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不懂詩詞格律的朋友總以為格律很複雜,視作畏途。有人在寫教科書時也將格律寫得艱深古奧,令人退避三舍。其實學格律詩並不難,只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只要用心,半小時即可掌握。茲簡要說明之。

先說平仄

眾所周知,字的聲調有平仄之分,按現代漢語音韻的劃分來看,第一聲和第二聲為平,第三聲和第四聲為仄。古代又有入聲字,入聲也為仄。如「衣」、「移」為平聲,「倚」、「意」為仄聲,「一」為入聲字,屬仄韻。

入聲字都是一些發音較急促的字,如「急」、「竹」、「族」、「逐」、「讀」、「俗」、「出」、「覺」、「局」、「節」、「舌」、「石」、「敵」、「乏」、「得」、「識」、「國」等。

入聲字有許多衍化成現代漢語的平聲,但在格律詩中應用作仄聲。這是最令當代寫格律詩的人頭疼的事。不過,這樣的入聲字數量有限,常用的也就幾十個,掌握並不難。

格律詩多見七言與五言,分七絕、七律、五絕、五律,長詩通篇用律詩句式者稱為排律,六言詩較少見。

學格律詩,只要弄懂七律即可,其餘可依次類推。

七言律詩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因一句共七個字,第七個字或押韻或不押韻,押韻為平,不押韻為仄。第一、三、五字可不用管,即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要求較嚴,平仄分明。其中有規律可供掌握。

茲以魯迅一首七律為例看其規律:

運交華蓋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

管他冬夏與春秋。

其平仄為: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過」可平可仄,「一」為入聲,屬仄)

兩句為一聯,首聯中第一句可押韻,也可不押韻;如果第一句押韻,則為平;第二句必須押韻,平;之後是隔句押韻。押韻字為平,不押韻為仄。

去掉可平可仄的第一、三、五字,和平仄已定的第七字,剩下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如下:

平仄平

仄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平仄平

仄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這樣一看,平仄的規律就很明顯了。

第一個特點是每句中總是兩平夾一仄或兩仄夾一平,這叫相間;

第二個特點是每聯總是平仄相對,上聯是平仄平,下聯必為仄平仄;或上聯為仄平仄,下聯必為平仄平。這叫相對。

第三個特點是聯與聯之間平仄相同,這叫相粘。

如果你打算寫首七律,決定第一句押韻,只要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定了,那麼整首詩的平仄便可依次類推。

當然,所謂一三五不論,也不是絕對不論,要避免「孤平」(一句中只有一字為平)、三連平、三連仄(每句後三字全平或全仄)等詩病。當然,對於當代人來說,只要大體上掌握一下格律就可以了,有了好句子,出律也是可以的。偶爾一句出律可以,但每句都不合格律,只能說明作者對格律一竅不通。

七律弄懂了,五律就容易了。將七律的頭兩字去掉,便是五律的格律。

七律的前四句和後四句,便是七絕的格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後四句,便是五絕的格律。

再說對仗

對仗可以體現漢語獨特的語言魅力,對聯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七律、五律一般要求中間兩聯是對仗句。

上下兩句的對仗,要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數量詞對數量詞代詞對代詞,虛詞對虛詞……嚴格說來,要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數目對數目,方位對方位,顏色對顏色,時令對時令,器物對器物,人事對人事,生物對生物,人名(地名)對人名(地名)……

對仗的學問較深,有工對、流水對、別義相對、本句自對、隔句相對等等。對仗的水平,代表了詩人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

三說用韻

唐人所用的韻書為隋陸法言所寫的《切韻》,這也是以後一切韻書的鼻祖。金人王文郁編的《平水韻》,不僅反應了唐人的用韻準則,也成了後世詩人的用韻規範。

《平水韻》分上平聲、下平聲兩部分:

上平聲為: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為:一先、二蕭、三餚、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可見,平水韻與現代漢語音韻大為不同,今天「東」、「冬」是押韻的,但寫格律詩就不能通押;「來」、「回」在今天是不押韻的,但在平水韻里屬同一韻部。我上初中的時候,學習課本上的《石壕吏》,開頭四句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語文老師告訴我們說:「課本上印錯了,應該是『老婦出看門』,這樣才押韻。」其實在平水韻里,「村」、「人」、「看」同屬「十三元」,在一個韻部。在平水韻里,最麻煩的就是「十三元」和「十灰」,好多現在看來不押韻的字,卻在同一韻部,這可能是古今發音的不同所致。格律詩改革,我認為首先應該改革韻部,按現代漢語發音重新劃分韻部,沒必要像平水韻那樣搞得太複雜。

四說填詞

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還被稱作詩餘、長短句。作詞就是按照曲譜填上歌詞。曲譜叫做「詞調」或「詞牌」,但詞牌的樂譜基本上已經失傳,宋代以後的文人們填詞,只不過藉助於詞牌的形式罷了。

前人按各詞調的字數多少分別稱之為「小令」、「中調」或「長調」。大部分詞調分成兩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別稱為「雙調」「三疊」「四疊」。每段叫「片」或「闋」。「片」即「遍」,指樂曲奏過一遍;「闋」原是樂終的意思。

其實填詞難於賦詩,詞的平仄要求比格律詩更嚴,有的詞牌,每一個字的平仄都有定式,不得亂填。很少有人能記住各種詞牌的格律,只能按照詞牌的平仄、字句格式填寫。詞的句式,以四言、五言、七言較為常見,其平仄也有規律可循,五言、七言的平仄,一如近體五言、七言的平仄格式;四言多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二種格式。詞韻則比格律詩寬泛得多,如平水韻中的十四寒、十五刪、一先,可通押。網上有《白香詞譜》、《詞林正韻》等資料可供下載,此處不再一一舉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