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腫瘤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有一種癌症,只要你做對了一件事,就能避免它的發生! 公眾號 第1張

它的名字叫做結直腸癌,而這件事就是篩查。

來源丨胃腸病

盡管人類在與腫瘤抗爭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無數驕人的戰果,但不得不說,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扼住腫瘤的喉嚨,做到真正意義、絕對意義上的預防。就像不吸煙並不意味著一定不會得肺癌,不食用醃漬燒烤類食物並不意味著一定不會得胃癌一樣,我們的預防「賭」的是一種概率,而很難做到徹底隔絕。

但是,有這麼一種癌症,只要你做對了一件事,就可以有效避免它的發生。

它的名字叫做結直腸癌,而這件事就是篩查。

有一種癌症,只要你做對了一件事,就能避免它的發生! 公眾號 第2張

雖然同屬癌症家族,但各個成員性格脾氣迥異,結直腸癌就屬於簡單遲鈍的那一型。簡單是指發展套路單純,遲鈍是指發展速度緩慢,這兩者結合起來為我們的有效預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直白簡單的前世今生

結直腸癌最容易預防的根本原因是:發病機理明確。

和其他很多腫瘤撲朔迷離的形成演化進程相比,結直腸癌的發展套路簡單,前世今生可謂一目瞭然——90%以上的結腸癌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的。

這就意味著,只要及時發現並切除掉息肉,就可以阻斷其日後惡變的可能性,進而做到與腸癌絕緣。是不是簡單到想哭?

我們先來看看腸息肉是個什麼樣存在?通俗地說,腸息肉就是腸黏膜表面長了一個突起的肉疙瘩。這個肉疙瘩小至芝麻、綠豆,大至核桃,數量可從1個至數百上千個不等。

有一種癌症,只要你做對了一件事,就能避免它的發生! 公眾號 第3張

腸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質,可分為腺瘤、增生性息肉、錯構瘤、炎性息肉幾種。這當中只有腺瘤會惡變,但遺憾的是腺瘤在腸息肉中佔了絕大多數。研究顯示,直徑超過2cm的腺瘤近半數會惡變成癌。對於家族性腸息肉患者來說,如果放任不管,70歲以後腺瘤性息肉幾乎100%會癌變!

這組數據固然讓人不寒而慄,但只要在癌變前及時處理掉這些息肉、腺瘤,就相當於拆掉了這顆定時炸彈。因此,結直腸癌的預防是簡單易行且卓有成效的。

遲疑緩慢的發展歷程

不要以為這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結直腸癌容易預防不單單是因為我們把清了它發展演變的脈,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發展非常緩慢。

一般來講,結腸腺瘤的發生到演變為結腸癌需要10年至15年的時間,這個漫長的過程為我們及時發現並阻斷它的進一步演變惡化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機會。這麼說來,結直腸癌在「惡貫滿盈」的腫瘤家族,真的算是良心典範了。

尷尬但有效的篩查方式

幾乎各種腫瘤都有相應的篩查方式,但多數時候篩查無法實現預防的目的,其意義更大程度上在於第一時間內發現並治療已經存在的腫瘤。

但是,對於結直腸癌來說,篩查同時也是一種預防。這種神奇的篩查方式就是經肛門探及腸道的結直腸鏡。在內窺鏡檢查下發現息肉並及時切除,就可以有效避免腸癌的發生。

因此,結直腸鏡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結直腸癌的篩查和預防手段。

有一種癌症,只要你做對了一件事,就能避免它的發生! 公眾號 第4張

遺憾的是,很多人對此並不瞭解,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這種尷尬且略痛苦的檢查保持著一種本能的抗拒和拖延。正是因此,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慘劇一步步變成血淋林的現實。換句話說,結直腸癌患者其實是世界上最冤最屈的癌症患者。患上這樣的疾病,多半要歸結於自己的拖延或無知。想到這裏,總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令人望而生畏的腸鏡檢查吧。

普通結直腸鏡檢查雖然有一定的痛苦,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醫生操作水準的提高,正常的成年人都可以耐受。

一次腸鏡檢查,從進鏡到退鏡,一般不會超過十分鐘。

目前大多數醫院都有無痛腸鏡,迷迷糊糊睡一會,檢查就做完了,完全沒有任何不愉快的記憶。

以下八類人羣應及時做個結腸鏡篩查:

  • 40歲以上人羣;

  • 有痔瘡和長期便血的人羣;

  • 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的人羣;

  • 有慢性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的人羣;

  • 經常發生便祕、黑血便和黏液便的人羣;

  • 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者;

  • 長期精神抑鬱、近三個月體重明顯下降的人羣;

  • 肥胖者患腸癌的風險高於體重正常者。

如果腸鏡檢查沒有發現問題,可以後每5年再做一次。曾經有結腸息肉病史的患者,應做好復查。

單發息肉切除、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2-3年檢查不復發,說明這個人息肉復發的概率小,之後可以改為每5-10年查一次。

一個有點痛、有點害羞、有點不太「體面」的檢查,卻可以換來5年左右的腸道安全,何樂而不為?

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夠引起大家對於結直腸癌篩查的足夠重視,千萬不要等到噩運已經降臨再說後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