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在位時間有十二年,但是他在京城大興住了不足一年,而在各地巡遊的時間佔了十一年。那他外出幹些什麼呢?楊廣並不像其他帝王那樣喜歡呆在京城,不願意離開。楊廣一生好動,喜歡到處遊玩,而且享樂的興趣也經常變換。有人說他經常巡遊地方,是爲了以帝王的威儀,來使四方賓服。可惜,他的巡遊四方,反而增加了各地的負擔,給百姓添加了痛苦。那麼來看看他在位的十二年他都去了哪吧?

他即位的第一年八月,就坐船去了江都也就是揚州,直到第二年纔回來。大業三年,北巡至榆林,然後出塞,到突厥那裏,在啓民可汗大帳裏舉行了會晤。大業四年,又到五原,然後出塞。大業五年,向西到達張掖,接見了許多西域的使者。大業六年又到了江都,休息了一年。大業七年到十年,三次遠徵高麗。大業十一年,又北出長城,被突厥始畢可汗圍困在雁門。解圍後的第二年,又到江都去了,這次去就再沒有回來。所以,直到死亡,他幾乎都在馬不停蹄的到處巡遊。

他到處巡遊是不是威儀四方了, 我們不確定,但是給百姓造成了嚴重的負擔,很多百姓都傾家蕩產。即位第一年,他就率領着二十萬人去江都遊玩。古代遊玩,特別是帝王出巡,地方百姓承受的負擔是不可想象的。楊廣帶着皇后、嬪妃、貴戚、還有官員和大量隨從乘船從洛陽出發,他自己坐着長兩百尺,高四層的龍舟,內有朝堂和宮殿。其他人分別乘坐朱鳥航、玄武航、凌波航等三層或是兩層的船隻。而給他拉縴的縴夫就有八萬人,岸上還有大量騎兵護送。而周邊的百姓算是倒黴了,他們要負責這些人飲食,還要進貢。而那些貪官污吏趁機多收幾年的賦稅,很多百姓因此傾家蕩產。

在水路威風夠了,楊廣在大業二年決定走陸路回到洛陽。在二月就命令太府少卿何稠負責營造皇帝出行的各種服飾和用品,送往江都。何稠爲了討好皇帝,他查遍古今典籍,參會構思,精心準備。楊廣所穿的服飾畫上日、月、星、辰,他乘坐的車輦更是豪華,他還要三萬六千人的依仗隊伍。另外皇后的儀仗,朝官的儀服,都力求華麗。這些材料都是從民間徵收的,然後徵發工匠十幾萬人,用的金錢更是不計其數。這些依仗送到江都後,楊廣以後每次出巡,都是前呼後擁,連綿二十里,威風凜凜。

但是他的每一次出巡,都是全天下百姓爲他準備行裝,供奉食物。向這樣的出巡,在他在位十二年裏,幾乎年年都有,不是走陸路,就是水路,都給百姓造成了嚴重負擔,地方官員也不管百姓死後,競相搜刮百姓,以求得升遷。而百姓最後只能喫野草,樹皮,乃至人自相食。終於引起天下大亂,百姓起義,而楊廣被部下宇文化及殺了。可見,他的四處巡遊並沒有達到四夷賓服的目的。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