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界這個大家庭 ,有多龐大就不必多說了。單單近幾年推出的新車型就多到幾天幾夜都介紹不完。

  但不知你發現沒有,有些看似是全新推出的車型,但是一追溯起來,其實連換代都算不上,僅僅只是中期改款,然後換了個名字而已。應了那句小品臺詞“小樣,你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奔馳SLC

  奔馳SLC,雖然在奔馳家族中存在感並不是很高,但不可否認這是款玩趣極高的敞篷小跑車,而且還是寶馬Z4的頭號死對頭,在前段時間奔馳更是推出了一款SLC Final Edition版本車型。

  奔馳SLC最早是於2016年推出的,再往前奔馳旗下並沒有SLC這個系列。不過呢,這並不代表奔馳SLC就是全新車型,它的前身是奔馳 SLK系列,在經歷了三代車型、20年的生產歷程之後,中期改款車型終是換了名。

  林肯航海家

  上個月正式上市的林肯航海家,全新的家族式星輝前格柵設計,十分吸引眼球,美式豪華風格盡顯無遺,比之前的分體式格柵設計要更加精緻、霸氣。

  初聽這個“航海家”名字,還有這全新的前臉設計,大多數人會以爲這是一款全新的車型。但是看向車尾以及車廂內飾,就能發現這款新車跟之前的林肯MKX設計如出一轍。其實它就是林肯MKX的中期改款車型,同樣是換了個名字。

  起亞凱紳

  當然,還有起亞凱紳,2017年成都車展上正式對外亮相。家族式的虎嘯式進氣格柵,造型修長,棱角也十分突出,前臉看上去比以往的起亞車型要年輕化不少。

  它也就是新款K4更名而來的,“凱紳”、“K4”,在音調上讀起來也十分相近。不過內飾、配置、動力上並沒有做太大的改變,也就是說除了改名和外觀“微整手術”之外,打底子裏還是那輛K4。

  好好的,改什麼名?

  這三款車型,起亞K4的名字用得最短,但也有三年的時間,而奔馳SLK更是經歷了三代車型,整整20年的時間。

  過得好好的,也慢慢深入人們的腦海中,但怎麼就突然改起名字了,難不成起個新名字是爲了糊弄消費者,說這是一款全新車型?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是這其中還有更大的因素。

  家族化

  先拿奔馳來說,瞭解奔馳那些舊車型都會發現一個問題,SUV叫GL、ML、GLK,轎車A、C、E、S,命名稍微顯得有點混亂,並沒有一個統命名方式。直到2014年梅賽德斯-奔馳官方正式公佈了全新命名方式,圍繞5個級別:A級、B級、C級、E級和S級,對SUV、四門和兩門轎跑車名稱體系進行梳理,轎車照常,跨界車和SUV統一採用GL前綴,四門轎跑和兩門轎跑則分別以CL和SL作爲開頭,尾部字母則表示車型級別。

  如此一來,家族的化命名也提高旗下車型的辨識度,定位也更加清晰。奔馳SLC名字從“K”變成了“C”也是爲了順應奔馳最新家族命名規則修改的。

  更突出

  如此講,林肯MKC、MKT、MKZ、MKS 和MKX的“MK+字母”命名方式也挺整齊的。但是這卻過於整齊,讓人難以對車型進行區分,比如說到MKX和MKC,這是SUV還是轎車,又是什麼級別車型,這都要停下來想一想。最重要的是這種英文命名方式已經爛大街了,也不夠吸引人。

  那麼林肯自己有什麼比較特色,有的,比如那款全尺寸SUV林肯Navigator(領航員)。因此,林肯Continental(大陸)、Aviator(飛行家)、 Nautilus(航海家),這一套名字講出來就知道是林肯車型,而且也特別有氣勢,給人一種叱吒風雲。而轎車MKZ、中型SUV MKC未來可能將會改爲這種全新的家族式命名。

  適應市場

  基本上進入中國市場的車型,都會起個合適的中國名,像豐田RAV4叫榮放、本田CITY叫鋒範等等。

  再說到起亞K4,雖然可能有各種原因導致它的市場表現不佳,但是和“K4”這個名字多多少少會有點關係。本來“4”這個字在中國就會比較忌諱,而且還“K4,開si”。於是乎,在起亞K4迎來改款的時候,順便把名字也改了,用諧音“凱紳”來命名,聽起來好聽也文雅。

  一個好名字其實很重要

  起名字成了一門學問,人們起名字都講究好不好聽、有沒有含義、順不順口,甚至還會扯上五行風水什麼的。人們總相信改名如改命,現在連老外也信了這一套。

  除了那些原本就口碑極佳的車型,一個名字延續幾十年好幾代車型,甚至停產N年之後還重新啓用,這是因爲這個名字連同這個車型已經深入人心了。

  然而對於原本名字稍有瑕疵或者市場表現不理想的車型,清晰家族式命名規則以及一個朗朗上口的好名字,更能讓消費者印象深刻,同時關注度也會因此提升。雖然關注度不等同於銷量,但是彼此之間往往有着莫大關係。

  不過說回來,真正要做出消費者更加滿意的產品,還是需從本身內部品質提升,這些都比更名改姓來得更有實質性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