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约也相隔快一年才又写了部落格,在这期间学了好多事,上了好多课,也多读了好多书,观影的方式也大大不同,现在甚至都不太敢回头看以前的文章,觉得实在是太差劲了(捂脸),这篇想用流水帐的方式试试水温,测试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当影评的潜质。也因为我今年大概都没有出国参加影展的计划,所以我应该跟大部分人一样只能等到金马才有机会一睹Carol,所以这篇的内容也都是未观影之前的猜测揣想,可能跟真正看过影片之后大不同,请不要太认真噢。

 

5月23日---

     看过后感觉很好的片段。最初得知The Price of Salt即将改编之时,我当时真的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这是我最爱的作家的唯一以爱情中心的小说,而且还是女女,但,这根本就是「Therese内心戏」的书跟电影这个形式极其不合,电影的本体是「影像」,剧情只不过是辅助影像的建筑蓝图,书里过多的心理描写,细节描绘,根本是部不可能拍的影片。但看完这个约1分钟的片段后,不怀疑Todd Haynes真的自《Mildred Pierce》后有了「质的飞跃」(擅长使用镜、框及倒影)。

     这场两人一起去采买耶诞树的戏,原著第七章中只有一小段叙述,甚至可以说非常短,但电影很聪明的将Therese的职业由剧场舞台设计改成摄影师,增添电影的影像感与立体感,在这段影片中就可看出Haynes如何用影像表达人物内心情绪。

     开头先用一辆急驰的车分隔两人(Therese从车内望出的视角)---那时根据小说看来,距离两人第一次约会(吃饭)及Therese第一次作客Carol家不久,两人的关系暧昧不明,所以以车先打断两人的视线与亲密感---接著Therese急忙装好底片(相机是否如Sontag所说,就像捕食者的武器?),想要「捕捉」Carol的身影(当然暗指的就是Carol这个人),下个镜头Therese以锐利的眼神瞄准、确认Carol的位置,再从车窗(除了摄影机镜头外的另一个框,框住猎物)看出去,确认取景的位置,走出车外,拿起相机(到这里的每个镜头都剪的极快极碎,可证其心急)。整段的配乐也如Therese情绪般,外表冷静,内里却暗潮汹涌,甚至连下雪也是精心设计,不只寒冷萧瑟,加强画面的冷色调,更是铺天盖地的阻碍。Carol的身影在相机镜头中失焦又对焦,她时而拨发整衣,回首(不期然的回眸,对上眼,若有似无的感情,瞬间牵紧观众的心弦)走动,如谜一般的本尊,难以了解、跟随捕捉。接著下场戏,回Carol家,镜头带到Therese如得到礼物的女孩般笑颜,但前座的两人明显被耶诞树完全阻隔,像是不好的预兆,果然,上一秒才被问完"You still with me?",下一秒却人影未见,人声先至,再度隔绝两人,如果说Therese在小说中及电影中就像是Carol的女儿(那时的女同小说都有很多类恋母情结,且两人的年纪,甚至阶级都相差颇大),那在此处她明显输给了Carol真正的女儿Rindy,Carol连看都没看她这个来作客的客人(Carol开车门下车之快,可见其心切,更对比Therese的不知所措),而是直接飞奔抱起女儿就往屋里去,她只得落寞、失宠地,再一次试著追随Carol的身影。

 

5月24日---   

      另一个片段则是两人第一次约会的餐厅戏,这场戏的镜头就比较一般,纯粹的对拍镜头(送餐点的侍者,几乎全身都被镜框切掉,是个无法闯入两人世界的外人,是有趣的一点。餐点送来之前有一段略为尴尬的无语空白,接著Carol就讲了”I'm Starved.”,是阿,一直盯著Therese,她当然饿坏了(Therese的娇羞表情也像是被吃定了,马上答应要去Carol家作客,羊入虎口阿),相较于上则提到的片段,这场的掠食者与猎物倒反过来(卫报的Peter Bradshaw有个有趣的观点,Carol从两人首次见面时就一直穿著毛皮大衣,也就是说,她是掠食者),两人眼光从瞥见、闪躲到直视,不停猜测忖度对方的心思,都想要占上风,读透彼此,猎捕者与被猎者的身份在这场爱情游戏不断互换,很是保留了Highsmith小说的悬疑紧张感(爱情比任何悬疑小说都悬疑?)。而这场戏的最后还完整保存了小说里,我最最最喜欢也觉得超级独特的句子:"What a strange girl you are." "Why?" "Flung out of space.",其实这句话还出现在小说另一处,只是中文版翻得太不用心,两处的翻译不同,以至看不出(快拿出英文原著吧!),没错!就是在两人性爱的结尾,可说是高潮之后,Carol又说了:"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至于电影版会不会保留,可以拭目以待,甚至仔细一点还可以发现,这句子出现的两处,不是和食就是与色有关,是本性,亦是享受,又或者Therese就是Carol的Guilty pleasure。而Rooney Mara的选角,无论是外表与气质上,更是与此句搭配的天衣无缝(由Variety访问Cate的文章可知,原来Rooney自始至终都是Therese的第一人选,所以今日的卡司与导演,除了完美阵容,可能没有其他词可形容)。出了餐厅后(延续对话结尾的配乐,情愫及余韵绵延),Therese倚在旁边映著她倒影的墙上(Haynes又高明的选用了带有浓厚符号、隐喻意味的「镜中影」),看著Carol的「密友」Abby来接她,两人状似亲密,虽互相挥手告别,但Therese的脸上的不舍与不悦一目了然(由光线安排与衣服配色也可看出Therese的暗色系和在阴影中,对比另一头的明亮色系与在阳光下),两人离去的身影又迅速被路人交错隔开---是阿,隔离Carol与Therese的不只Abby,还包括了50年代对同性恋的压抑氛围,那些人群和眼光。

     今日至此搁笔,祈祷Carol能一举摘叶成功!

 

5月27日---

整理阎啸平老师的两本书(1 2),谈文学与电影的异同

     文学最有暧昧的空间性,书写于一度空间,却能开展出立体空间的想像,描述形式是第四空间,随著时间逐字流现情节与意义。文学不若绘画再现时的明确,而比音乐更偏于感性联想,却又加于理性思维,文学丰富的暧昧性使它稳坐「精神艺术」的王座。

     文学丰富的内涵意似源自于R.Jakobson所谓的「歧义」,以致看过小说原著的读者常感叹:「电影不如小说。」,难以敞开心胸去接受其实还不错的改编作品,因影片达不到他摸索着的或甚至朦胧中的想像。小说家要让读者在头脑里看见,导演要让观众在眼睛前看到,文学的「想见」,相对电影的「实见」。

     而文字作为语言形式的符号,在字义上实有义不能及的不确定性---丰富而暧昧,而其媒材容许自在阅读---厘清歧义的同时,却又常带出其他层次的难解之处;而电影媒材不能停顿的绝对流动性,注定在观片过程中难以进行概念性深思。

     电影拥有第一度空间到第五度空间里所有艺术品种的可能性。文学具有想见却看不清的概念化优点(鼓励想像),电影则有其看见却又不太清楚的具象化优点(不鼓励想像)。

 

5月28日---

     从网友那得到Carol剧本(不确定是否为最终拍摄定本),大致信手翻阅之际,昨晚阴错阳差找到之前外流的电影片段(还真不少,比坎城放出来的多好多),没想到第一次看就可以与剧本里的文字印象合一了,几场戏都可以对到,甚至有结尾戏......对剧本则是有几处印象很深,Carol说的那句I love you,力道之强可透纸背;性爱戏的描写颇为写实露骨(但似乎没有放上我爱的那句词,呜),让人愈来愈好奇Haynes要怎么用影像呈现,改天读完再来谈一下剧本和小说异同。而看完外流片段的另个感觉,Haynes的的确确是个有料的导演,坎城那两个片段并非只是灵光乍现,他非常知道自己在干嘛,清楚导演应该干嘛。

     前几天的一些零碎想法:坎城Therese拍Carol的片段,镜头大多只有两种角度,Therese视角与观众看著Therese的视角,也就是说Therese急忙捕捉Carol的同时,观众也正仔细地观察她呢,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呢。

     另一个是跟网友讨论之后,跑去看的一篇报导,里面其中一位影评提到Haynes的第一部片《Superstar: The Karen Carpenter Story》(很cult很毛的片)用人偶演主角,至今这么多年,到Carol仍把演员当人偶控制,演出生硬无生气,但另一位反驳,Haynes的导演是符合时代氛围的,50年代的压抑紧张跟演出的方式相符。我想到的是小津安二郎这位史上最伟大导演,他也绝对不是走写实、自由路线的导演,但谁敢说他的导演或电影不好,一切在符合「片情」(Diégèse,或译「叙事世界」)之下,都是好的导演,好的演出,好的电影,不是所有人都非得像侯孝贤或是Kechiche一直开着摄影机,重复拍一样的片段,追求所谓「写实」才是电影的唯一出路。

     虽然看了一点点结尾的外流片段,但没有收音配乐等等,画质也很差,还是很好奇几乎每个喜欢Carol的影评都大力称赞「瞬间感动到飙泪」的无台词戏整体是怎么处理,是否能跟La Vie d'Adèle中两人的重逢戏分庭抗礼呢?好奇好奇。

 

6月6日---

     前几天在PAR杂志看到林奕华谈Carol,本来用手机拍了照,想传上来,但碍于解析度不够好,写得又太平庸没有新意(都已经写影评当策展这么就久,还是一点进步都没有),后来就算了,有兴趣的可翻翻6月号。

 

6月13日---

    看到Todd Haynes谈《Safe》的文章,其中提到Douglas Sirk最有名的便是他那些「其实不是Happy Endings」的Happy Endings,一想《Carol》不也正有可能是这样吗,虽然是直接将Highsmith版的有名圆满结局直接搬过来,但两人可能真的就这样过著公主与公主的完美生活吗?何况还是在50年代这种极其拘束焦虑风声鹤唳的年代,搞不好Highsmith的原意是跟Sirk一样呢,或经由Haynes这个当代Sirk巧手导演后,弦外之音会更明显。不过书里的结局写得实在太动人,而目前读过的影评也说电影结尾戏情感力道爆棚,还真不愿去想「这不是一个圆满结局」这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