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中核心的三張表是讀懂一家公司的起點,就好比讀書時候的目錄,我們要想掌握公司的狀況,就要理解財報中數據所表達的含義,要深刻理解這些數據,就要先從三張主表中去索引到你想看的內容,因此上篇文章簡要介紹了現金流量表,而本篇說一說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權益(凈資產),萬年不變的會計等式,傳統看企業值多少錢看的就是凈資產,隨著各種互聯網公司的湧現,輕資產、持續虧損,導致使用收入額等方式來折算企業價值成為主流。

由於這種資產輕、自身造血差的情況存在,很多企業下盤功夫虛浮,這種背景下就更要關注資產負債的重要項目,在此列舉幾個具有普適性的報表項目,供大家參考。

資產篇

1、應收款

(1)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魯迅曾說過「如果財務愛你,那就讓她給你個應收賬齡表吧!」

賬齡就是別人欠你錢的年齡,年齡大的隨時有掛掉的可能。所以身為老闆,你可要時不時把那些年老色衰的清理一遍,保持應收賬款的活力。

再有,看應收賬款的增速,收入增長5%,應收賬款增長20%,那就要跟銷售部門好好喝喝茶了,到底是行業普遍情況、公司政策變化,還是為了拿業績獎金,總之這種趨勢是一種不健康的增長,值得警惕。

(2)其他應收款:

其他應收款是個雜貨鋪,各種性質的款項都可能歸集到這裡,所以要善於發現這裡的問題、擠干裡面的水分。

第一就是個人借款,公司規模不大的話,對於如銷售之類的借款和諸如招待費等的報銷,最好老闆親自審批;如果有一定規模,老闆定期也應該關注什麼人借款、借了多少、借了多久、人還在不在公司(這是關鍵)。

第二是各種保證金類掛賬,有些時間周期長,非常容易被忽略,一定要心裡默念三遍「這都是錢」,並盯緊催要。

2、存貨:

存貨歷來都是一個讓老闆既愛又恨的項目。與應收款不同的是,應收款越少越好,而存貨則不然。存貨太少有可能出現斷貨,影響正常業務開展,而太多又可能造成積壓,而發生損失。因此就有安全庫存一說,也有不同的計算方式,但不能一概而論,核心還是要結合業務特點。

存貨另一個關注點是生產環節,尤其是生產流程和工藝複雜的業務,成品價值是由一系列生產流程的成本組合而成,因此生產環節的良品率、損耗率等是企業降本的關鍵所在。

第三、盤點、盤點,還是盤點。尤其是要利用好不定期盤點的機會,突擊查一查實物短缺,看看有沒有搬倉鼠的存在。這是每位老闆必備的清理蛀蟲的絕技。

3、無形資產

目前監管機構對於無形資產,尤其是自行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較為謹慎,主要是由於對於可資本化(即可以形成無形資產的開支)部分的界定難以把握,有可能造成資產的虛增,而費用的虛減。從企業老闆角度來看,同樣需要關注這方面,由於資本化的作用,無論從當年利潤、經營現金流都看不出減少,但實際開支是實實在在消耗企業資金的。因此老闆在控制開支時,不僅僅關注費用開支,對於隱藏在資產中的開支同樣需要格外關注。

負債篇

1、應付款

在保證正常經營穩定的前提下,儘可能延長付款周期,對於企業來說一定是划算的,這相當於用別人的錢來做自己的生意,所以這也是關注應付款最重要的主題。

但並非應付款越大越好,或者拖欠越久越好,一個好的採購既擅長貨比三家選擇性價比最高的供應商,又要善於合理安排付款節奏,讓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因此應付款「度」的把握最關鍵。

在寒冬之下,每家企業都要使盡渾身解數儲備過冬口糧,除了正常業務供給外,上述這些在高歌猛進時代所容易忽略的問題,有機會挖掘出更多價值,讓這個冬天多一點餘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