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国小的时候,想吃一个蛋糕要等到—年—度的远足(用走路去旅行)才能尝到!
当时一个蛋糕才2角,可是我们却买不起要等到远足才敢跟母亲要一个带上路,肖想—年的时间才能吃到,所以我都很珍惜的吃,怕大口一咬就没了!这种谒望的口感别人是体会不到的!
后来因为环境不好,才有机会跌入烘焙的世界里,一栽将近60年,体会了蛋糕的种种变化!
那时是用手打蛋糕,座在—张小椅子上两脚夹紧蛋糕桶,一坐就是20~30分钟(视蛋的多寡而订,蛋多发泡快时间短,蛋少发泡慢又重又难打〉所以那时蛋糕的价格是依蛋,糖,粉的比例而订。
例如当时切块的海绵蛋糕(见图57年蛋糕价目表)糖750克(20两)x蛋720克(12粒)x水338克(1.5碗)x粉750克(20两)=可切21块
当时一块2元3块5元
蛋的比例多价格髙,蛋少价格低,便宜的吃不到蛋味,只有高档的才闻到蛋香,价格就是这样订的!
60年代以前还没有分蛋蛋糕,记得台湾第一道分蛋蛋糕是蛋黄塔(配方及作法见怀旧糕饼90道第203页)其作法是分开打,分开放,这种蛋糕烤好后表皮亮丽,有浓浓的蛋香味很吸引人!
到60年代戚风蛋糕出现后就逐渐消迹被淘汰掉,也许是因制作费时不被欢迎。
那时不叫《戚风蛋糕》而叫《轻松蛋糕》因为质地轻盈口感绵蜜而得名,但不知何时被改成戚风蛋糕,也许是轻松与戚风音近而被盖过!
不可否认的,戚风蛋糕的口感确实巅覆了所有的蛋糕,近而取代了传统蛋糕变成市埸宠儿!
自食安风暴后有些产品都冠上《古早味》好像是无添加物的一张保单,一贴万灵销路长红。
不可怀疑早期确实凭功夫无任何添加物是安全的保证,但是古早味太好用了,连加了香料的红茶也充当古早味红茶,加了乳化剂的蛋糕也混充古早味蛋糕,连果酱式搅法的绿豆馅也变古早味了,古人都己做古,没有人会爬出来证明了,说不定连汉堡以后也变成古早味汉堡,因为没有人会指正,只好靠自己辨识了!

38612507_2010255815953510_4851984465066459136_n.jpg

38624429_2010255875953504_4467597394724257792_n.jpg

38694478_2010255785953513_8567840876502450176_n.jpg

38735923_2010255849286840_6718982602331521024_n.jpg

 

 

下午茶系列: https://goo.gl/NHyTnh

早餐系列: https://goo.gl/hI0boH

《#怀旧糕饼3:跟著老师傅做特色古早味点心》

 

博客来:https://goo.gl/HB9LB5

金石堂:https://goo.gl/fRDMWF

诚品:https://goo.gl/GsSEhA

TAAZE:https://goo.gl/kckEpf

《#怀旧糕饼90道》

博客来:http://goo.gl/l9FrM9

金石堂:http://goo.gl/0xUqtW

诚品:http://goo.gl/NvyYpD

读册生活:https://goo.gl/YmDUxh

《#怀旧糕饼2》

博客来:http://goo.gl/ckCqaP

金石堂:http://goo.gl/nLrSdG

诚品:http://goo.gl/vRsmcU

TAAZE:http://goo.gl/YBpz2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