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

高廟出土的白陶上的神鳥雙飛。

辰溪松溪口出土的白陶罐上的神鳥圖案。

白陶罐上的神鳥圖案。

白陶上的縷空圖案。

沅湘貝丘遺址裏的螺殼。

桂陽千家坪出土的白陶罐上的神鳥圖案。

安鄉湯家崗出土的白陶豆。

沅江右岸石灘(辰溪柿溪口貝丘遺址)。本版資料圖片均為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記者 易禹琳

蛙聲嘹亮,綠意深濃。5月,穿過一片柚樹、橘樹林和油菜地,站在洪江市安江鎮高廟遺址前,但見螺殼遍地,令人恍惚:這就是距今7800-6300年前的先民喫過的江螺?前臨沅水,正對太陽島,後有青山,兩旁各有一溪,考古發掘明確地告知,就是生活在中間這片3萬平方米區域的先民們,他們創造的獨樹一幟的高廟文化穿越時空,長久地影響了中國文化。

5月18日,長沙博物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吳順東研究員主講《山水·貝丘·神鳥——沅湘先秦原住民文化印象》,講述這一段值得湖南人驕傲的光輝歷史。 沅澧交融 文明加速的詩畫往事 在吳順東的描述中,三湘之一的沅湘,在武陵、雪峯之間,洞庭以西,長江以南, 其核心區域即今天的懷化、自治州、常德、張家界,它是「童話外的真世界」。高山溪谷、低山丘陵與河湖平原俱有,氣候宜人,空間格局從相對封閉、半封閉到舒展開闊,高山讓獨特文化穩定進步,丘陵適合跨流域文化碰撞,平原讓各種文化自由交流、全面融合。 整箇舊石器時代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沅水旁的原住民和生活在澧水邊的原住民,因山高路遠,分別各自發展著?水文化和澧水文化,老死不相往來。沅水旁的原住民石器簡單粗放,而生活在澧水一帶的原住民石器小而秀氣。 時間緩慢向前,沅澧都奔向洞庭。終有一天,在距今約2萬至4萬年的舊石器晚期,?水文化和澧水文化在澧縣的烏鴉山最早零距離接觸。此處距城頭山遺址約20公里,出土的1500多件石製品證明,沅水類羣的石器開始改頭換面,由粗放變得袖珍精緻了。到了距今6800-6300年,安鄉的湯家崗遺址見證了這兩種文化的第二次握手。澧水邊的湯家崗接納了沅水旁距今約7800-6300年的高廟文化中美麗的白陶,同時接納了這種祭器所代表的文化信仰。到了距今6300年左右,在澧水人羣生活區域得到充分發育的大溪文化要素深入到了沅水中上游腹地,且連稻作文明重要象徵的孱稻殼磨光紅衣彩繪陶器,也在辰溪柿溪口貝丘遺址裏唱起了主角。兩種文化顯然有了更緊密的交流和互動。 這種交流融合,是原住民求生存而遷徙之功。他們需從江河裡捕撈魚蝦,又要避水安居,就得把住地選在石灘、回水灣、溪河匯流處,而魚螺蚌的繁殖與生長又受各種因素影響。人類學調查數據表明,這種被動型經濟實體住地的人口承載能力通常在25人以內。當魚螺蚌枯竭了,一部分人羣就向江河下游尋找新的安居點,終在兩水交匯處相融,文明就這樣向前加速推進。 在吳順東眼裡,7000年前的沅湘先民過著集約、節能、環保的日子。沅湘17處貝丘遺址的發掘表明,這些先民「上班」捕撈區域和「下班」喫住區域相鄰。漁具、刀具、餐具都磨製精細,石斧、石刀、骨錐光滑犀利,盡顯精工品質。喫的呢?江螺穩居日常美食榜首,其次河蚌。豬、牛、鹿、犀、象等也不時被端上餐桌,70公斤的青魚都喫過。還會燒烤,敲骨食髓。炊煮的陶釜大小同如今小砂煲,足見節約。 高廟文化 初創太陽曆和遠古神系 上古沅湘先民一心只想解決溫飽嗎?在距今7800-6700年間的高廟下層遺存證明,他們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並且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高廟文化先民聚族而居,居住區、祭祀區、墓葬區、垃圾區,分得清清楚楚。房屋面積20至30平方米,有的設有廚房,廚房外側挖有儲存魚螺的窖穴。食餘拋棄的螺殼、貝殼等垃圾集中倒放在30米外的緩坡上(現稱貝丘)。墓葬區流行豎穴土坑側身屈肢葬。並修築了大型祭壇,配套設施完善,祭祀場所近1000平方米。

遠古神靈何時產生?溝通眾神的祭典和天梯是什麼模樣?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賀剛主持發掘了高廟遺址,他發現是高廟文化先民初創了中國古代最早的完整神系,創造了供神靈上下天庭的神山和「建木」天梯。屈原《九歌》裏呼喚的天地眾神和祭祀並非他的虛構,在距今近8000年的高廟文化裏都能找到出處。他們發明瞭白陶等一套用於禮神的祭器,發明瞭象徵太陽曆的八角星圖像,初創了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並在距今7000年左右,高廟文化先民曾向洞庭湖區西北岸地區發起了大規模的強勢擴張與遷徙,率先在澧陽平原的城頭山修建了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大型環壕聚落。 「天府一角,小宇宙有大能量。」吳順東用一張張圖片詮釋,要品味史前遺址裏的藝術風骨,就去看沅湘的祭器神器;要審視其建築學結構美學成就,應去看祭坑神壇。 白陶的發明是高廟文化先民的一大創舉。吳順東對白陶這一祭器極盡讚美之詞,認為它有三位一體的美。特立獨行,蛻變於高火候煅燒的夾石英砂白胎硬陶,是形質美源頭。它略顯粗糲的質感,註定是為繪上永生的主題圖徽而生;白陶又是立體雕塑美的極致,裝飾技法細緻到無以復加的剔刺蓖點手法與白陶質感相得益彰,呈現出獨一無二的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但質感與技法美終究只能作擺件,而白陶卻有鮮明的主題美,神鳥聲震長天,圖案背後蘊含的深意使白陶成為了一件流傳千古的神器。 神鳥誕生 跨越時空翱翔華夏 怎樣的大師才能繪出那神奇的圖案,為白陶注入生命與靈魂?當然是那些感恩造物主衣食饋贈、敬畏天地萬物的原住民藝術家。那神奇的圖案是什麼?吳順東不容置疑:鷹(鳳鳥)!你看那銳目、勾喙和利爪! 不身歷其境,如原住民般跋山涉水,就不能真正理解他們對像鷹一樣自由飛翔的夢想的嚮往與執著。吳順東在大山中工作數月,每日重複攀爬,烈日下饑渴交加時,他眼前真會幻化出一隻大鷹來。史前山民選擇把夢想繪成畫,恰巧他們的白陶神器正需要一個承載眾人夢想的主題神徽。於是被後世添加了諸多神話色彩併名之曰鳳鳥的神鳥自此誕生,雙翅上分別馱載有太陽、八角星或者龍的圖案昇天。隨後,這隻神鳥迅速成為南中國共同的精神守護者。 製作出神鳥範本的大師,應記上曠世奇功。他最終呈現給神靈和族人的神鷹,淺浮雕,力與美完美結合,將雄鷹振翅欲飛的機敏、矯健、靈動和威武,展示得淋漓盡致。他對神鷹雷霆下擊殺的利爪,進行了局部立體化放大處理,瞬間升級為視覺核心。由此主導了數千年同類型藝術主題創作方向,遍及玉石、陶瓷、金銅、骨牙、竹木等各類創作材質,無可超越。 更令人嘆服的是,大師們還懂得變通,從正向鳥首、正向幾何化鳥首、側視相對(相背)雙鳥首、上下陰陽構圖法的全鳥圖,到僅僅抽取鳥首、鳥翼、鳥爪,或鳥尾、鳥頭移位摺疊,畢加索的立體主義在距今7000年前的沅湘白陶上就出現了,白陶上的鏤空圖案又與現今大湘西的儺面如出一轍。這是高廟文化原住民對藝術領域的又一重大貢獻。 這隻繪於白陶祭器上的神鳥隨著高廟文化跨越時空傳播。距今6300-6800年左右,沅湘白陶在江浙皖滬普遍發育。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器和辰溪松溪口同組器物如同孿生兄弟。賀剛的考古研究證明,高廟文化廣為傳播至嶺南桂江流域、環洞庭湖區、鄂西峽江地區、陝西漢中、關中地區、鄂東皖西地區、長江下游地區。在縱向的時間長河裡,龍和鳳(神鳥)合作,充當與天地神靈溝通的媒介,這種信仰系統從高廟文化經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直傳承發展到商代都未曾改變。西周青銅器及長沙戰國楚墓和馬王堆漢墓帛畫一脈相承。

吳順東認為,高廟文化在華夏大地上跨越時空的傳播,是基於其有延續性強、穩定性好且有唯一性的鷹(鳳鳥)為神徽的「文化基因」。當白陶消失了,神鳥還留在各種器物上。他的分析數據顯示,史前至先秦的江漢、江浙、皖滬、川渝、雲貴等地均保持了較為鮮明的鷹(鳳鳥)信仰藝術主題。

大事記 1.1991年、2004年、2005年三次對洪江市安江鎮高廟遺址進行發掘。第三次發現有房址、墓葬、灰坑、窖穴、祭祀坑和大型祭祀場所,出土大量動物骨骼及各類石、陶、骨、蚌、牙器及玉器。 2.1993年12月,對辰溪縣松溪口貝丘遺址進行了發掘。遺物以陶器為主,紋飾流行鳳鳥紋、羽翼圖案、祭祀場景等。早期距今7400-7100年, 其文化內涵與高廟下層文化近似。晚期距今7100-6600年,命名為「松溪口文化」,與高廟下層文化有著承繼關係。 3.1993年12月,對辰溪縣徵溪口貝丘遺址進行了發掘。該遺址的年代為距今6800-5700年。第一期屬於高廟下層文化晚期, 陶器紋飾流行鳳鳥紋和羽翼圖案,第三期屬於高廟上層文化, 陶器紋飾流行用鱉甲拍印的凸點紋,第二期應屬於「松溪口文化」 。 4.洪江高廟遺址入選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2006年7月,在辰溪大洑潭電站工程建設中發掘了第二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出土了一批白陶、夾砂褐陶殘片、石器、骨器、水生和陸生動物骸骨。 6.2015-2016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編製了《高廟遺址保護規劃》,已獲國家文物局批複同意。 7.2017年,對瀘溪下灣貝丘遺址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發掘。清理了40餘座墓葬,揭露了一處大型祭祀場所,出土了一大批高廟文化遺物。綜合考察,下灣遺址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一處以宗教祭祀為主的重要聚落,它是研究沅水中上游地區環境、聚落、社會及文化變遷的一處重要遺址。 評說

禮儀性建築是人類文明的要素之一。根據高廟遺址的發現,我們可以說中華大地也有了7000年文明,也可以說,中華文明出現第一束曙光,還可以說,它是中華文明起源的第一波。但是,越是較早出現的文明,越是依賴自然,所以保護它的建設控制地帶,應當以一個更大的地理單元為界限。

——原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副司長、博物館司司長 孟憲民 湖南洞庭湖地區,以及湘、資、沅、澧四水的河谷地帶,都留下了人類頻繁活動的遺存。其中,發生於沅水中上遊河谷地帶的高廟文化是其傑出的代表。這支文化的年代上限可到距今7500年,下限為6500年,雖然農業不是這支文化的主要經濟形態,但它卻創造了極為豐富的精神財富,比如白陶,還有陶器上的眾多刻畫和戳印的圖像,這些圖像是高廟人精神世界的集中反映,是其觀唸的生動體現,這種觀念影響範圍廣、影響時間長,並成為後世中國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郭偉民 高廟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器,是7400多年前原始人類第一次將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繪於器物之上。在中國考古界,舉世聞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了刻有鳳凰圖案的象牙器物,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年。而在高廟文化中發現的鳳凰圖案比河姆渡文化早了近400年,它對於我國宗教史和藝術史的研究意義不可低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賀剛 史前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三次高峯:距離我們最近的,當是如今史前考古學研究中相當熱門的、標識著5000餘年文明起點的良渚文化中工藝高超的良渚玉器;往前,則是從中國考古學誕生之初即開始累積的、不斷牽引著中國考古學研究方向的、覆蓋面極廣的6000年前花團錦簇的廟底溝文化彩陶;再往前,似乎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次藝術高峯,當屬7000年前神祕莫測的高廟文化白陶了。 洪江高廟的白陶一經發現,便使得華南地區早期藝術的繁榮程度,直接蓋過了當時黃河中上游地區。白陶的四散傳播,西北到陝南,東南抵達珠江口,向東沿著長江幹流直到太湖流域的東側。白陶紋飾豐滿而厚重。圖案種類很多,最常見的組合卻是鳥的形象,這與良渚「神徽」的範式驚人的相似。既跨時代、又跨區域、還跨譜系。湖南白陶與廟底溝彩陶、良渚玉器一樣,完全稱得起藝術高峯的讚譽。我們通過良渚人的演繹,可以間接瞭解白陶上那種詭異的高臺、飛鳥與尖牙——一個由湖南史前土著先民們構築的神的世界。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劉斌 (湖南日報記者 易禹琳 整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