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0315518  

當初會買書是因為想要參加政大韓文系的韓國文學推廣徵文,於是毫不猶豫地買了,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有意識的閱讀韓國文學作品,算是蠻奇妙的經驗。《舌尖上凋落的愛情》,這書名聽起來是一個與食物有關且結局悲慘的愛情故事,也確實如此。一個失戀女子充滿怪奇恨意的叨叨絮語,故事的結構也很單純,就是被劈腿的女廚師和前男友留下的狗一起懷著被拋棄的心情,無法面對現實,內在流離失所的持續著日常生活。

這個失去愛的女人獨守空閨的故事,逐漸發展成荒謬的變奏,而演出的舞臺不過是女主角的內心,幾乎就是她一個人的獨白。文案都用食慾與愛慾來形容這本小說,但是我總覺得有些讚譽太過。女主角職業是廚師,而且算是挺時髦的廚師,她被精緻高尚的飲食圈所推崇,開了時尚的做菜教室,背叛她的前男友做為年輕的建築師而小有名氣。

愛情凋落後的自我療癒過程似乎都是雷同的,自我從一分列為二,沉浸在愛裡的時候完整得快要爆炸得那些內在力量,把靈魂撐到巨大的邊緣,到了頂點總有摔下來的時候。失去那位付出洶湧愛情的對象以後,生理心理都越來越瘦只剩下皮的女人,皺巴巴的情緒、皺巴巴的生活與皺巴巴的兩個自我。女主角探望為愛情發了癲住在療養院的叔父,前車之鑑,即便如此對於為愛發瘋這件事情,她如此害怕又奮不顧身的期待。

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男主角來到以前跟女主角同居的地方,女主角卑微的乞求能做一頓飲食給從前的男人,這裡的氣氛非常可怕,那是一個女人最後最後繃得緊緊的剩餘自尊,都透過食物送進那個男人的嘴裡,當他吐出該死的臭口水,女主角也終於繃斷了理智,她的內在發狂卻還是隻能在她的神祇面前卑躬屈膝的笑,情緒斷裂非常私人,只是啪的一個小小聲響,卻改變了女主角的世界。 

女人與廚房的關係是很微妙的。曾經廚房是女性定位自我價值得重要場域,是家庭生活中唯一完全屬於女性的空間,一個勞動的空間,充滿殺人油煙的蟑螂盒子。談論飲食的作品如果以女性為主要視角的話,經常長出兩種骨幹,一是家族傳承的飲食經;二是愛情中留下的習慣。食性其實是非常親密的事情,熟悉一人的食性需要經年累月的相處,在餐與餐之間駐足流連,建立層疊的情感「可以分享食物的人也可以做愛,可以做愛的人也可以分享食物」,這句話說得真好,兩個人一起飲食或性交,不就是體液交換的過程?

能夠在廚房裡懲罰愛情中的死敵的女人,應該很幸福吧?至少最後女主角擁有最後一次機會餵飽了所愛的男人,只是待客用的食材,古怪了點(笑)。

結局使人想起算是神小風出道作品的《背對背活下去》,小說整體結構實在很像,這種結局的反轉實在已經不新奇了。比起來神小風的安排或許還好一點,至少她的女主角將恨意報復在情人身上;在這裡女廚師將她失控的恨意發洩在情敵身上,一石二鳥的懲罰了背叛自己的情人與介入她神聖愛情的第三者

趙京蘭的筆鋒算是洗鍊優雅,描寫關於飲食製作之橋段也很特別,小說中的女廚師對於飲食的態度帶有某種偏執的語境,偶爾神經質偶爾冷靜,卻完全不像是著迷於美食的那種面貌,她如同醫者,面對滿桌食材猶如一臺手術,慎重、專注且要求美感。還有,臺灣出版社為封底封面的設計極具巧思,只是小說劇情安排稍嫌二流,通俗卻又不夠艷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