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研究是本身的學問。


亞裏士多德說哲學是唯一自由的學問。

蘇格拉底柏拉圖更傾向於哲學是追問的學問。

教科書上說哲學是科學之科學。

一百個人心裡有一百個哲學

沒人能搞懂哲學到底是什麼,但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的哲學之道。

我覺得哲學就是矛盾之學。


通過語言、理性的呈現來進行思想,哲學是一種思想方式,第一原則是理性的自明自知。

所想可以分為可說的和不可說的,或者理性可至的和理性不可至的,哲學思想者基於前者,關注後者。

和非哲學思想方式最大的區別是哲學起於無知,為著求知好奇,走向未知,但是自知,一切都可懷疑也應該懷疑,都要通過理解來確定。


哲學是一種以整體或者大方向上觀察世界的角度對事物進行觀察、歸納、推理、總結過程中形成的思維方法和結論。

用道德經的話來講就是:其大無外


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看我過往的帖子,你會有收穫的。


1、歷程

開始是神話,然後是宗教神學,然後是對認知可靠性的各種各樣的分析、主張。這是西方哲學。

開始是神話,然後是春秋諸子,然後是儒釋道三家根基穩固。這是中國哲學。

2、形式

西方哲學顯得凌亂,為了證明主張而去證明主張。分析往往是不徹底的,突然就找了個莫名其妙的抓手,然後就給你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而本質上還是主張。西方哲學就像小孩子一樣,天真活潑可愛,動作多,但是沒有深度。

中國哲學三家分庭抗禮,儒釋道各有所長。在它們誕生以後,思想就很快比較穩固。它們往往是「空」與「實」相結合的。思想透徹,卻不失本位。思想上,更像是成熟的老者。

3、與科學的關係

西方哲學思維活躍,主張多變,形式上與現代科學相似度高。

中國哲學持重,人文偏多,如果不分析深層次內涵,會誤認為與科學關聯度低,便誤認為與科學無益。


1、哲學說本末兩體,上帝God本體好像通俗,誰都懂似的、其實極少人懂,暫不說;

2、從末體說起:「蘇格拉底is白人」,懂不懂哲學都知道這話的意思;

3、但不懂哲學的人卻不懂「S是P」,譬如,

P&>S&

同一律a=a恆等律,

人&>蘇格拉底&

===================

所以,

甲:說「蘇格拉底is白人」不是哲學;

乙:既說「蘇格拉底is白人」,又說「S是P」是哲學』

丙:哲學者,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

中國有許多留學生去外國學哲學,但依然只會說前者不會說後者,那與不懂哲學的人沒什麼區別,甚至還會說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昏話,如此尚不及完全不懂後者的人。


簡單的說,就是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之平靜安寧,祥和樂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