可复制性。

营销方也不会预测到,《冈仁波齐》会在创投圈、灵修圈中大受欢迎。

很多公司都组织员工包场看《冈仁波齐》,因为片子里面讲了信仰、不往初心。

我简单的搜了一下“冈仁波齐+创业”,搜到了不少文章。

它的这波“情怀营销”极为成功,也很难预测。

而《二十二》是由于它题材的敏感性,尤其是“慰安妇”这样的题材。

再加上冯小刚、李晨、孙红雷等一众明星、大V的转发,之后粉丝再进行转发,这是多么庞大的传播链。

“二十二”登上了热搜榜第一,由微博又渗透到了门户网站、传统媒体上,使得很多观众都开始关注《二十二》这部电影。

拍片占比从0.1%到10%,不得不说,它的微博营销是相当成功的。

其实,就算不提上面这几种情况,与《过春天》同档期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营销也可以给出一些启示。

它的宣传没有《过春天》那么“猛烈”,但是很有效。

它用的也是抖音,抖音前段时间火了一首歌《只是太爱你》,这首悲伤情歌直接带火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刷抖音的人,应该都看到了“带着整包纸巾走进影院”的各类视频。

玩抖音营销,也需要把钱用对了地方,有时,MCN机构更管用哦!

现在的电影营销,光靠话题是不够的,还需要情绪。

再看看人家的海报,一行字“唯一观影提示:请带足纸巾”。

足够了,直白、简单。

现在,哭片就跟大爽片一样,都成为了国内重要的电影类型。

就像为啥《地久天长》票房不行,它是丧片啊,如果不是艺术片影迷,谁还愿意再去影院体会一把丧呢,现实生活都够丧了。

现在很多人去影院更是为了宣泄一种情绪,哭一哭、乐一乐,不带走一片云彩,多爽。

有时,我们还真不能小看哭片的力量。

说到底,文艺片想出圈,到底怎么办?

只要是上了院线,大家都想吸引主流观众,都想从细分的观众群体破圈到主流观众。

想出圈,营销还是要跟作品本身挂钩,要不然就又是一个“地球的至暗时刻”。

要根据电影作品本身制造话题,再通过话题把观众吸引到影院,之后在情感层面与观众形成“共情”。

举《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为例子,也并不是说作品的质量就不重要了。

其实能做到出圈的文艺片为数不多,更多的都在出圈的周围疯狂试探。

当然,如果有一个国际大奖的话,就好办了,中国人是很认奖项的,就像《白日焰火》那样,在柏林拿了金熊,但是有几部电影可以做到呢?

定位不明确,是这些文艺片犯的一个毛病,这也是《过春天》想制造营销事件却制造不出来的原因之一。

而且有些文艺片、艺术片囿于题材的缘故,过于高冷,对于普通观众有门槛,“闷片”“丧片”经常是文艺片、艺术片的配置。

追求感官刺激、情感宣泄的观众又对其不感兴趣,像这种类型的电影,只能走细分市场,不可能要求它们被所有的观众接受。

只谈那些有潜质面对主流观众的作品的话,《无名之辈》是不是可以作为借鉴呢?

当然,它也有运气的成分,比如《毒液》把大盘带热了,并且它这种普适性强的优质国产片也是大家所急需的。

通过口碑实现出圈也是一条出路。

现在在院线可以看到的文艺片越来越多了,这些文艺片又不像类型片那样有套路可依,这也让影片营销找不到例子可以借鉴。

文艺片的出圈之路,任重道远啊。

来自小鲜电影

— THE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