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耗費長時間的寫作,幾乎集我研究上古、遠古以來之大成。從多角度、多方位、多視野、多學科、多史料、破解祝融與東夷部落同屬於祝融演化的關係;從人類種植、動物馴化,推斷南西北東的人類遷徙關係與四大部落的遞進與變化,提出不同於圖騰文化學者、文化人類學者、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華夏紐帶工程組委員會專家委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王大有的黃河中心論、風姓的推斷和伏羲四子不同的名稱,提出董姓最早的論斷與南方與長江的文明論;對「絕地天通」提出新的看法,就是龐大的祝融部落長期以來是先進文化的中心;從各種史料進一步確定「鬼方」屬於祝融部落的後來的稱呼;進一步確定了東夷、蚩尤與源於祝融部落的關係,以及祝融與九黎、三苗的關係。

祝融的先進文化造就「絕地天通」的神話

——東夷少昊的太陽神來自重黎部落

廣西賀州董全吉

神話與傳說是中國古代人們長期的社會實踐,在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在民間口耳相傳一種文學樣式。通過幻想對天地宇宙、人類起源等方面不同時期混合加工而成的解說。很多人照搬以黃帝為開端的《史記》,然而,就如《史記。楚世家》:「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琇姓,楚其後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呂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誘註:「祝融,顓頊氏後,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

如此以來,伏羲之前比伏羲還早的祝融變成了帝嚳時期纔出現了?重黎在伏羲時期就出現,變成黃帝之孫?董部落更加晚,變成祝融八姓參胡的居住地?就連伏羲女媧也變成黃帝之後了?炎帝呢?沒有放在黃帝之前?如何去其糟粕,加以研究,是我的出發點。

《山海經·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嫗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於頭上,名曰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國語·楚語下》:「昭王問於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二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而後使先聖之後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齊敬之勤、禮節之宜、威儀之則、容貌之崇、忠信之質、潔之服,而敬恭神明者,以為之祝;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採服之宜、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祗、氏姓之所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於是乎有天地神明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禍災不至,求用不匱。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尚書·呂刑》:「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延及於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耳刂、、黥,越茲麗刑並制,罔差有辭。民興胥漸,泯泯棼棼,罔中於信,以覆詛盟。虐威庶戮,方告無辜於上。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德刑發聞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

《淮南子·地形訓》:「崑崙之丘,或上倍之,使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天帝之居。」

《淮南子》:「崑崙縣圃,維絕,乃通天。言己朝發帝舜之居,夕至縣圃之上,受道聖王,而登神明之山。」

《尚書·呂刑》:「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尚書。孔氏傳》:「重即羲,黎即和。堯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是謂絕地天通。言天神無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

由於高山高聳入雲,高山通天,兩個時期都說祝融重黎有「絕地天通」的本事,人可以與天地相溝通。一次在顓頊時,可以上天入地,一次在帝堯時,帝堯哀憐無辜受罪之人,於是接受「上帝」的命令,剝奪三苗之君的世位,使在「下國」,並且使重、黎斷絕天地之間的交通,遏絕地和天的通道,拆除了人們本來可以自由昇天的昆崙山的天梯;大力神重和黎接旨,運足了力氣,一個兩手託天,一個雙掌按地,吆喝一聲,一齊發力,託天的儘力往上舉,按地的拚命向下壓,天漸漸更往上升,地漸漸更向下沉,木來相隔不遠的天地就變成現在這樣,遙遙而不可及了,高山、大樹,再也起不到天梯的作用了。從此,託天的重專門管理天,按地的黎專門管理地。從"絕地天通"這一歷史中透漏的信息是:黃帝之前,伏羲、神農時期,人人可以與天地交通,人人享有與天地交通的自由。

祝融原名叫黎,本名重黎,祝融氏燧人為三皇之一,祝融是上古神話之帝王,以火施化,號赤帝,後尊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祝融氏酋長燧人,祝融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最早發明瞭鑽木取火、最早創建了集市,《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員,神話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職。《漢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我國古代傳說中將鳳視為神鳥,是鳥中之王。雄的叫「鳳」,雌的稱「凰」。《說文》記載:「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鱗後,蛇頸,魚尾、鸛嗓、鴛思、龍文、魚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戰國時楚人歇冠子的《歇冠子》也說:「鳳,鶉火之禽,太陽之精也。」,楚人的祖先祝融是火神兼雷神。漢代《白虎通》說,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卞鴉.絳鳥》注曰:「鳳凰屬也」。可見,祝融也是鳳的化身。楚文化遺存中大量存在人首蛇身和人首鳥身的圖案表明,正是楚國的先民們以「人心營構之象」經歷了對鳥的崇拜,由此開啟了我國傳說文化中「龍鳳呈祥」文化淵源的濫觴。為何祝融能夠「頂天降地」,此後只有祝融能夠登天?《山海經·大荒西經》:「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郭註:「重寔(shí原字為實的上部下加是)上天,黎寔下地。獻、邛,義未詳也。」。言重扛舉上天,黎抑壓下地,使天地分開。重為東方太陽神,其職責為護送太陽由扶桑樹上達天空,其運動方式為垂直上升;黎為西方太陽神,其職責為迎接太陽由若木(或細柳)下潛地底,其運動方式為垂直下降。所謂重黎「絕地天通」實際上是重黎的東西太陽神之神話的一種改造。上下升降運動又是人神轉換的方式,重向上故屬神,黎向下故屬民。……很多史學家作出不同的解釋。

我認為祝融「絕地天通」的延伸意思,是隱喻祝融部落:神通廣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農業、醫學、養殖、冶煉、音樂等……,博通古今,掌握四時,祭祀卜卦,上可以到達天庭與天交流、可以下地府,與鬼交流,活動於天地人之間。源於觀測天體運行、天文與農事安排。重主要擅長於觀測天體運行,位置,週期、年月日的精細測量計算、天文預測等;黎擅長於結合季節,制定農曆。(詳細見本文第五部分「祝融部落「重黎」的"絕地天通』」)

1,祝融部落的先進文化

1.1,從管理火到觀測天文

祝融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祝融因為教會人類使用火,《左傳·昭公十八年》:"丙子,風。梓慎曰:"是謂融風,火之始也。""杜預注:"東北曰融風。融風,木也。木,火母,故曰火之始。";羅泌《路史·前紀》卷八中說:「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為祝融氏……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祝融發明的「擊石取火」;2009年10月27日,廣西崇左江州區木欖山智人洞發現一件智人下頜骨的前部斷塊和大量與之共生的動物化石,經古人類學家初步觀察,這個下頜骨距今約11.1萬年,是現代人演化歷史一個重要環節的見證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邱佔祥、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和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波蘭、日本、南非等國及我國的古人類學家一起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同時,智人洞發現入選「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證明,早期現代人在東亞出現的時間或現代人在東亞地區的起源過程至少可以追溯到10萬年前。智人沿北到湖南、湖北遷徙,在湖北鄖西縣黃龍洞發現了距今9萬~10萬年前的具有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而智人洞和黃龍洞人類化石的年代和所具有的過渡性形態特徵為東亞地區現代人主要起源於當地古老型人類的假說提供了新的證據。5萬年以前"廣西柳州白蓮洞人"已經會縫製衣服,用火和熟食,構成的白蓮洞文化。湖南玉蟾巖出土的陶片大約距今約1.4~2.1萬年;桂林大巖遺址,位於桂林市臨桂縣下巖門山北麓,於1999年被首次調查。發現了一批距今12000年左右的原始陶器。是中國史前陶器中心起源地之一。像大巖遺址這樣的洞穴遺址在桂林已發現72處,是目前中國發現洞穴遺址最豐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人們對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過眼,《史記·補三皇本記》記載:「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這場大戰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從此太陽東升西落,河水向東流淌,女媧不忍心看到天下蒼生受苦,便鍊石補天,災難才逐漸消除。《淮南子·天文訓》卻把女媧時期的祝融共工之戰,與顓頊時期混為一談:「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塵埃。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是人類第一次分清東西方向(太陽東升西落)的開始,到後來的伏羲時期的纔出現「四象生八卦」即八個方向。「古人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倉頡造字來源於祝融部落的傳授》一文:「祝融部落是最早管理火的部落,並觀測天文,成為太陽神。伏羲時期的重和羲黎其實也是重黎,是祝融部落為伏羲女媧部落的主要力量。」。從祝融早於伏羲,那麼,祝融首先發現了東西方向,之後細分六十四卦。這是祝融長期觀測天文的結果。司馬貞《三皇本紀》載:"神農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媧氏之女,忎神龍而生,長於姜水,號歷山,又曰烈山氏"。據《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載:"神農,有媧氏之女安登,為少典妃,忎神龍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禪位與神農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斲木為耜,揉水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號"神農"。則證明,炎帝晚於伏羲女媧時期,也就晚於祝融部落形成之時。哪就必定早於少昊時期。司馬貞《三皇本紀》載:"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龍河馬圖神其應,泄陰陽之祕,奧八卦爻象之先,配干支,作甲子。曆象以興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結繩(指燧人氏結繩記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傳無懷、葛天、女媧至伏羲,繼承基業),為禮道重人倫,作二十五玹之瑟,龍師紀官。始庖廚,倡六獸,之先帝也。端拱於上,朱襄諸臣分理於下。嗚呼,此天所以開炎帝之盛也。"證明少昊源於「太昊伏羲氏」的伏羲時期之後遷徙。如此,則九黎源於祝融的重黎的黎。

1.2,祝融重黎部落的文化

火給人們帶來光明,其實,上古時候,製造火,就會找到希望:人類驅趕其他動物,保護自己,需要火;從熟食中,找到了煎湯煎藥治療疾病;從火燃燒草木之後,新的草木重新旺盛,發現了稻種與耕種;帶來新的文明,推動社會的進步;從太陽升落與月亮出沒,太陽影子發現時間的聯繫,認識方位,進而形成天文,形成天文觀測,指導農事。

創作文字:觀測天文,產生了文字與歷史的記載(見1959年山東莒縣陵陽河出土6300年前的陶文4件;又在1987年濮陽西水坡遺址蚌殼進行碳十四測定,並經樹輪校正,年代為距今6460+-135年,發現三組蚌圖,天璣星所包圍的蚌塑,分別表示當時北斗七星中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開陽、搖光六星,墓圖下面的是三幅分別距今107300年前、133300年前、159300年前的北斗七星圖,應該是重黎觀測天文的最早文字,字如圖,字象形。證明祝融部落遷徙時候,就帶有先輩積留下來的文化。而傳說在燧人氏時期,就結繩記事,開始最早的文字,數學),

數學計算:所謂「佔日」是指觀測太陽,計算日子等等。觀測天文,從河書洛圖的數字巧妙,就可以知道數字的變化無窮。知道了數字的排列。《周易》雲:「易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是指宇宙空間,兩儀為天地,「爻」的兩種符號排列而成。「――」叫做「陰爻」,「──」叫做「陽爻」,這兩種爻合稱「兩儀」。四象即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個卦,如果每次取兩個,會得到四種排列,稱為「四象」;四季的產生就反映了太陽、月亮、地球的週年視運行規律。也反映了南半球與北半球晝夜相反的陰陽運行規律。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如果每次取三個,會得到八種排列,稱為「八卦」;如果每次取六個,那就會得到64種排列,稱為「64卦」。包括後來的《老黃曆》、《月曆》、《顓頊歷》的精確計算就是實證。

製造陶器:地處湖南、廣西和廣東接壤地帶的玉蟾巖遺址,早在3萬年以前,遺址距今2.25萬~1.85萬年,玉蟾巖出土的陶片大約距今約1.4~2.1萬年,與江西萬年仙人洞等遺址出土陶扯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陶製品。

金屬冶煉:炎帝神農氏時期,祝融長琴遷徙,蚩尤作為祝融部落聯盟的首領,統率重部落與九黎部落聯盟,活躍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黃石銅資源分佈豐富,尤其是銅綠山古礦冶遺址一帶,有五金礦產,人們用火焚林或者因雷擊引起森林燃燒,一些裸露的金屬礦被大火熔為硬塊,後來蚩尤九黎部落就將其加工製作成原始的金屬工具。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涿鹿激戰。先秦文獻中,有不少關於蚩尤「冶金作兵」的記載(古代稱「金」,實際是指銅)。而在蚩尤用銅製造兵器和生產生活用具之前,黃帝、炎帝部落都還是以石或木為工具,所以蚩尤率領的重黎部落聯盟是金屬工具的創始人,從此,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

農業管理:祝融重黎開創了水稻種植,廣西隆安遺址1萬年前的石磨、石杵等稻穀脫殼工具;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距今2.25萬~1.85萬年,出土了幾粒被證明是1.2萬年前的古栽培稻,是發現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後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稻殼已有1.8—2.2萬年。

醫藥文化:炎帝神農,炎帝也就是赤帝,赤帝為祝融部落首領,各部落聯盟首領,始創醫學。《淮南子.修務篇》:「古者民茹草飲木,採樹木之實,食蠃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插種五穀,相土地之宜……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之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五帝本紀》:「赫鞭鞭草,始嘗百草,始有醫藥」;《搜神記》:「神農以赫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插百穀,故天下號神農也。」。祝融問於岐伯曰:暑與火皆熱症也,何六氣分為二乎?岐伯曰:暑病成於夏,火病四時皆有,故分為二也。祝融問曰:火病雖四時有之,然多成於夏,熱蘊於夏而發於四時,宜暑包之矣。岐伯曰:火不止成於夏,四時可成也,火宜藏不宜發,火發於夏日者,火以引火也,其在四時,雖無火之可發,而火蘊結於臟腑之中,每能自發,其酷烈之勢較外火引之者更橫,安可談暑而不談火乎。祝融曰:火不可發也,發則多不可救。與暑熱之相犯有異乎?岐伯曰:暑與火熱同而實異也。惟其不同,故夏日之火不可與春秋冬之火共論。惟其各異,即夏日之暑不可與夏日之火併舉也。蓋火病乃臟腑自生之熱,非夏令暑熱所成之火。故火症生於夏,仍是火症,不可謂火是暑、暑即是火也。祝融曰:暑火非一也,分二氣宜矣。 畜牧養殖:如果在伏羲時期,是把狩獵的動物關著,還是馴化階段,那麼,在黃帝時期以後,就是明確分工了,而董父為豢龍氏,就是可以進入家畜養殖階段。《九州要紀》雲:「董父好龍,舜遣豢龍於陶丘,為豢龍氏。」,《路史·後紀》雲:「豢龍氏後,有關龍氏,殆聲轉也。」,《路史·後紀》:「堯有九子,其封於留者為留氏,字亦作鎦。後有留累,累亦作絫。以豢龍事孔甲,賜之氏曰御龍,以更 董之後,則知留累之前為豢龍氏,豢龍之後為關龍氏。劉絫既遷魯縣,之後,則不名為豢龍,而氏為御龍矣。」

城市管理:《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勿躬》:「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儀狄作酒」。

音樂文化:相傳,祝融還是一個音樂家,他經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動祝融峯聽,感人肺腑的樂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當然,祝融峯時期,黃帝之後了,其實是在黃帝之前。《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祝融在伏羲之前就存在,後人把部落從黃帝開始列而已。祝融太子長琴,成為音樂的創始者。同樣,《海內經》:「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把樂風列在炎帝之孫。其實,炎帝早於黃帝時期了。既然,到黃帝時期,各部落子民後人都稱號作為他的兒子了。

祭祀文化:《山海經·海外南經》中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可見他並非「完人」,郭亞注釋「火神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員,神話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職。《漢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所謂「掌祭」,就是祭祀。

創造巫術文化:佔巫來源與天文觀測,源於祭祀。祝融:獸頭人身,雙耳穿兩條火蛇,腳踏兩條火龍,全身火紅鱗片,南方火之祖巫。黃帝時期就封十二祖巫,也就成為後人說的十二姓。

其他文化不一一列舉。

1.3,祝融祭祀觀測天文,從記事培育史官

南海神叫祝融,也有史書稱其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簡稱。其實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祝融本是火神,《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勿躬》載:祝融,神名。帝嚳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命為祝融。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史書稱為「祝融八姓」。

1.3.1,董狐史官:祝融部落是最早管理火的部落,並觀測天文,成為太陽神。我在《從董姓圖騰研究童、重黎與祝融部落》等文論述了董部落為最早的部落。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倉頡為左史。沮誦(祝融的別字)為右史。我在《遠古人類對地理方位的認識》一文,再次闡述論證:「舜帝時期,進入賜氏階段,氏是男性官員所獨有,姓則是百姓。由於姓氏混亂,戰國後才姓氏同一。而董狐是最早認識姓氏混亂帶給部落的婚姻混亂的,也就率先在晉國,原董姓集中居住地,率先改為董姓」。恢復其原本母系的姓。

1.3.2,西周史佚:見我《倉頡造字來源於祝融部落的傳授》,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倉頡部落是在黃帝之前,在眾多倉頡及遺跡中,陝西白水、河南南樂、虞城、開封、河南陽武、洛寧。這些範圍也是在早於倉頡的祝融部落範圍。不論陝西白水、還是河南南樂,其出生地與祝融部落最接近。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終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氏。春秋時期,列國史官多以官為氏。

1.3.3,程姓繼重黎後擔任天文史官:程氏是重、黎的後裔。顓頊時有重、黎,舜、禹時有伯益。同時,程氏的得氏,是在西周時期。周宣王之時,重黎的裔孫程伯休父入朝為大司馬,後又因攻佔徐方(今山東滕縣東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陝西鹹陽市東,也有人說在今洛陽市東),他的子孫有一部分人以地為姓,稱程姓。《國語》十八卷《楚語》記載觀射父對楚昭王說:"及少吳之衰也,九黎亂德,……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堯復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以至於夏、商。故重、黎世序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林父其後也。"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一百三十卷《太史公自序》中也說:"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後也。"這兩段話的意思是:顓頊繼少吳之後登上帝位,任命重為南正,管天;黎為北正,管地。堯舜時代,又讓重、黎的後代繼續擔任分管天地的官職,一直沿續到夏、商二代。周代的程伯休父,就是重、黎的後裔。

1.3.4,司馬遷《史記》:《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雲:「重黎之後,唐虞夏商,代掌天地。周宣王時裔孫程伯休父為司馬,克平徐方,錫以官族,為司馬氏。其後世或在衛,或在趙,或在秦。」相傳帝少昊開始設司馬一職,掌管軍政和軍賦,周朝時稱為夏官大司馬。周宣王時,帝顓頊的後裔程伯休父任司馬,因他打敗了分佈於今淮河中下游的徐戎(又稱徐方、徐夷),立下大功,便賜司馬為姓。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1.3.5,王莽時期劉歆為天文史官

羲和掌握著時間的節奏,每天由東向西,驅使著太陽前進。上古時代,羲和成了制定時歷的人。《尚書·堯典》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掌管天文曆法。劉姓,《史記》記載,劉累生活在夏代孔甲年間,因出生時手上顯現"劉累"紋樣,家人以為吉祥,遂以劉累為名。劉累故城在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南五十五里,乃劉累之故地,相傳是他養龍時所居處。河南偃師「他養龍時所居處」,早年,劉累曾向豢龍氏董父學豢龍、御龍於豢龍氏。約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時,天降龍於今河南省臨穎縣豢龍城東南角龍盪溝處。孔甲派劉累到此養龍。《寰宇記》雲:「今長葛西四十里,臨穎縣有豢龍城,豢龍氏邑也。而汝之龍興東南五十里,又有豢龍城,長垣東南龍城,靈寶西南七里有豢龍墳。」可知,他是在河南偃師、臨穎縣等董姓部落地居住,源於祝融部落董姓部落。《昭公二十九年》《左傳》又云:「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姓(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飧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範氏其後也。」。既然,源於祝融部落,王莽在掌權後就把天文官改稱羲和。天文學家劉歆就曾被任命擔任羲和這個官職,劉歆把羲和塑造為太陽的母親、太陽的女神。

……因此,遠古為史官,多出於天文觀測的重黎部落及其部落後裔。

2.東夷少昊部落的火神(太陽神)來自祝融

2.1,董演化為東、重、童、章的通假

至今考古出來的描述社會發展史的是《楚帛書》。從書籍史的角度說,帛書是最古老的版本,內容極為豐富,舉凡哲學、法律、天文曆法、地理、人名姓氏、器物、數術等。但是,如董,如何變化,就需要去粗取精,則需要結合考古。其記載的畢竟是部落,且部落名稱長期存在。

東,是日在樹木之中,董,是日在樹木之中,周圍是草木。《廣韻》注引《屍子》「東不訾」,《韓非子·說疑》作「董不識」,董,《說文》但作「蕫,原字為花的上部下加童」。可見,東是董的演化而來(從董姓圖騰結合董字釋義與「董不識」綜合分析即可求證),是由於董是最早管理火的活動,管理火的活動成為:董督、董正。或簡稱為「正」。所以也就逐漸把董姓部落的董,這一管理、保護、監管、收藏的職能,又衍生出監督、管理、深藏、統率、主持、督察、古老久遠等含義。因為管理火,故「董」也成為古老久遠的意思。而從管理火,到「東」:拆開是日在木中,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人類對火的最初來源與太陽相關,《風俗通義·三皇》:「火,太陽也。」,表明人類對的認識太陽與火的關係與聯繫,人類最早認識的方位是東方,是由於認識了火,火光的顏色,火熱與太陽,對光明的嚮往與追求,也就崇拜了太陽。太陽在東,記載太陽的東方方位也就是管理火的「董」字,而「董」四周是樹木,中間太陽起來,在扶桑樹上,發出灼灼的光輝;祝融或為太陽神,或為火神,其實火神即太陽神,《山海經。海外南經》:「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郭璞雲:「火神也。」。祝融,「祝」字在甲骨文的字形,象一個人跪在神前拜神、開口祈禱,其本義指男巫,是祭祀時主持祝告的人,引申用來表示對人對事的美好願望。《史記。卷四十。楚世家》:「帝嚳命曰祝融」。【集解】: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融」字是個形聲字,從鬲,蟲省聲。鬲是古代一種烹飪器。「融」字的本義是炊氣上升,引申為長久、明亮、通達、流通、顯明、昌盛、和樂、恬適、和煦、暖和等義。「祝融」一詞表示在炊器旁用火,給人們帶來希望的人,是掌管用火的人。也有的以融是熒火蟲,象星星一樣閃光,在黑夜裡明亮;祝是祭祀,祭火,祭光明,祭祀天帝。我認為「祝」是「始」,「融」是「掌管用火的人」比較準確,其他是從活動中延伸。

《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屈原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屈原的《天問》:「日安不到燭龍何照?」。正是祝融氏開創人類在房內用火。「燭」字與「祝」同音,「龍」字讀音則與「融」相近,「燭龍」可以視為「祝融」的諧音詞。《淮南子。時則篇》雲:「南方之極,自北戶孫之外,貫顓頊之國,南至委火炎風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里。」。祝融是上古時期主管火的應用、保障火種不息的一種巫祝身份,祈禱一年四季人類火的事業火光融融。章炳麟《答鐵錚》載:「中國重黎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緣,郊之為祭,大報天而主日,此明以火為最上之神。」火的郊祭位於南方,火來自太陽,因此有主火、主日之說。

由於時間的需要,出現觀測太陽,後成為天文觀測,觀測太陽的重儀,董則成為中間「重」,四周草變成「四遊表」,後「重」,演變到「童」,有人在用眼睛觀察的用來辨別方位的璇璣盤(「目」)。最好,金屬重儀出現,也就出現「種」,就不需要壘石穩定重儀,而是插入低下,去掉「童」觀測重儀的底部,就成為「章」,也就是卷章的來源。

董部落被祝融名稱代替。後有農業水稻種植,分化重黎,「蕫、東、重、童」通用;出現文明的分化與遷徙。帶領其他地方進入智人的人羣,加入部落,不斷形成新的部落;重、和、黎、羲等方位或季節,形成新的聯姻部落聯盟。董以重部落為主,也在先後遷徙中,成為新地點的中心,河南濮陽、山西鬷川等地就成為董部落的集中地。

2.2,董、東、重、童、章的通假

賈雯鶴在《重黎神話及其相關問題——《山海經》與神話研究之一》研究指出:古代神話中的「一神多名」現象十分普遍,重、黎與耆童雖名為父子,其實是一神之分化。重為東方太陽神,析、折丹、羲和、太折以及東母、女童、東皇等都是異名同實的東方太陽神;黎、噎、夷、石夷、耆、西王母等都是西方太陽神。……《西次三經》中作「耆童」,重童、黎耆,古字音近字通。《禮記·檀弓下》:「與其鄰重汪踦yǐ@①(原字為足右加奇)往。」鄭註:「重皆當為童。《春秋傳》曰「童汪踦。」,《書·西伯戡黎》之黎,《釋文》:「《尚書大傳》作耆。」《史記·周本紀》亦作耆。並可為證。重黎實際上是耆童的倒稱。重,從人、從東(在初或從申),為東方觀念人格化後的神名。《說文》釋「重」字雲:「重,厚也,從壬,東聲。」。「東方由於同春天相認同,在空間意義之外又有了生命、誕生、發生等多種原型價值。」(註: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60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所以木神句芒(重)又成了生命之神,;重、東(dōng@②原字為東的繁體字)本為同源字。「"重』在邢侯作周公@③作秉,從人,從dōng@②,猶言"dōng@②方之人』也。重從人從東,而「"東』是太陽鳥所棲息的扶桑」(註:蕭兵、葉舒憲:《老子的文化解讀——性與神話學之研究》,470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dōng@②方之人,即是dōng@②方之神。」(註: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49頁,龍門聯合書局,1960。)所以,丁山先生認為「dōng@②、重古本一字」(註: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51頁,龍門聯合書局,1960。)。

《廣韻》注引《屍子》「dōng@②不訾」,《韓非子·說疑》作「董不識」,董,《說文》但作「@④原字為花的上部下加童」,段註:「古童重通用」。此東、重、童三字通作之例也。因為,童從重省聲,重從東省聲,三字故得通用。

因此,董、東、重、童通用。只是賈雯鶴把重黎的生父以老童來分析,我在《從董姓圖騰研究童、重黎與祝融部落》一文,結合圖騰與觀測天文的「重儀」,從重的「相風」單一方向到童的多方向,且可以測風速,證明,童在重之後,而重、童通用。

2.3,對東西方的認識與重黎太陽神的字義通假

太陽的朝升夕落,使人類祖先得以建立起東、西兩方觀念。祝融是火神即太陽神,重為東方太陽神,黎為西方太陽神。上文論及重,從人、從東(在初或從申),為東方觀念人格化後的神名。而《說文》:「耆,老也。」,《史記·衛將軍驍騎列傳》「遲明」,索隱:「黎,黑也。」。《左傳·宣十二》:「耆,昧也。」,《楚辭·九章·懷沙》:「日昧昧其將暮。」王註:「昧,冥也。」,而《說文》:「噎(原字為日右加壹),天陰沉也。」《小爾雅·廣詁》;「噎,冥也。」與黎、昧義同。而夷、石夷、耆、黎音近義同。黎也就與西方相聯繫;表明重黎在觀測太陽時期開始出現。時間的推移,部落首領的變化,也就出現一神多名。但是,東西方太陽神則是瞭解上古時期的主線。

董管理火演化為東方太陽神,火光灼灼,融風吹拂,演化為祝融。晨曦,太陽從東方升起,夜幕,太陽從西方降落。人類最早認識東西方位,也隨著東西方位的對立統一,陽與陰,升與降,上與下,明與暗,寒與熱、天與地,高與低,大與小等一陰一陽謂之道,生生不息,萬物變化日新,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的本質。「日」的變化,總結出寒暑二季,日月的對應,生活的需要對日、月的出沒關注。又逐步定出東西四方,提出「二分二至」概念。「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化府也。」;陰和陽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後來稱呼的「太極生兩儀」。「陰陽學說」揭示了自然界的因果關係,是最早出現的一種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反映了祝融部落的哲學智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鬥爭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蘊涵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二元文化」相互對立,相互依存,在衝突中共存。這就是自然界的辯證法,有吸引,也有對立。

太陽的上升與降落,與原始部落生活結合,隨著水稻種植,犁即黎,屬於下地耕種,而狩獵上高山,則分為:重黎為上下兩個不同方位的統一體,故可細分重、黎。黎、犁古字通,《左傳·昭二九》:「顓頊氏有子曰犁lí(原字為梨的繁體字),為祝融。」lí(原字為梨的繁體字)、黎古通。郝懿行雲:「史記五帝紀索隱引皇甫謐雲:"黃帝使應龍殺蚩尤於兇黎之谷。』即此。黎、犁古字通。」。

出於對時間的需要,從太陽照射物體的影子,開始刻度,出現最早的天文觀測。於是,出現了上文論及:重為東方太陽神,其職責為護送太陽由扶桑樹上達天空,其運動方式為垂直上升;黎為西方太陽神,其職責為迎接太陽由若木(或細柳)下潛地底,其運動方式為垂直下降。用日出方向確定春分、秋分,用測日影確定夏至、冬至……

那麼,老、耆、暮、太陽降落、犁於地也就自然聯繫起來。見上文「日昧昧其將暮。」,「昧,冥也。」,「耆,老也。」,黎音離,離與雝通假,雝音「融」。離即離朱。重黎,記載為鍾離,有記為「終黎」、「鐘離」。重黎之名所代表的部族實體應即祝融部的嫡裔,「融」字佔讀如「黎」,「祝融」的重黎的黎之稱演變「九黎」。後來也有演變:「燭」字與「祝」同音,「龍」字讀音則與「融」相近,「燭龍」可以視為「祝融」的諧音詞,

在甲骨卜辭及《山海經》的一位西方之神:彝(夷)。「西方曰韋,鳳曰彝。」(《甲骨文合集》14294);「貞,帝於西方曰彝,鳳曰韋。」(《殷虛文字綴合》261),《山海經》神名有彝夷之異,但二字古本通作。《禮記·明堂位》:「灌尊,夏後氏以雞夷。」鄭註:「夷,讀為彝。」,《魏元丕碑》「彝戎賓服」,彝顯即夷。《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名曰噓。……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噓,郭註:「言噓啼也。」王念孫校作「音唏」。孫詒讓雲:「噓當為噎。下文雲"下土是生噎』,即承此文而紀其代系也。」袁珂師註:「此噎即上文之噓。」觀此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與《大荒西經》中之石夷「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顯為同一傳說之分化。噎、唏(從王念孫校)並為石夷之音轉。噎,疑當作(原字為日右加壹),因形近致訛。上文論及「噎、夷、石夷、耆、黎」音近義同,都為西方太陽神。那麼,犁、黎、離、雝通假,雝音「融」,與夷、石夷、耆、黎音近義同。《山海經·西次三經》:「又西二百九十里曰(原字為江的左部右加幼)山,神蓐收居之……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郝懿行註:「紅光,蓋即蓐收也。」又《西次三經》:「又西二百里,曰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實惟員神(原字為石右加鬼)氏之宮。是神也,主司反景。」郭註:「日西入則景反東照,主司察之。」。因此,紅光、員神的神職與石夷、噎之神職一致。

因此,東西方太陽神,由於讀音相同相近,且書寫的差異,釋義一致都有出現表示相同的太陽神。從此,區分東與西,天與地,升與降,表示不同方位的太陽神。稱呼或合或分。

在卜辭中只有「東母」與「西母」,迄今尚未發現有「南母」或「北母」的稱呼,這暗示了原始初民最早的空間方位觀念是由兩個方位,即東、西方構成的。由於人類社會最先進入母系氏族社會時期,所以最初的大神無一例外全都是女性神。「東母」的倒稱,,第一是:析(卜辭)、折丹與羲和(《山海經》)、太折(《禮記》)。一為:東母(卜辭)、女童(楚帛書)、重(《山海經》)、東皇與東君(《楚辭》)。第二是:東方太陽神從女性神向男性神演變的過程。

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的墓葬M45,《帛書》簡述伏羲生有四子伏羲四子:「重、該、黎、羲」(另有王大有(2004年)釋四子為「重、該、修、熙」,或是「羲、和、重、黎」。)。伏羲命四子(其實應該是主要部落,不是生。哪墓主不是伏羲。而是部落首領。)去四個不同方位測天。隨後又加入「四維」,制定出各類判定時、日的規矩(曆法)。墓坑平面南部呈圓形,北部呈方形,墓主頭向南,在骨架的東西兩側,有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並沒有出現南宮朱雀、北宮玄武。無獨有偶,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蓋上亦只畫有東方的蒼龍和西方的白虎;太章、豎亥測地最初都是自東極至於西極。《山海經·海外東經》:「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到了《淮南子·地形篇》則成為:「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可見南北方位為後起觀念。其實太章、豎亥當為東西太陽神。章當為童,形近致訛,如《大荒西經》之「老童」,《史記·楚世家》作「卷章」,譙周雲:「老童即卷章。」《山海經·中山經》「章山」,郭註:「或作童山。」;《太平廣記》卷四六七「李湯」條引《戎幕閑談》中之「章律」,卷五六「雲華夫人」條引《集仙錄》作「童律」,並可為證。童、重、東古字通,豎亥亦即該之分化。所以太章、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實乃太陽自東向西運行的一種擬人化說法。

「豎亥亦即該之分化」,證明「該」的分化出「亥」,即《說文》:「亥為豕,與豕同。」

楚帛書中有「東母」,是東方太陽神;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楚帛書中有楚人先祖「女童」的記載,西母的神格與東母一樣,都是太陽女神,只不過一居東一居西而已。

2.4,重黎的變化與黎、羲的通假

我在《遠古人類對地理方位的認識》論述:伏羲女媧時期,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有的說是重,該、修、熙。其實不是四個兒子,是指四個主要部落。而實際就是祝融一個部落。為何呢?《傳》曰:「重即羲,黎即和」,也就是「羲和」是重黎的新稱呼。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既然「重即羲,黎即和」,可見,伏羲來源於重,是重黎的首領的名稱變化。到了少昊時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說:「少昊氏有四叔:重、該、脩、熙。」所謂「四叔」,其實,「該到脩,羲、熙與和」與重黎的變化,反映不同時期的農業、季節、天文觀測的水平。

帛書全文大意是說:「創世之初,天地混沌(茫昧)無形(亡章),風雨大水,伏羲娶##□子之子女媧,生四子,協助禹和契平水土(司堵,即司土,治水之官),其時風雨震晦,洪水泛濫(瀧淚淵漫),九州不平,世界亂作,且尚未有日月,四子(四神)乃立四至(四極)以承天覆,並以步測時,其後又經過炎帝、祝融、帝夋、共工等人的多次整理,並為日月之行,有了四時之分,才最終完成了創世工作」。去除伏羲四子,當作禹和契時期,理解為:伏羲時期的四個主要部落「重、該、黎、羲」,經過炎帝、炎帝祝融、帝夋(俊)、共工等人的多次整理,後禹和契時期,在「重、和、黎、羲」協助下,最終完成了月曆的完善工作。

2.4.1,羲、該(和)

要說「黎、羲」,就涉及到人類俘獲動物開始。羲:《廣韻》許羈切《集韻》《韻會》虛宜切,音犧。《說文》氣也。從兮,義聲。按易繫辭作包犧。釋文雲:包本又作庖,孟京作伏。犧字又作羲,孟京作戲。庖:烹調,庖人(周禮官名。天官之屬,掌膳食。泛指廚師);庖正(掌理膳食的長官);庖宰(庖廚。廚工);庖閻(廚工和守門人)

羲,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從羊,從"禾戈",從丂。"羊"本指羊或羊羣,引申指"羊羣跟人走"、"羊順從人意"。"禾戈"表示"莊稼像軍隊方陣那樣排列整齊"(參見本百科中"栽"、"戠"等類似結構字的分析)。"丂"指"經歷風雨"。"禾戈"與"丂"聯合起來表示"排列整齊的莊稼在風雨中成長"。"羊"與"禾戈丂"聯合起來表示"風雨中的莊稼順著人意生長"。本義:春夏季節莊稼順著人意生長。對"犧牲"的"犧"也能給出合理可信的解釋。繁體"犧"字從牛從羲,本義為"毛色純一的牛"。"羲"有"莊稼像軍陣般整齊劃一"的意思,而純色牛的特點就是毛色整齊劃一。"犧"字的這一字義,顯然根源於繁體犧字中含有的"羲"字元。犧牲,牲表示動物。

假若,這一的釋義與原始部落生活難以聯繫,那就與和聯繫,就得出,此時期已經進入到動物馴養階段。《帛書》簡述伏羲生有四子「重、該、黎、羲」。伏羲命四子去四個不同方位測天,各自提出自己的數據來制定曆法,經過一千多年才完成上元太初曆並頒布實行。後來遭遇洪水,原來的觀測系統受到破壞,伏羲族離開昆崙山命四子後裔重新校正已經偏移的天道運行系統,重新在新遷地區建立天地之中確立五方五行集合式的新的觀測中心。《淮南子·時則訓》載:「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太白皋,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高誘註:「太白皋、伏羲氏,東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伏羲在五帝中尊為東方天帝,這就是他的神職。於是,四個方位、四個季節、四個部落等等以四的稱呼也就在當時流行。如祝融氏與伏羲氏(日)、女媧氏(月)、共工氏(水)同時,是崇拜自然中日、月、水、火的氏族。也還沒有形成五行。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說:"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可見,五行盛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昊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勾芒,該為蓐收,脩及熙為玄冥。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勾龍,為后土。此五子生為五行之官,死後以之配祭五行之神也。」或問曰:「值成於《月令》"其神后土』,注云:"顓頊之子黎兼后土官』,孔穎達曰:"勾龍初為后土,後轉為社神。后土有闕,黎則兼之』者,何也?」答曰:「康成失之於前,穎達徇之於後,皆非也。按《左傳》曰:"勾龍為后土,后土為社』,則是勾龍一人而配兩祭,非謂轉為社神也。《月令》土既是五行之神,以勾龍配之,正與左傳文合。而康成以黎兼之,亦何乖謬。」又問曰:「《楚語》曰:"顓頊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黎既曾司地,何故不可配土乎?」答曰:「黎之司地,兼其職爾,非有功於土也。若謂黎可配土,則重亦可配天乎且黎為火正,而康成猶用兼之配土,豈勾龍土官,乃不可以配土乎今依左氏,勾龍配於兩祭,不亦宜乎?」又問曰:「勾芒、祝融之類,皆是五行之名號,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何故與之同稱乎?」答曰:「此五子能著其功,施於人,與鬼神相似,故得與之同稱也。亦猶皇帝天神,王者德同於天,故亦得稱皇帝,此其義也。」;《集聖賢羣輔錄》:「右少昊四叔,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勾芒,該為蓐收,脩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見《左傳》蔡墨辭。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唐堯的傳說中,羲和是掌管天文的家庭,有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尚書·堯典》:「堯命羲和四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赴東、南、西、北四方,各司春、夏、秋、冬四時,欽順昊天,敬守民時」。《帝王世紀》(堯)「命羲和四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掌四嶽。諸侯有苗氏,.處南蠻而不服.,堯徵而克之於丹水之浦,乃以尹壽,許由為師,命伯夔訪山川溪谷之音,作樂六章,天下大和,百姓無事。」

從上可知:伏羲女媧時期、少昊時期、堯帝時期都以:「重、該、黎、羲」、「重、該、脩、熙」或「重、和、黎、羲」等祝融四大部落為天文觀測中心。

2.4.2,黎、該、修(儵)、和、桓、丹

為何從重、黎再增加該(和)、羲(熙),且有「修(儵)」呢?

《史記·律書》:「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釋名·釋天》:「亥,核也,收藏萬物」,與杜注「蓐收」義同。亥與豕古本一字,《左傳·昭二九》:「該為蓐收。」杜註:「秋物摧蓐而可收也,其祀該焉。」,《說文》:「亥為豕,與豕同。」段註:「二篆之古文,實一字也。」《論衡·物勢篇》:「亥,豕也。」《呂覽·察傳篇》記有「三豕」即「己亥」之故事,均可為證。豕、耆、黎、夷,段玉裁併繫於十五部,故例得通轉。

和,古音桓,《書·禹貢》「和夷底績」,《水經·桓水注》引鄭玄雲:「和讀曰桓。」《說文》:「桓,亭郵表也。」段注引如淳說:「陳宋之俗言桓聲如和,今猶謂之和表。」桓、丹韻同,段玉裁同繫於第十四部,二字例得通轉。《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於天、東極、離瞀,日月所出。(有神)名曰折丹——東方曰折,來風曰俊——處東極以出入風」。有學者指出:「如《山海經·海外南經》之「huān歡(原字為歡的繁體字)朱」與「丹朱」同為一人,已為學者共識」。huān歡、丹一音之轉,而huān歡、桓音同,此亦可證桓(和)、丹有通轉之途。可見析丹原來就是東方太陽神母親羲和,它處在最東邊的山上管理著日、月的升起,可視作羲和在扶桑樹上管理太陽神話的置換變形。

《禮記·月令》鄭玄註:「蓐收,少昊(原字為白右加皋)氏之子曰該,為金官。」該,初字作亥,《楚辭·天問》:「該秉季德。」卜辭、《古本竹書紀年》及《山海經·大荒東經》並作「王亥」,可證。所以說,蓐收和黎也是一神之分化。又因為亥與豕古字同,所以西方神(獸)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西宮白虎外,還有封豕。

也就是:該(和)為亥為豕。那麼,羲,也就是羊(結合《國語·晉語四》;「少典娶於有嬌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昔。《國語·魯語上》:「厲山氏,炎帝也」),當然,也可能是牛羊的代稱。證明是馴化動物成熟的階段。

《淮南子·本經篇》:「封豨(xī)也。」、修蛇皆為民害」,則修蛇就是修是蛇。儵(音su即黑蛇或玄蛇),也和修、攸、即帝修、帝尤、帝攸或帝儵是黑蛇部族。古代「闞」即虎,尤闞合文又作虎儵(音速或育),虎儵兩字合起來,表示蛇部落與女媧後裔簡稱女媧部落是一起的,儵,黑蛇,女媧後裔部落為黑虎族,黑虎部族又作虓(音哮),而這些都屬於從「融」字佔讀如「黎」變化而來(下面詳細論證),黎也就增加了,這就是九黎族的來歷。九既是蛇,又數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與「祝鳩」(祝融,此時,祝融的融的火光出現的火苗變成鳥,火鳳凰)之名有關係,演化成「蚩尤」、「顓頊」部落首領之名。所以,蚩尤也成為祝融部落的首領,東夷人方陽夷、風夷中的黑蛇支。東夷也屬於祝融部落的分化,並且與之後的遷徙相互融合。《史記·秦本紀》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

2.4.3,從肉類動物馴化到皮毛獸動物馴化

①,封豕即大豕:《左傳·昭二八》:「昔有仍氏生女,黰(zhěn,原字為黑右加真)黑而甚美,光可以鑒,名曰玄妻。樂正後夔取之,生伯封,實有豕心,貪(原字為快的左部右加林)無饜,忿纇(lèi,原字為米下加糸右加頁)無期,謂之封豕。」杜註:「封,大也。」則大封即封豕即大豕。那是什麼樣的大呢?

②,豕虎相鬥:《說文》:「(原字為璩的右半部分),鬥相附圖(持)不解也。豕虎之鬥,不相舍。」也就是一方神獸封豕的命運愈來愈不堪了,竟成了惡神被后羿射殺,並被蒸成肉膏獻給上帝(註:《楚辭·天問》:「馮珧利玦jué(原字為王右加快的右部),封豨xī(原字為豕右加希)也。」)是射,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從后羿時期,則屬於帝嚳時期了。不是早期的少昊時期。

③,該,即亥,即豕:豨xī即豕,《淮南子·本經篇》:「封豨(xī)也。」、修蛇皆為民害」,高註:「封豨(xī),大豕,楚人謂豕為豨xī也。」)。這樣,白虎就佔了上風,成了西宮之神獸。但西方秋神蓐收(該,即亥,即豕)仍既有虎之形貌,又有豕之形貌。《山海經·海外西經》:「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郭註:「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執鉞。」《楚辭·大招》:「魂乎無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縱目。」王逸註:「此蓋蓐收神之狀也。」可證。

那麼,伏羲時期的「該,即亥,即豕」,而到帝嚳時期才封豨(xī),大豕,楚人謂豕為豨。反過來就是把豨當作豕,那麼,豕就是該。同時,也說明,在帝嚳時期,盛行皮毛獸作為人衣服。

依據二元對立,陰陽相生的樸素原理,那麼,重對應黎;重黎的重,後來分化為羲(熙、和)、羲(熙、和)表示東方,《水經·桓水注》引鄭玄雲:「和讀曰桓。」,對應的就是黎分化新的西方太陽神,馴化動物與耕種的:該、修。

2.5,祝融重黎的「重、該、黎、羲」的變化

根據上文的豕虎相鬥,屬於少昊、顓頊之後,那麼,分析各時期的稱呼是否準確?

2.5.1,分析史料四大部落對應四季或四大方位

①,伏羲時期:《帛書》簡述伏羲生有四子「重、該、黎、羲」。

②,少昊時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雲:「少昊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

③,顓頊時期:《國語·楚語下》:「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顓頊時代初期還處於母系氏族制之下,男性的聰明才智往往受到抑制。顓頊在征服九黎後,改革了這種制度。男性子民,均稱「顓頊之子」,並以「伯仲叔季」為序,可見在他執政時,已按父系制來建立政治體系,但還處於入贅婚的階段。《史記·秦本紀》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

④,帝嚳時期:《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姮娥,演變為傳說中的嫦娥(一作常娥)。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又名嫄娥。據說嫦娥與大羿開創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呂氏春秋·勿躬》有句雲"尚儀作佔月",清人畢沅作注說:"尚儀即常儀,古讀"儀"為"何",後世遂有嫦娥之鄙言。";另有觀點認為:"姮娥"原先寫成"恆娥",即《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生月十有二"之常羲。南朝梁國劉昭編寫的《後漢書·天文志上》補註引東漢張衡所著《靈憲》曰:"羿請無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其大昌"。姮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秦代王家臺秦簡《歸藏》,於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中出土。其中的《歸妹》卦辭為:昔者恆我(姮娥)竊毋死之葯於西王母,服之以(奔)月。將往,而枚佔於有黃。有黃佔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恆我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蠩;西漢初期的《淮南子》(公元前139年成書)。其中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為典故引用:"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東漢高誘為《淮南子》作的註解中寫道:"姮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可見,有幾個關鍵點: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姮娥"原先寫成"恆娥",即《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生月十有二"之常羲;清人畢沅作注說:"尚儀即常儀,古讀"儀"為"何";為月精。

那麼,聯繫上文,姮,恆、《水經·桓水注》引鄭玄雲:「和讀曰桓。」,我認為:姮,恆、桓都是書寫的誤筆,但是,讀「和」;漢文帝時期改姮娥為嫦娥、常羲,《呂氏春秋·勿躬》:"尚儀作佔月",我認為:尚儀與昌意、常儀的演化,屬於音近義同。這常羲應該與西王母近,既然「昌意、常儀」屬於「和」,那就是「西王母」的不同稱呼。在西方太陽神,與羲合起來,就成為東方太陽神。月精就從西方太陽神,和上文是西邊觀測天文的北正,該,為北正,屬於祝融部落的分化。

⑤,堯帝時期:《尚書·堯典》:「堯命羲和四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赴東、南、西、北四方,各司春、夏、秋、冬四時,欽順昊天,敬守民時」;《尚書。孔氏傳》:「重即羲,黎即和。堯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是謂絕地天通。言天神無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這時期,一處說「重即羲,黎即和」一處說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其實就是兩個羲,兩個和,那麼,我推斷此時屬於:初期:「重、和、豨、羲」、後期是「重、和、黎、羲」(可是,重、羲與和都是表示東方,只有一個黎表示西方?顯然是不符合陰陽結合的,尚若按照東西南北方向定,那麼,羲定東方,重定南方,黎為北方,那麼,和應該是西方,不是東方。再看《書·禹貢》「和夷底績」,為何以「夷」,上文「豕、耆、黎、夷,故例得通轉。」,就如黎分出「該」,豕就是該。那麼,以桓(和)、丹有通轉之途。析丹、羲和是東方太陽神,然而細分,析丹是羲、丹。羲和是羲與和,單獨表示,我認為「和、丹表示西方」,合起來就是以前面的:「析、羲」表示東方,就如重黎可分可和一樣。那麼,單獨的「和」表示西方,西方太陽神。與羲合起來,表示東方太陽神。

⑥,那麼,重,該、熙、修(或儵)呢?沒有看到北正「黎」了,熙為羲,東方;重南正南方;該,在重黎的對稱分化,在西方,那麼,修(或儵)應該是北方,即「黎」。與上文的「重即羲,黎即和」一樣,黎即修、修(或儵)為北正,屬於西方太陽神。

2.5.2,各時期四大部落的邏輯推理分析

我們可以從:原來只是人類認識東西方的時候,重是東方太陽神,黎是西方太陽神;到了伏羲聯盟時期,重就到了南方,還是屬於陽,東方太陽神;而黎從西轉到北,屬陰,還是西方太陽神。

①,重黎就是表示南北。之後,南正重很少變化,東方「羲」變化增加了「熙」;西方的「豕就是該」增加了「和」,北方原來的「黎」,增加了「修(儵)」即蛇,上文見:「修蛇皆為民害」,儵(音速即黑蛇或玄蛇),表示帝嚳時期對「九黎亂德」的徵討。我認為先是「封豕即大豕」,後帝嚳時期即后羿時候,楚人謂豕為豨,變成北方為白虎。也就是后羿與桓娥(嫦娥)進入一夫一妻制時期。啟用了黎的後裔,女媧族的黑虎部落代替了蛇部落。

路徑為:西方「豕(該)」-------北方從黎開始之後,後增加「修(儵)」,即蛇,增加了「封豨(xī)」,即楚國謂大豕,實則白虎。

從豕----修(蛇)-----豨(白虎),說明,天文十二個月與一日的時間、已經採用十二個動物代替。後人稱呼為十二個姓。如蛇----巳。從《史記·秦本紀》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則屬於巳從帝嚳開始分化。「融」字佔讀如「黎」,黎在北正多變化。

②,關於伏羲四子,當然《楚帛書》只是考古參考,跨越幾千年,也有部落名稱一致而造成顛倒錯亂。為盡量還原真相,把《楚帛書》原文引用:「曰故□雹(戲),出自□[華](胥),居於(雷)□[夏]。(厥)田(佃)(漁漁),□□□女。夢夢墨墨,亡(盲)章弼弼,□每水□,風雨是於()。乃取(娶)□子之子,曰女皇,是生子四,□□是襄(禳),而(殘)是各(格)。參化虐逃,為蛇為萬。」。

王大有(2004年)釋四子為「重、該、修、熙」,或是「羲、和、重、黎」。

③,要分析王大有的推斷是否合理,首先,以剛出現四個方向、後四季節為依據,就會從原來的東西變化,那麼,假若是「重、該、修、熙,」,就變成南正、北正的時期了,變化過於劇烈,不符合常理,起碼剛開始變化,重黎還是必定存在的,可以,現在突然跨越方向到季節,「修」就不符合馴養的變化歷史;在看,或「羲、和、重、黎」保存了重黎,該處換了「和」,那羲和、析丹是之後的時期了。再從馴養動物的變化,必定先易後難,上文就把動物馴養結合史料進行分析,那麼,我結合陰陽、東西南北方位、南正北正的變化,二元文化的統一體,參照《山海經》等口頭傳說的記載神話,我得出的結論是伏羲的四個兒子(實際是四個主要部落)是:

伏羲時期:「重、該、黎、羲」(按照《山海經》南西北東次序);

黃帝時期前期:「重、該、攸、熙」,中期「重、和、黎、羲」,後期「重、該、脩、熙」

(按照《史記·曆書》記載:「黃帝考定星曆」。同書《索隱》引《系本》及《律歷

志》:「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脩」、

「修」與「攸」同,與蚩尤的「攸」(即「尤」)同用;

少昊時期記載:「重、該、脩、熙」(符合《山海經》南西北東次序,《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少昊氏有四叔:重、該、脩、熙。」;《淮南子·本經篇》:「封豨(xī)也。」、

修蛇皆為民害」);

顓頊前期推斷:「重、該、黎、熙」;後期是:「重、和、儵、羲」(出現重黎的記載:顓

頊誅九黎,《律曆志》:「黃帝使羲和佔日,《史記·秦本紀》說:「秦

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

帝嚳前期推斷:「重、和、黎、羲」;後期是「重、和、豨、羲」(《史記。卷四十。楚世家》:

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

復居火正,為祝融。嫦娥傳說,女媧後裔部落變化「豨」)

帝堯初期推斷:「重、和、豨、羲」、後期是「重、和、黎、羲」(《史記。卷二十六。曆書

第四》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災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

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其後三苗服

九黎之德,故二官鹹廢所職,而閏餘乖次,孟陬殄滅,攝提無紀,曆數失序。堯復遂重

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時正度,則陰陽調,風雨節,茂氣至,

民無夭疫。年耆禪舜,申戒文祖,雲「天之曆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觀之,王

者所重也;堯:《史記.五帝本記》:「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乃命羲、和,)

3,羲和是祝融部落的不同稱呼

劉歆把羲和塑造為太陽的母親、太陽的女神,《尚書·堯典》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羲和掌握著時間的節奏,每天由東向西,驅使著太陽前進。因為有著這樣不同尋常的本領,所以在上古時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時歷的人。這裡的羲和,羲仲,都是曆象日月星辰,而羲仲,宅嵎夷,曰暘谷。表達什麼意思呢?

這要從伏羲時期開始。我在《遠古人類對地理方位的認識》一文論證:黎,在神話中即太陽(火)神祝融,蚩尤為九黎之君,而祝融即黎,以及從有學者論證「而東夷的傳統是崇拜大火,而且用鳥象來表示大火崇拜。都與祝融部落有關聯。

伏羲女媧時期,「重、該、黎、羲」是伏羲的四個兒子?其實不是四個兒子,是指四個主要部落。而實際就是祝融一個部落。是重黎的新稱呼。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既然「重即羲,黎即和」,可見,伏羲來源於重,是重黎的首領的名稱變化。

黃帝時期,《史記·曆書》記載:「黃帝考定星曆」。同書《索隱》引《系本》及《律曆志》:「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所謂「佔日」是指觀測太陽,計算日子,等等。《管子·五行》:「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為當時;大常察乎地利,故使為廩者;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為土師;祝融辨乎南方,故使為司徒;大封辨於西方,故使為司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為李。」又《小學紺珠·名臣類·黃帝六相》:「蚩尤為當時,大常為廩者,奢龍為土師,祝融為司徒,大封為司馬;后土為李。」,仔細分析:后土(《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屬於祝融世系;大常,屬於常羲,即常羲、羲和、是祝融部落佔月日的;奢龍、祝融聲音的轉化;可見,都與祝融觀測天文有關。而「蚩尤明乎天道」則隱含了祝融部落在黃帝之前,蚩尤曾經屬於祝融、東夷部落聯盟的首領。

少昊時期,「少昊氏有四叔:重、該、脩、熙。」,《左傳·昭公二十九》曰:「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所謂「四叔」,其實,「和與該、脩與黎、羲與熙」的變化,也是如同伏羲時期「重、和、羲,黎」一樣。《尚書·堯典》中的羲和,羲仲,只不過是仲是重的同音稱呼,同樣是《傳》的:「重即羲,黎即和」。

顓頊時期:《史記·秦本紀》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皁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女脩」不就是「少昊氏有四叔:重、該、脩、熙。」的「脩」嗎!這就證明,祝融部落也是三苗部落的前身,由於常羲為少昊妻,少昊入贅祝融部落,那麼東夷部落也一樣屬於三苗。

唐堯時期,羲和是掌管天文的家庭,觀測昏中星,參照物候來定二分、二至的日子,以確定季節,安排曆法。《尚書·堯典》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尚書。孔氏傳》:「重即羲,黎即和。堯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是謂絕地天通。言天神無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周禮疏序》:堯典鄭注云:「四嶽,四時之官,主四嶽之事。始羲、和之時,主四嶽者謂之四伯。至其死,分嶽事置八伯,皆王官。」;《聖賢羣輔錄注》又云:「堯既分陰陽為四時,命羲仲、和仲、羲叔、和叔等為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為四嶽。」。堯典孔疏引鄭答趙商雲:「先師以來,皆雲火掌為地,(按:「掌」乃「當」字之誤,「地」乃「北」字之誤。)當雲"黎為北正』。」。遷傳臣瓚注云:重、黎司天地之官也。唐、虞謂之羲、和,則司地者宜曰北正。《史記.五帝本記》:「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鬱夷,曰暘谷。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中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鳥獸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虛,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鳥獸氄毛。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少昊東夷部落以鳥為圖騰,源於祝融的融風:帝堯出現鳥圖騰,《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東夷部落首領中,「摯」,史稱「少昊帝摯」。《史記.五帝本記》:「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勛立,是為帝堯。帝堯者,放勛。」。「摯」,古書中又通「鷙」。為大鳥「鷹鷙」、鳥中之王;「手執鷹鷙」,即手持「鳥圖騰」標誌權杖。所以,史書尊稱少昊帝摯為「鳥王」。《左傳·昭公十七年》:「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記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雎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左傳·昭公十八年》載:「夏五月,火始昏見。丙子,風。梓慎曰:"是謂融風,火之始也』」,火光出現的火苗變成鳥,火鳳凰。其實,風姓也好,鳥圖騰也好,都源於祝融。源於火。上文論及:我國古代傳說中將鳳視為神鳥,是鳥中之王。雄的叫「鳳」,雌的稱「凰」。《說文》記載:「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鱗後,蛇頸,魚尾、鸛嗓、鴛思、龍文、魚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戰國時楚人歇冠子的《歇冠子》也說:「鳳,鶉火之禽,太陽之精也。」,漢代《白虎通》說,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卞鴉.絳鳥》注曰:「鳳凰屬也」。人類崇拜,從崇拜自然的力量,到了崇拜人類的生殖。

舜帝時期:《舜典》涉及當時大聯盟的祭祀制度、禮樂制度、巡狩制度、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區劃、諸侯朝覲及瑞信、貢賦、黜陡等制度)、刑法制度;以及設官分職的情況,計有官職九種,分別由各大集羣的重要部落首領擔任,皆諮「四嶽」而定,並有「十二牧」的任命。「四嶽」當是各大集羣的「大長老」,亦即大聯盟的決策機構議事會的主要成員;「十二牧(甲骨文中的「牧」仍是部落酋長的官稱)」既是各大部落或部落羣的實際首領(十二代表多數),參加議事表決。表明:祝融部落的強大,需要在帝嚳分為祝融八姓之後,繼續細分祝融部落。之後,直至夏商,祝融部落都在分化很多部落,如:《元和姓纂》:「顓頊,重黎之後,程伯休父其後也。」;《萬姓流譜》記載:「程伯休父為大司馬,封於程,後遂為氏,與司馬氏同,望出廣平、安定。」可見,程氏的先祖應該是祝融氏重黎的後代子孫。《通志·民族略》:重黎(祝融)之後,周宣王時裔孫程伯休父為司馬,克平徐方,賜以官族為司馬,其後裔子孫「以官為氏」。……從祝融部落分化而來的不計其數。

夏朝時期,最有名的傳說見於《尚書·胤徵》篇,當時發生了世界上人類第一次記載的日食。羲和是夏仲康王的天文官。因他沉湎於酒色而荒廢了天象的觀測和推算,而沒有預測到,引起了恐慌,造成了意外的驚慌。於是仲康王依據《政典》(法律):「先時者殺無赦,不及時者殺無赦」,命胤侯征伐並處決了羲和。《尚書·夏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荷)。」。郭沫若指出:"殷人於日之出入均有祭"。商代甲骨卜辭中有"夏於東母,泵三,犬三","己酉卜,鼓貞,竟於東母,九牛","貞,夏於東母,三牛,又"等記錄。可見商代"競於東母"的祭儀十分隆重。競,或作寮,《甲骨文字典》釋之為"會潘柴而祭之意",也就是堆柴為火進行祭祀的意思。陳家夢在《殷虛卜辭綜述》中指出,卜辭中的"東母"指太陽。丁山先生認為"東母"是日神的別名,當為生十日的羲和,亦即太陽神。"夏於東母"即以火祭日。

西漢時期,西漢後期的著名學者,古文經學的真正開創者劉歆,在主張復古的王莽在掌權後,因為羲和在傳說中與觀測太陽有關,羲和是傳說中掌天文的官,此時,劉歆就曾被任命擔任羲和這個官職,就把天文官改稱羲和。《後漢書·魯恭傳》:「祖父匡,王莽時為羲和,有權數,號曰智囊。」《漢書·王莽傳中》:「更名大司農曰羲和,後更為納言。」,並在古代神話故事中有的把羲和塑造為太陽的母親。

《後漢書·崔駰傳》:「氛霓鬱以橫厲兮,羲和忽以潛暉。」李賢註:「羲和,日也。」;

晉·葛洪《抱朴子·任命》:「晝競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餘耀。」

從中,發現羲和的來龍去脈,羲和源於祝融部落的重黎,「羲和,日也。」,觀測日月,是太陽神,月亮神,計算日子,有權數,有智囊。

羲和由生太陽的女神演化為太陽本身,又成為太陽的駕車者(即日御,見《離騷》、《天問》等)。羲和、常羲兩女神,便由日、月的母親,神話一變就列為黃帝手下主管佔日佔月的兩個男性官員羲和、常羲(見《呂氏春秋·勿躬》、《世本》等);因語音之變,分化為帝俊妻娥皇、常羲二女神(見《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娥皇又演化為舜妻(見《屍子》、《列女傳》);羲和是生太陽的女神(見《山海經·大荒南經》)。又常羲則為生月亮的女神(見《大荒西經》),又變為羿妻,最後仍飛回月宮為嫦娥(見《淮南子·覽冥訓》);繼續演化,羲和由黃帝手下一人,變為堯手下司天文曆法的二人或六人(羲氏、和氏、羲仲、和仲、羲叔、和叔)。

這就是重黎的演化過程,《尚書。孔氏傳》:「重即羲,黎即和」與《傳》曰:「重即羲,黎即和」等,道出了羲和與祝融部落的重黎的關係,是祝融不同時期的不同稱呼,或一個時期的多種稱呼。

4,最早的董部落與重黎、苗民

上文論及:「融」掌管火的人,《風俗通義·三皇》:「火,太陽也。」。「融」字佔讀如「黎」,「祝融」的重黎的黎之稱演變「九黎」。黎也就增加了,脩從黎演化而來,九既是蛇,又數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神名有彝夷之異,但二字古本通轉。因此,又稱呼「九夷」。「夷,讀為彝。」,「豕、耆、黎、夷」得通轉。「祝鳩」(祝融,此時,祝融的融的火光出現的火苗變成鳥,火鳳凰)之名,演化成「蚩尤」、「顓頊」部落首領之名。所以,蚩尤也成為祝融部落的首領,《律曆志》:「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殺了蚩尤;顓頊誅九黎,少昊《史記·秦本紀》說:「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成為:「重、該、脩、熙」,《禮記衣疏》鄭註:「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居於西裔者三苗。」,《尚書呂刑》鄭玄註:「苗民即九黎之後,顓頊誅九黎,至其子稱為三苗。」,帝堯哀憐無辜受罪之人,於是接受「上帝」的命令,剝奪三苗之君的世位,使在「下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與鬼神相似。因此,祝融分化重、黎,黎分化為九黎,九夷。東夷屬於重黎的分化。

4.1,祝融部落遷徙的三大路徑與濮陽西水坡墓

人們弄不明白東夷部落為何崇拜太陽神,把少昊時期的天文觀測,歸結到少昊任部落首領之時,並且,以大汶口文化作為東夷部落的文化來源。然這樣就變成與祝融多個部落都崇拜火神、太陽神?難道他們沒有關係嗎?

上文論及廣西崇左智人洞距今約11.1萬年現代人,沿北到湖南、湖北遷徙,在湖北鄖西縣黃龍洞一帶。5萬年以前"廣西柳州白蓮洞人"已經會縫製衣服,用火和熟食,構成的白蓮洞文化。此時,祝融部落開始種植水稻,進入湖南、湖北一帶,形成重黎部落,湖南玉蟾巖出土的陶片大約距今約1.4~2.1萬年;桂林大巖遺址,位於桂林市臨桂縣下巖門山北麓,於1999年被首次調查。發現了一批距今12000年左右的原始陶器。是中國史前陶器中心起源地之一。像大巖遺址這樣的洞穴遺址在桂林已發現72處,是目前中國發現洞穴遺址最豐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居住點在湖南澧縣城頭山一帶距今約9000—8300年史前文化的代表湖南澧縣彭山頭遺址。兩條主要遷徙路徑(不是部落全部遷徙,每一次遷徙都會與其他後成為智人的人羣結合。之前我就多篇文章論述,但以重、老「老董」兩方面遷徙進行論證。)一條次要路徑:

主要路徑一:是向西,貴州、雲南、四川,與晚進入智人的人羣結合,後進入陝西、寧夏、甘肅一帶(距今7350-7800年之間甘肅省天水市大地灣文化遺址),開始種植粟、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形成了以陝西為中心的人類聚集區,帶來了南方的穴居生活方式。如5213處仰韶文化遺址,以華山為中心分佈。東起豫東,西至甘肅、青海,北到河套內蒙古長城一線,南抵江漢,中心地區在陝西關中、陝北一帶;

主要路徑二:向東,進入廣東、江西、浙江(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之後,進入山東。

次要路徑:距今6707年祝融部落遷徙(前4781年,參照王大有2004年的劃分)路徑,從西向東遷徙。距今據科學測定在距今6460±135年進入安徽濮陽(董邑)西水坡,形成後來稱呼祝融八姓參胡居住的董邑,距今6300年前進入山東莒縣陵陽河一帶。1959年山東莒縣陵陽河出土6300年前的陶文4件出現形象的陶文,比甲骨文早1500多年。屬於中國古文字雛形。1987年豫北平原的河南濮陽西水坡經碳十四測定為距今6500年的古墓羣。濮陽西水坡M45號墓的墓圖為一蓋圖,以天北極為中心的圓,春秋分日道。圓內的天區即為太極,或曰北極天區。這說明早在6500年前的蓋天學說中,青、黃圖畫的分界線是以能否較清晰地觀測星空為準,而不是以日出或日落為準。這與現代天文觀測的規定非常相近。陰陽各半,是為太極生兩儀也。墓圖下面是三幅分別是距今107300年前、133300年前、159300年前的北斗七星圖,證明祝融部落遷徙時候,就帶有先輩積留下來的文化。然而,至今卻以有的學者依據《晉書·天文志》等古史資料,蓋天說的創立者為伏羲,至今還認為墓主就是伏羲。我認為此說過於偏頗:首先且伏羲也只是各部落聯盟首領,不一定就是觀測天文的部落首領。最關鍵的是時間,此時,不再是伏羲女媧時期,而是炎帝時期。我認為:出土的龍虎圖案,目前在全國考古發現的龍圖案中年代最早,與董姓後來成為豢龍氏有天然的吻合;遺址時間,屬於祝融部落遷徙之後,具有時間上的傳承關係;三是這個部落一直觀測天文,三幅北斗七星圖一萬年以上,遠早於伏羲女媧時期,那就應該是重黎時期。四是祝融八姓參胡居住董邑,是安排到董邑也就是董姓部落的首領。因此,該安徽濮陽西水坡的墓主不是伏羲,是董姓部落首領。從炎帝祝融開始,祝融長琴遷徙。炎帝神農氏、倉頡、蚩尤都曾經作為各大部落聯盟首領或區域聯盟的首領。

祝融部落的遷徙地點範圍與種植小麥的出現高度吻合,在山西、河南、山東、安徽一帶形成新的人類聚集區。後進入了廟底溝二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分佈中心在河南、陝西、山西三省,之後,進入距今約4600-4000年的龍山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那麼,山東帶來的新的植物品種,是與祝融部落遷徙傳來。

為何山東的小麥種植集中呢?他的傳播路徑與祝融部落遷徙有關,也就是從西向東傳播。不是東方直接而來。即不是直接由重黎----黎分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以農業經濟為主,同黃河流域其它原始文化一樣,主要種植的是粟。盛行枕骨人工變形和青春期拔牙的習俗。是流行於古代中國東方、南方的拔牙習俗的發源地。)。

4.2,東夷文化是在重部落從西向東遷徙後,才形成新的文化中心

從上古時代的傳說,可以得出:從南(湖南)----西(四川)---北(陝西)---東(河南、山東)的一支以「重」稱呼為主,也主要以祝融稱呼,另外,南(湖南)----東(江西、浙江)---北(山東等地)一支以黎稱呼為主,與在祝融長琴部落遷徙到山東前,保留水稻種植,故仍為黎。

伏羲女媧時期,祝融共工之戰以及炎帝時期,在陝西一帶為活動中心,這時期的稱呼都以祝融稱呼;而「童」從「董---重--童」的演化而來,隨著此時期的觀測天文而發生微妙的變化,也就是顯著的天文觀測的進步,這離不開當時的活動中心。因此,「重」部落是從南往西,再往北至東的一支。

由於「重」的新部落「羲」,「黎」的新部落「該」。但是,「重」與「該」,在西面活動;「黎」與「羲」在東面活動。祝融部落從西向東遷徙後,兩大支系在山東匯合,形成新的「重、該、攸、熙」,進入了黃帝時期。

因此,姓氏基因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畢竟「重」與「該」,在西北面(活動的部落與重、該、黎、羲一起表示的方位又不同,以固定方位解釋,重就只有在南方無法遷徙,黎在北方也無法變化了,這是不可能的。況且黃帝之後才具體確定「重南黎北」),那就會融合了山西等地的後來慢進化的智人,基因也會發生變化;「黎」與「羲」在東南面活動,保持農業的耕種,成為九黎的先驅,多以「九黎」和「羲」稱呼,因此,「黎」與「羲」的活動範圍一致,後來融合大連周邊的遼東半島瓦房店龍山村市在1.7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等晚進入智人的羣落;之後,祝融兩大活動範圍的部落匯合,又產生新的變化,且與其他新的部落的融合變化。

重黎部落的匯合為祭祀、人人可以與天地交流,進入到了鼎盛時期。後來創造了預測當天吉凶的陰陽結合的《老黃曆》,《國語·楚語》:「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蒸享無度,民神同位」。

因此,有基因測定,董姓姓氏基因或其他姓氏基因,發現基因在某一段出現差異。

從時間看:湖南常德澧縣彭山頭遺址距今約9000—8300年,城頭山城始建於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時期,從彭山頭遺址到城頭山"城壕"橫跨2000年;從南方水稻的遷徙,證明來自廣西、湖南等地的推廣;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分佈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及舟山島,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是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採集和漁獵;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佈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基本處於古籍中記載的少昊氏文化地區。另外該文化類型的遺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後得出數據,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約6500-4500年延續時間約2000年左右(晚於距今6707年祝融部落遷徙,參照王大有2004年的公元前4781年劃分)。海岱龍山文化延續了約600年的時間,早期階段和晚期階段的分界,大約在距今4300年前後。王大有以黃帝軒轅氏政權共歷十五帝,傳國四百六十一年(公元前4513——前4053);少昊金天氏政權共歷七任帝,傳國虛記二百六十四年(公元前4053——前3790)。那黃帝時期存在大汶口文化,黃帝時期祝融也是黃帝大聯盟的主要部落,證明在大汶口文化時期,祝融部落早就遷徙到山東一帶。

然而,僅僅從文化來看,似乎東夷部落與祝融部落等部落有差異,可是,在時間上:廟底溝二期文化(公元前3900年~公元前2780年)分佈中心在河南、陝西、山西三省,與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約6500-4500年是基本在一個時期。這個時期之前,是祝融部落遷徙的時期。也是祝融部落傳播文化的時期。祝融部落遷徙到山東的部分融合,原來從重黎分化的新的部落「羲該(和)」也許因為某些特殊的文化而更加緊密,成為「羲和」,以致史學家分析認為:「少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中期的部落名稱。儘管羲和與少昊的先後順序無考,但根據《山海經》,少昊之國與羲和之國在地望上一致是無疑的。」。這也是後來史學家無法弄清楚為何三苗文化與祝融文化幾乎一樣?大溪文化(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屈家嶺文化(約為公元前3300-前2600年)、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為何與祝融分化有關?該文依此論述,解決了上述疑惑。

《國語.楚語》:「三苗,九黎之後也。」「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德。」,孔傳雲:「三苗之君習蚩尤之惡。」,鄭玄曰:「苗民,謂九黎之裔也。九黎之君於少昊氏衰而棄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變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三國。高辛之衰,又復九黎之德,堯興而誅之。堯末又在朝,堯臣舜又竄之。禹攝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誅。」

4.3,祝融部落的羲和是月曆、祭祀、卜巫的傳播者

祝融部落的遷徙,範圍囊括了山西、河南、山東、浙江等地,而大河村類型晚期又被稱為秦王寨類型,其年代約當前3500年—前3000年。秦王寨類型為祝融文化,鄭州西山古城(始建於5300年前,約5000年前廢棄,或說4800年前廢棄)為祝融之墟。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名曰吳回,奇左,是無右臂。」有個人名叫吳回,只剩下左臂膀,珂案:王念孫校改經文「奇左」為「奇厷」,恐非。郭璞雲:「即奇肱也。吳回,祝融弟,亦為火正也。」大戴禮帝系篇雲:"老童產重黎及吳回。帝嚳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是皆以重黎為一人,吳回為一人。則以重黎為二人,似黎即吳回。呂氏春秋(孟夏篇)又云:"吳國回祿之神託於竈。』,王符、高誘並以黎即吳回,與此經義合。重、黎相繼為火官,故皆名祝融矣。」

《漢書·地理志》記載:「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有虞氏首領吳回在帝高辛時期接替「鐘離氏」擔任火正祝融之官。

那麼,祝融部落,包括後來的三苗部落,彝族、瑤族等,「信巫鬼,重淫祀」也就為巫術文化,起來先導作用。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祝融太子長琴,成為音樂的創始者。當然,顓頊之後是祝融部落之前的時期了,傳說就列入黃帝之後。同樣,《海內經》:「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把樂風列在炎帝之孫。

《索隱》引《系本》及《律曆志》:「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出現了祝融部落的日月分為兩部落進行觀測,而昌意就是常儀的聲音轉化。本來,歷史應該屬於黃帝時期,到祝融(昌意)時期,可是,後人以男性為主,是否就是依此以少昊時期來記載呢?史學家以男性為主,所以不是祝融部落為首領,然從《帝王世紀》載:「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節,生青陽。次妃,彤魚氏女,生夷鼓,一名蒼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

羲和繼承了祝融的天文觀測,成為月曆的來源。少昊入贅祝融(重黎是聯姻聯盟,少昊是黎部落,羲近重,常羲屬於近重,是從重分化的羲)部落,常羲也轉身成為少昊的妻子:太陽女神名叫羲和。《山海經》:"東海之外,甘泉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羲和,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於甘淵。";也就是說,羲和部落有個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個太陽。",每天羲和在甘淵為十個太陽洗澡。太陽之母"這是關於羲和的傳說之一。《呂氏春秋》說「……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尚儀即常羲的異記,她們作為佔日、佔月之官,被神化為日母、月母。

由於後人把部落的婚姻,以男婚女嫁來推測之前,然就是之後的顓頊、帝嚳時期陸終等都還是入贅女家,何來在男方部落?少昊也是入贅重部落。

5,祝融部落「重黎」的「絕地天通」

由於高山高聳入雲,想像是上天的通道,而祝融觀測天文,常在高山設置,後連同祭祀都在山頂,是神靈所常遊的地方。而蚩尤(帶領眾神和山精水怪與黃帝作對)之亂後,又殃及地上生民,酷刑泛濫,殺戮不止。  

《淮南子·原道訓》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而「絕地天通(「頂天降地」)」,天漸漸更往上升,地漸漸更向下沉,木來相隔不遠的天地就變成遙遙不可及了,再也起不到天梯的作用了。從此,託天的「重」專門管理天,按地的「黎」專門管理地。「重」帶領一些人專職地去研究天道祭祀,「黎」負責民眾農耕稼穡方面的事情。神歸「重」管,百姓歸「黎」管,「黎民百姓」由此而來。祝融部落的重、黎在《山海經》重從天界門戶的日月山的門戶上天、黎下地界,重、黎慣於上天下地,祭天、祭地和祭祖,所以能絕地天通;專職掌管天地交通遂。上文論及祝融「絕地天通」神通廣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農業、醫學、養殖、冶煉、音樂等……,博通古今,掌握四時,祭祀卜卦,上可以到達天庭與天交流、可以下地府,與神鬼交流,活動於天地人之間。源於觀測天體運行、天文與農事安排。重主要擅長於觀測天體運行,位置,週期、年月日的精細測量計算、天文預測等;黎擅長於結合季節,制定農曆。

黃帝統治時代,民神雜糅,神可以自由的上天下地,而人也可以通過天梯(即昆崙山,黃帝所造)往來於天地之間。人人皆與天地相通,八卦上中下三爻即是天地人相通的記錄。民眾可以上天庭申訴告狀?即可以求神祭祀,當然,神仙也隨意下民間。《老黃曆》就是結合陽陽佔巫結合,人們可以通過「黃曆」預測吉凶,這就把管理的秩序打亂了。而通過祝融部落的重、黎的統一管理,只有重黎可以上天入地,其他人就無法於神鬼交流(利用日期預算吉凶與天文)了。民間也就好處理了。天地間神人不經「重」「黎」許可便不能夠隨便上天下地了!上古的人們是通過神話來記錄或口頭流傳的文學和管理史料。

神話是與社會變革聯繫一起的,是與社會的經濟發展聯繫起來的。畜牧業真正開始成為一種脫離農業而存在的專業性分工,有利促進社會的進化;觀測天文,史料管理也從此由專門的人進行,細緻的分工;曆法、宗教信仰、禮法、音樂、婚姻等的規範化,加速了部落的分化與文化的進步。

5.1,「絕地天通(「頂天降地」)」神話的來源

《大荒西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為什麼要重黎把天地隔開?首先,重黎早於羲和,從「董---東---重----童」在重部落的變化,可見其先進程度;而「黎」對農業,下地也就積累更豐富的經驗。

姜還是老的辣,觀測天文還是重部落厲害一些;管理農耕稼穡還是黎部落有辦法。這農業、畜牧業的分工,終於開始脫離出來。形成各自不同的分工。為產品的豐富,奠定了管理制度上的保證。這是劃時代的變革,這是新舊管理的巨大變化。從此,農牧業一體的,開始出現專業性分工。

同時,觀測天文,史料管理也從此由專門的人進行,細緻的分工,「重」擔任南正,管理天體運行的觀測,「黎」進行與農業相關的天文與月曆,特別是覈定曆法,宣佈農時。佔巫的活動集中,改革曆法、宗教改革加速,巫師階層出現,神權成為特權,宗教信仰規範化。規範禮法,音樂,為部落的分化,起了催化劑的作用。以往的馴化動物分化,可是部落依然是全體人的工作,現在要改變混合的模式了,這就是「令重獻上天,令黎邛(印)下地。」已經開始,這就是「頂天降地」的實質內含。同時,只有重黎能夠上天下地,與天地人交流,證明這部落掌握歷史、天文等各種先進技術文化。

此時期,也是巫術文化開始的時期,結合當時的背景,與重黎部落反抗婚姻制度改革,反對母系氏族管理轉入父系氏族管理,強大的祝融部落,肯定要維持其歷來的傳統。黃帝是創始者,但是,也不可能論及實現,從顓頊、少昊、陸終等入贅祝融部落即可證實。況且,祝融部落也掌握先進的文化。可是,阻力也大,祝融部落不願改變男性入贅女性家庭的傳統,而是保持入贅婚(從湖南、廣東、廣西三省交界處的瑤族上世紀50還盛行的入贅婚即可證實),父係為了辨別其後裔,也就要武力解決。產品的剩餘,羣居到家庭分居,男性的力量,要把產品留給自己的後裔,時間越久就出現與舊保守勢力從「短兵相接」到「肉搏」的階段。終於,通過拉攏內部,即接受觀唸的先後的羣體,進行了戰爭。從而演化成神話。顓頊時代初期還處於母系氏族制之下,男性的聰明才智往往受到抑制。顓頊在征服九黎後,改革了這種制度。《淮南子·齊俗》講顓頊立法:「婦人不避男子於路者,拂於四達之衢。」母系社會,婦女是不給男子讓路的,顓頊首立新法,凡是不給男子讓路的婦女,一律排斥於大道之外。此類行為表明,顓頊在大力促進社會向父系制轉化。顓頊時期,終於爆發了。

《尚書呂刑》鄭玄註:「苗民即九黎之後,顓頊誅九黎,至其子稱為三苗。」,《禮記衣疏》鄭註:「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居於西裔者三苗。」上文論及:從此證明,顓頊不是九黎族,羲和與重黎(此時,黎為儵),為顓頊入贅祝融重黎部落有了前提。《國語.楚語》:「三苗,九黎之後也。」「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德。」則屬於堯時期,證明祝融與三苗的關係,後來同在一個部落。上文《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雲:"「勾芒、祝融之類,皆是五行之名號,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何故與之同稱乎?」答曰:「此五子能著其功,施於人,與鬼神相似,故得與之同稱也。」;故此,我在早之前就論證鬼方屬於祝融部落。

5.2,黃帝之後的遷徙

5.2.1,黃帝時期創造了《黃帝歷》

《山海經·海內經》:「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史記·三代世表》:「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兩個不一樣的顓頊世系?

而《大戴禮·帝系篇》所戴黃帝譜系:「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汦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於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顓頊。顓頊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氏,產老童。老童娶於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喎氏,產重黎及吳回。」則加以補充。《史記.五帝本記》上記載大體相同:「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海內經》:「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

《帝王世紀》載:「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節,生青陽。次妃,彤魚氏女,生夷鼓,一名蒼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居若水,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與《山海經》兩相對照,多出韓流和重、黎?

《初學記》卷九引《帝王世紀》:「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僕,蜀山氏女,為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女樞幽房之宮,生顓頊於若水。」《呂氏春秋·古樂》:「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這些資料都說顓頊是黃帝後裔,在蜀山、若水、窮桑這些地方出土、成長、登而為帝。

這些文獻的關鍵點:「昌意降處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黃帝崩,葬橋山」,「生自若水,實處空桑」,結合《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出現的「祝融降處江水,生共工。」。我在《遠古文明中心變化的研究》一文論證:「"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工』。不是生,而是部落首領的更替。……降,投降,歸順,降服。祝融部落屬於一個強大的部落,從炎帝祝融開始,祝融長琴遷徙。炎帝神農氏、倉頡、蚩尤都曾經作為各大部落聯盟首領或區域聯盟的首領。因此,在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7000年)至大溪文化(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之間,最少缺失800年以上。黃帝軒轅氏(公元前4513——前4053)時期,就在與蚩尤的爭奪中取勝後,以"九黎亂德』之名,祝融部分被"降處於江水』,也就是長江流域,遠離了平原地帶。《山海經》中也有記載:"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於是,形成大溪文化(其分佈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西段的兩岸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主要遺址還有,湖北宜都紅花套、枝江關廟山、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樹、公安王家崗,湖南澧縣三元宮和丁家崗、安鄉湯家崗和劃城崗等10多處(見關廟山遺址、三元宮遺址)。);之後,形成屈家嶺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分佈在西越宜昌但未進入四川境內,北達河南西南部(南陽地區),東未超出湖北境內,南達洞庭湖一帶。根據其分佈範圍可以將其分為四區:江漢平原區、鄂西區、湘北區和鄂東區。有京山屈家嶺遺址、荊州陰湘城遺址、石首走馬嶺遺址、鍾祥六合遺址、天門鄧家灣、譚家嶺和肖家屋脊遺址等。)每一次遷徙,文化層次更高。

然而,雖然祝融部落有一部分遷徙「祝融降處江水」,亦即「昌意降居若水」,那麼,原來在「昌意」所在的部落首領就變成了「常羲」,依然只是祝融部落分化後的稱呼。

當時的文明中心,已經轉移到山東,大溪文化也由祝融部落推選「共工」作為部落首領,治水與水稻種植等,祝融與共工形成聯姻部落聯盟;「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到「黃帝崩,葬橋山」,顓頊也就回到了東夷,《呂氏春秋·古樂》:「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少昊成為祝融部落首領,包括成為東夷部落首領的部落聯盟,最後成為各部落首領:《山海經·大荒東經》曰:"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黃帝各部落聯盟到了「少昊之國」即少昊為首領的各部落聯盟,之後纔到顓頊為各部落聯盟。當然,史記為了維持黃帝正統,《五帝本紀》來個:「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就不說昌意為「帝」,也不說少昊為「帝」,說昌意為帝,與後來的以男性為正統相衝突,說少昊為帝,又不是世系承襲的尷尬境地?因此,《史記》也在有意割捨。

當然,結合黃帝歷,可以看出眉端:中國老黃曆即《黃帝歷》,民間常稱之為「老黃曆」或「老皇曆」,據《漢書?律曆志》中國最古老的曆法是黃帝歷,是在中國農曆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是一種陰陽合曆以建子之月(北鬥鬥柄指子,包含冬至之月)為一年開始。開觀象授時之起點,創製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組成六十干支),表達陰陽五行,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包括日、月、五星的運動,位置的計算;昏、旦中星和時刻的測定;日、月食的預報等等。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一種曆法,中國古代曆法擇吉老黃曆採用陰陽合曆,比起其他國家所採用的純陽曆或純陰曆都要精準,是古代科學觀察和研究的結晶。

試想,《史記·三代世表》:「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不是真的世系,而是日曆、月曆的變化以及管理部落的變化。黃帝生昌意,其實,就是黃帝管理時期,昌意,即常羲,祝融部落做出的傑出貢獻。所以,黃帝聯盟時期,進入到昌意聯盟時期,把他列為:「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這是從曆法來說是:黃帝的《老黃曆》是昌意創造的,昌意(常羲)還創造月曆,到顓頊時期,祝融部落又創造《顓頊歷》。也就是《老黃曆》---《月曆》----《顓頊歷》是變化過程。

5.2.2,少昊時期創造了《月曆》

少昊時期的文化還是祝融文化為先進文化,不是代表東夷文化。也因為是祝融文化,才把巫文化、祭祀文化帶到東夷部落。

少昊執政時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雲:「少昊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大荒南經》:「東(南)海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些始浴之,」,羲和為太陽之母,在東極浴日;常羲為月亮之母,在西極浴月。《史記.曆書》:「日歸於西,起明於東;月歸於東,起明於西.」,浴日,浴月就是當時宗教儀式、《呂氏春秋》說「……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尚儀即常羲的異記,她們作為佔日、佔月之官,被神化為日母、月母。

為了區分日月,就採用羲、和兩個名稱代替,陰陽結合,神話就變成少昊兩個妻子?一位是女媧氏族的女子稱作「羲和」,一位是西陵氏族的女子名叫「常羲」。神話就是這樣來了。

後來出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把九黎(九日)當作惡魔射下來?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也就是少昊時期的十日,是羲和為太陽之母,生的十日,那麼羲和就是祝融部落,屬於九黎),人們難耐高溫(以當時氣候暗指「九黎亂德」)。后羿力大無比,射掉了九個太陽(即九黎,黎,太陽神),《淮南子·本經訓》將大羿射日的故事做了總結:「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這就是把九黎,三苗驅趕到洞庭湖一帶了。因此,湖北荊門包山二號楚墓,出土的竹簡有這樣的記載: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媸酓。

當真是妻子還是部落?少昊命羲和主日,常羲主月,以璇璣玉衡、窺管諸儀器觀測天象和日月運行的規律,調整曆法,指導臣民的生產和生活。

不論如何,是該時期創造了十二月的開始。十二月曆法是少昊的「妻子」常羲根據觀察表木晷影長度變化和月亮圓缺規律而推算出來的。她認為每年十二個月更符合自然規律,而且十二個月正好與十二地支相配,更便於時間的記錄。

進一步發展了八卦歷。少昊的十二月曆法規定,每年為三百六十五天。每年為十二月,每月為三十天,計三百六十天;過年為五天,共計三百六十五天。

《山海經·大荒南經》上說:「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又同書《大荒西經》載:「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是說常羲創造了十二月曆法。這就是祝融部落創造曆法源於觀測天文。從《老黃曆》到《月曆》,就以:黃帝生昌意,作為代替,其實是各種曆法的變化。

5.2.3,顓頊時期創造了《顓頊歷》與改革

顓頊取得盟主地位以後,以其「兒子」中「重」擔任南正,管理天文事務,掌握巫史的權力;「黎」擔任北正,管理地面事務,特別是覈定曆法,宣佈農時。天上事與地上事分開以後,許多佔巫的迷信活動北集中,宗教改革加速了社會分化,巫師階層出現,神權成為特權,宗教信仰規範化。邦國中男性子民,均稱「顓頊之子」,並以「伯仲叔季」為序,按父系制來建立政治體系,大力促進社會向父系制轉化。《史記·五帝本紀》:「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據《漢書?律曆志》中國最古老的曆法是黃帝歷,在顓頊帝在位期間,進行了曆法的修訂、這部修改過後的曆法叫做顓頊歷。這部曆法仍然屬於古四分曆,按天象劃分年曆四季,以辰星為主觀測星而治歷,「察日辰之會,以治辰星之位」觀測一年中與二十四宿的關係,確定太陽在一年中的周天行度、四時八節的運程和一年之計始於春的理念,將四時分別為仲春春分,仲夏夏至,仲秋秋分,仲冬冬至,在其中太陽年為365.24天;朔望月則為29.53天;如果12個朔望月為一年,那麼就只有354.37天,這就和太陽年相差了10.77天;因此在每三年安排了一個閏月。同時在黃帝歷使用開始,就採用了干支來進行年、月、日的記載。起點是在冬至節氣到達的時刻,這時正好是朔日的月半姿勢,被定為甲子月甲子日;那個子時就是甲子時,這個時刻叫做「曆元」。曆法的起始點還需要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在3個甲子的時刻,天空中必然出現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現象。這就是黃帝歷推算的辛卯年。顓頊帝在位時就進行了重新測算,修改成了乙卯年,對置月和置閏等作出了新的安排。從而,形成我國最具科學性的古老曆法——《顓頊歷》。第一次明確地把以物候觀測為重點轉移到以天象觀測為重點,科學排序了一年的節氣,人類進入了治歷明時的新階段。因此,帝顓頊被尊為「曆法之宗」;《呂氏春秋》中記載顓頊模仿八風之音,作出《承雲》;顓頊勤於修德,講究禮法,在國內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教化萬民,消除迷信,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發展。因此,這些大膽的改革,改革曆法,祝融的「頂天降地」功不可沒。

5.2.4,堯舜禹,夏朝對九黎、三苗的圍剿

《史記-五帝本紀》:歡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闢。四嶽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強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

上文論及:唐堯時期,羲和是掌管天文的家庭,有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尚書·堯典》:「堯命羲和四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赴東、南、西、北四方,各司春、夏、秋、冬四時,欽順昊天,敬守民時」。《帝王世紀》(堯)「命羲和四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掌四嶽。諸侯有苗氏,.處南蠻而不服.,堯徵而克之於丹水之浦,乃以尹壽,許由為師,命伯夔訪山川溪谷之音,作樂六章,天下大和,百姓無事。」了;《尚書呂刑》鄭玄註:「苗民即九黎之後,顓頊誅九黎,至其子稱為三苗。」,《禮記衣疏》鄭註:「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居於西裔者三苗。」,從此證明,顓頊不是九黎族,羲和與重黎(此時,黎為儵),為顓頊入贅祝融重黎部落有了前提。《國語.楚語》:「三苗,九黎之後也。」「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德。」則屬於堯時期,證明祝融與三苗的關係,後來同在一個部落

《尚書·舜典》:「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史記·五帝本紀》中寫下: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山海經·海內南經》載:「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

《尚書·夏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荷)。」。郭沫若指出:"殷人於日之出入均有祭"。商代甲骨卜辭中有"夏於東母,泵三,犬三","己酉卜,鼓貞,竟於東母,九牛","貞,夏於東母,三牛,又"等記錄。可見商代"競於東母"的祭儀十分隆重。競,或作寮,《甲骨文字典》釋之為"會潘柴而祭之意",也就是堆柴為火進行祭祀的意思。陳家夢在《殷虛卜辭綜述》中指出,卜辭中的"東母"指太陽。丁山先生認為"東母"是日神的別名,當為生十日的羲和,亦即太陽神。"夏於東母"即以火祭日。

可見,祝融部落是天文的觀測與管理者。掌握四時變化與農耕活動安排。在顓頊開始誅九黎,成為三苗,堯舜禹三苗在江淮、荊州,共工部落在幽陵為北狄;歡兜部落在崇山為南蠻;三苗部落遷三危變西戎;殛鯀於「羽山」稱東夷。

5.2.5,舜帝崩於蒼梧之野考證

《禮記·檀弓上》載:「舜葬於蒼梧之野。」,那麼,該蒼梧是指湖南的蒼梧古國還是廣西的蒼梧郡呢?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漢史學家、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

那麼,看看廣西蒼梧郡的建制時間: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著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屠睢因為濫殺無辜,引起當地人的頑強反抗,被當地人殺死。《淮南子》中這樣記載:「……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百越軍退入山林後,又趁夜襲擊秦軍,殺秦將,秦軍伏屍數十萬。這是在哪呢?就是湖南與廣西交界的一帶「瀟賀古道」,也是舜帝戰死的蒼梧之野。最後秦始皇調整戰略,修鑿靈渠,以解決運糧問題;同時增派援兵,以任囂為主帥、趙佗為副帥,再度南征,經過四年努力,於公元前214年平定嶺南。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囂為主將,並和趙佗一起率領大軍平定越地,經過四年努力,公元前214年,嶺南總算順利地劃進了大秦的版圖。秦始皇南取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3郡。縣地屬桂林郡(一說南海郡)。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據《漢書》記載),郡治番禺。……秦末,趙佗武力攻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西漢高後五年(前183年),趙佗稱南越武帝,封趙光為蒼梧王。同年,建蒼梧王城.。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漢武帝調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萬人,兵分五路進攻南越。第一路衛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率兵從長沙國桂陽(今湖南境內),直下湟水;第二路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走豫章郡(今江西境內),直下橫浦;第三路和第四路是歸降漢朝被封侯的兩個南越人為戈船將軍和下厲將軍,率兵走出零陵(今湖南境內),然後一路直下灕水(今廣西灕江),一軍直抵蒼梧(今廣西境內);第五路以馳義侯利用巴蜀的罪人,調動夜郎國的軍隊,直下牂柯江。這場戰爭十分激烈,持續了一年,一直到元鼎六年(前111年)的冬天,漢武帝平定南越後,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後,在其原屬地上分置7郡: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包括今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北至湖南江永縣,南至越南順化市的廣大地區。蒼梧郡郡治廣信縣蒼梧王城。

也就是說:漢代嶺南廣西的蒼梧郡建制早於司馬遷寫的《史記》;洪興祖(1090~1155年)宋政和八年(1118年)上舍及第。後被召試祕書省正字,專掌圖書及校勘典籍,後遷太常博士。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編管昭州(廣西平樂縣)。洪興祖《楚辭補註》引如淳曰:「舜葬九疑,九疑在蒼梧馮乘縣,故或曰舜葬蒼梧也。」。馮乘縣,西漢初置,屬交州蒼梧郡。縣治於深平城,即今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濤圩鎮連山腳村(公路交通與當今廣西距離不足30公里,實際最近距離就是山嶺兩側,距離不足10公里),縣域包括今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大部、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東部。北宋開寶四年(971)廢,東境歸江華縣,西境入富川縣。馮乘縣共歷時約1100年。

1972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地圖,所繪主區域為瀟水中上游地區,即今永州市南部六縣的範圍。地圖上清楚地畫著九條柱狀物,柱後有建築物,旁註「帝舜」二字。這是迄今為止我們見到的最早的關於確證舜葬九疑的實物資料。這兩幅帛書地圖是於公元前168年隨墓主人埋入地下的,比司馬遷出生時間要早至少33年!2002至2004年,湖南考古研究所在九疑山玉琯巖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發現了秦漢至宋元時期的舜帝陵廟,與馬王堆帛書地圖標註的地點完全一致。

結合分析,我認為死亡地點與安葬地點不同地方。死亡在漢代的蒼梧郡馮乘縣一帶,安葬則位於九嶷山(零陵)。

2015年10月10日11:42荷香月暖(QQ:353159928)作於廣西賀州

【附註】:秦時嶺南"新道"瀟賀古道的馮乘(富川,富川原治所在今鐘山)的謝沐關道又叫世睦關,莫邪關,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214年)統一嶺南後設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富川屬南海郡地。因為富川是瀟賀古道水陸的交通樞紐,所以西漢皇朝在將秦時新道擴修為"楚粵通衢"時,將富川至源口的古道東移,使其由馮乘縣之青山口(葛坡)改道經謝沐縣直達道州,與瀟賀古道由青山口、麥嶺府、沅江之主幹道相匯合,並在馮乘縣(今富川瑤族自治縣)西北大鵬嶺下的西隘口小水峽處修建雄關鎮守,稱謝沐關。它西連龍虎關,東接寶劍寨(富川的石硯、龍窩一帶具體地點待考)。關內有謝水、沐水兩河匯流,故稱為"謝沐",當地土著也有人將其關名倒置,稱"沐謝關",《宋史》還因之把它記為"莫邪關"。《宋史·列傳》中記載:宋紹興二年(1132年),嶽飛兵伐富川追剿遭成,在關前宋軍與曹成兵血戰,雙方傷亡慘重,最後"嶽飛破曹成,入莫邪關"。到了明代,謝沐關被稱為"雄關",在關的東西進口分設巖口營和白象營,駐兵守關。明末張獻部將曹志建擁兵關上,更其名為"鳳凰關",清代稱之為小水峽汛,派重兵把守,防衛極嚴,清《富川縣誌》稱之為"小水固西北之金湯",富川(馮乘)作為瀟賀古道的水陸兩路交通樞紐,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謝沐關雄鎮一方,在它的關內外也曾5發生過很多激烈而殘酷的戰鬥。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歸義侯田甲就是率軍由富川取此古道南下蒼梧,其一部曾於謝沐關與當地襯軍激戰;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自四川出兵兩湖擊敗梁帝肖銑,"由夷陵(今湖北武昌)抵富川度至桂州(桂林),駐師黃沙嶺",與梁軍血戰於謝沐關(見乾隆版《富川縣誌》);宋開保三年八月(公元970年9月),"潘美伐南漢,自道州進,次白象","進克富川",謝沐關亦戰之(見道光《永明縣誌》卷十)。由此可見,謝沐關作為古道雄鎮、古代邊關,曾在歷朝歷代的軍事防禦、治安守衛等方面起到過巨大作用。

秦始皇部隊50萬死傷30萬應該在此關上,包括舜帝應該死於此地。秦朝時期,在富川(治所在今鐘山)、桂林興安兩地進行了最為劇烈的「秦甌戰爭」,兩路進攻西甌,一路由萌渚嶺進入廣西賀縣,一路經越城嶺取廣西桂林及其以南地區,這兩路軍隊因受到西甌人的頑強抵抗,尉屠雎戰死,大將尉屠雎率軍五十萬,死亡30萬。《淮南子·人間訓》:「於是陳勝起於大澤,奮臂大呼,天下席捲,而至於戲。劉、項興義兵隨,而定若折槁振落,遂失天下。禍在備胡而利越也。欲知築修城以備亡,不知築修城之所以亡也,發適戍以備越,而不知難之從中發也」。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中原揭竿起義,秦王朝迅速陷入解體狀態,《淮南子·人間訓》:「亡秦者,胡也。」。趙佗割據嶺南,把中原的語言與南越的語言交流後形成的語言穩定下來。秦始皇久攻不下,改從興安,打通灕江在興安通過靈渠又跟湖南的湘江連通。才統一嶺南。

馮乘,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置馮乘縣,屬蒼梧郡,縣治在深平城(今江華瑤族自治縣濤圩鎮連山腳村);隋開皇九年(589),馮乘縣改屬永州總管府。唐武德四年(621),析馮乘縣置江華縣,屬營州(道州)。因其治所設在寒亭(今江華沱江鎮老縣村)之北、陽華巖之南,故名江華。北宋開寶四年(971)廢,東境歸江華縣,西境入富川縣。馮乘縣共歷時約1100年。

富川縣:春秋、戰國時期,今縣地屬楚越交界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置桂林、南海、象郡,縣地屬南海郡。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屬南越國桂林郡。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縣境始置馮乘、富川縣,同屬交趾刺史部蒼梧郡。宋大觀二年(1108年)五月,富川改屬廣南西路賀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富川縣屬賀州。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富川縣改屬潯州府,後屬平樂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一月,富川縣治所從鐘山鎮遷至靈亭鄉,即今富陽鎮內的明富川縣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