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廣州市教育局發佈了《關於明確2019年廣州初中、普通高中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工作的通知》,一起來看看今年的特長生招生學校,招生範圍,人數!

想報考特長生的同學, 要注意啦!

2019年廣州市普通高中學校招收體育、

藝術特長生工作安排表

2019年廣州市普通高中招收

體育特長生計劃表

省市屬學校

越秀區

荔灣區

海珠區

天河區

黃埔區

番禺區

白雲區

從化區

增城區

花都區

南沙區

2019年廣州市普通高中招

藝術特長生計劃表

向上滑動閱覽《通知》全文

各區教育局,市招考辦,局屬中小學,廣東實驗中學、華師附中:

根據《廣州市教育局關於印發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穗教規字〔2018〕3號)《廣州市教育局印發〈關於2019年至2020年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工作意見〉的通知》(穗教規字〔2018〕5號)要求,現就2019年廣州市初中、普通高中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工作予以明確,請嚴格遵照執行並認真組織實施。

一、招生學校

命名爲2016-2019年度廣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具備體育特長生招生資格的初中、普通高中學校,可以且必須招收相應項目的體育特長生。命名爲廣州市藝術重點基地學校、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具備藝術特長生招生資格的初中、普通高中學校,可以招收相應項目的藝術特長生。市教育局重點扶持的體育或藝術特色學校,經市教育局同意可以招收相應項目特長生。

二、招生指標

根據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等四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穗體競〔2012〕48號)要求,命名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初中學校、普通高中學校每年招收的傳統項目體育特長生的數量不少於本校招生計劃數的2%。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不超過所在區初中招生總人數的5%,各初中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指標由各區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根據本區實際情況自行確定。省屬、市屬初中學校特長生招生指標按市教育局招生計劃執行,不計入所在區特長生招生指標。普通高中學校按照市教育局明確的招生比例執行。

具備體育特長生招生資格的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廣東省、廣州市校園足球推廣學校可招收足球項目特長生,招生指標納入學校年度特長生招生總數。其中,初中學校足球項目特長招生比例不超過本校招生人數的3%。符合上述條件的普通高中自行確定是否招收足球項目特長生,須向社會公佈,招生人數納入學校體育特長生招生指標。

三、招生範圍

(一)初中特長生招生範圍:因市重點扶持項目組隊需要,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面向全市招收排球特長生,廣州市第三中學面向全市招收毽球特長生,廣州市第七中學面向全市招收藝術體操特長生,廣州市鐵一中學(本部)面向全市招收健美操特長生,廣州市第五中學面向全市招收足球特長生,廣州市第四中學面向全市招收民樂特長生,廣州市執信中學面向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和白雲區(僅限水蔭路校區)招收藝術類特長生,其他公辦初中不得跨區招收特長生。

(二)普通高中學校特長生的招生範圍按照穗教規字〔2018〕5號文件明確的範圍執行。

五、報名條件

(一)基本條件。

初中、普通高中招生必須分別符合穗教規字〔2018〕3號文件和穗教規字〔2018〕5號文件規定的條件。

(二)體育特長生。

獲得教育、體育行政部門主辦(含市教育局委託廣州市學生體育藝術教育協會承辦的)的廣州市級以上(含市級)體育比賽個人或集體項目前六名者,或區級體育比賽個人項目或集體項目前三名者(初中體育特長生可放寬至前六名,具體名次由各區教育局確定);或參加地級(市)以上教育、體育行政部門主辦(或參與主辦)的比賽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以上(含二級)標準者。

(三)藝術特長生。

獲得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國家、省級、市級各類藝術專項比賽三等獎以上,或區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辦的各類藝術專項比賽二等獎以上,或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小荷風采”少兒舞蹈比賽銅獎以上,或國際奧林匹克合唱比賽銅獎以上,或國家級、省級體育舞蹈賽事個人前6名以上,或其他大型國際比賽獲獎的個人或集體項目獲獎者(初中藝術特長生需爲銀獎以上,並由學校招考組與區教育局商定;高中特長生需爲金獎以上並經市教育局體衛藝處確認),或廣州青年交響樂團入團滿一年以上團員且代表樂團參加正式交流演出(必須出具團員證明和演出證明)。

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項目含京劇、粵劇、古琴、剪紙等,教育部門沒舉辦相關比賽的藝術活動,如個人藝術水平突出者,可由本人申請、所在學校認定後給予推薦,按程序由教育行政部門進行資格審定。

(四)獲獎證書有效期。

初中體育藝術特長生報名條件中,比賽獲獎證書有效期爲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

普通高中體育藝術特長生報名條件中,比賽獲獎證書有效期爲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

五、招生程序

(一)初中特長生招生程序。

初中特長生招生在小學畢業考試前進行,基本程序包括:各區教育局和初中學校公佈特長生招生錄取工作安排,學生報名,報名資料認定,組織專業測試,擬錄取特長生名單對外公示,辦理相關錄取手續。

公辦初中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時,只能進行體育、藝術方面的技能測試,並按學生的體育、藝術方面技能測試成績錄取,不得進行其他內容的選拔性測試;對獲得體育、藝術特長生升學資格的學生應同時在招生學校和畢業學校公示。

(二)高中特長生招生程序。

1、報名辦法

網上申報。中考報名期間,凡符合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條件且需要報考的考生,必須在廣州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中考服務平臺”,網址:http://zhongkao.gzzk.cn/)填報獲獎項目、獲獎等級和證書等級等相關信息。每名考生只能報考1所對口項目的招生學校,招生學校必須按規定的體育、藝術項目進行招生,否則不予辦理和審批。

提交審覈材料。考生在中考服務平臺打印《廣州市普通高中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報名表》(以下簡稱“《特長生報名表》”),連同相關獲獎證書或等級證書原件與複印件自行前往報考的特長生招生學校報名,提交全部審覈材料。

2、特長資格確認辦法

招生學校成立由學校分管校長、經辦部門、體育科、藝術科等聯合組成的招生工作小組,負責本學校各項特長生招生工作。招考組以特長測試確定特長生入圍資格。

招生學校收到考生報名資料後,指派專人負責在中考服務平臺對考生填報的獲獎項目、獲獎等級和證書等級信息與提交的有關證明材料進行審查、覈驗,並錄入審覈意見。通過審覈的特長考生,由招生學校統一組織進行特長測試確認。

招生學校完成全部網上審覈後,在中考服務平臺打印《廣州市普通高中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申報名冊》(以下簡稱“《特長生申報名冊》”,一式三份,市招考辦、區招考辦、學校各一份),並在《特長生報名表》上加具意見,連同考生的獲獎證書或等級證書原件和複印件(集體項目證書由學校統一存檔的,可提供複印件並由學校蓋章確認與原件相符合)等有關材料上報各區招考辦(中教科)(以下簡稱“區招考辦”)。

根據屬地層級管理原則,各區招考辦負責本區招生學校(含省、市屬學校)報送的有關材料的複審工作,並由專人負責在中考服務平臺錄入審覈意見。審覈結束後將證書原件退還招生學校,並在《特長生申報名冊》上簽名蓋章,連同考生的獲獎證書、等級證書複印件等申報材料報送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審批。

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對所有申報特長生的資格進行審批確認。

各招生學校、畢業生學校各自在中考服務平臺中打印本校通過審批確認資格的特長生名單,並在學校公示欄公示,市招考辦在廣州招考網同時公示全市體育、藝術特長資格生名單。

3、錄取辦法

我市公辦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爲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的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各招生學校可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學校所在區任意批次或全市公辦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作爲本校特長生的投檔線。

填報志願時,經審覈具備體育、藝術特長生資格的考生,必須在本人具備特長生資格的學校統一錄取的招生首批次第一志願填報該校,其餘志願則由考生自行選擇填報學校。不在招收特長生學校的首批次第一志願填報該校的特長資格生,投檔時將按普通考生的錄取規則進行投檔。

投檔錄取時,將根據具備特長生資格的考生所填報志願次序,按學校招收特長生的計劃數和該校特長生投檔線進行投檔錄取。對符合條件並已投檔的考生,招生學校必須予以錄取。凡已錄取爲特長生的考生,不能再參加其他學校的錄取。未被錄取爲特長生的考生,根據其普通學校志願順序和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成績,參加其它學校的普通生錄取。

六、工作要求

(一)請各區教育局和省、市屬學校將學校招收特長生工作方案於4月30日前報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備案。未經市教育局批准,各區教育局和省、市屬學校不得擅自擴大招生學校、項目、指標(名額)和範圍,初中特長生招生比例原則不得增加。跨區招收初中特長生的學校,其招生時間由學校與相關區教育局聯繫落實。省屬、市屬學校招收初中特長生時間安排請與相關區教育局協調保持進度一致。

(二)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必須組織術科專業測試進行考覈,確保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的質量。特長生招生嚴禁弄虛作假、徇私舞弊,一律不得進行其他內容和書面形式的文化學科測試,對違反規定者要追究責任。確定錄取體育、藝術特長生名單前,需分別在招生學校和畢業學校公示一週。市教育局將適時對各區和學校特長生招生工作進行抽查。

(三)已錄取的體育、藝術特長生須與招生學校簽訂《特長生管理協議書》,協議書各款項由招生學校根據自身要求規定,特長生須嚴格履行協議條款參加訓練和比賽。招生學校要爲招收的每一位特長生建立成長跟蹤檔案,以考覈特長生三年期間培養成果。各招生學校要逐步完善對特長生的培養機制,探索開設校本特色課程、選修課程,提高訓練水準,帶動校園體藝氛圍,推動學生體育藝術2+1項目和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來源:廣州市教育局

點“閱讀原文”查看完整通知文件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