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登记成为捐赠者,让更多病人重获新生。

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昨日举行「二○一九年度骨髓捐赠者嘉许礼」,嘉许63位热心捐髓者,并安排其中一对受捐者及捐赠者首次会面。受髓者梓峰两年前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家中经济支柱倒下令一家人感到徬徨,直言得到骨髓捐赠,感觉「挽救整个家庭」。食衞局局长陈肇始呼吁市民登记成为捐赠者,让更多病人重获新生。

受髓康复者梓峰(左二)与捐髓者咏欣(右二)首次见面,并呼吁大众支持骨髓捐赠。

今年30岁的好爸爸梓峰两年前出差期间,身体部分突然流血不止,之后确诊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由于他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可捐赠骨髓。作为家庭支柱,他还需要照顾太太及两岁的儿子,但病情恶化令他出现面瘫情况无法进食,医生更指其癌细胞已经上脑,顿感天塌下来。

半年后经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的「香港骨髓捐赠者资料库」终于配对成功,如获新生的梓峰昨日首次跟捐赠者咏欣见面,感谢她的无私,除了救回自己的生命,更「挽救整个家庭」。咏欣指自己在一次偶然机会下登记骨髓捐赠,捐赠过程并非想像中恐怖,手术翌日后已经可以行动自如,没有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健康。

捐髓者和受髓者双方的白血球组织型必须高度或完全脗合,方可进行骨髓移植。香港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行政及医务总监李卓广指,如果病人没法从亲属中找到合适的骨髓,便要于无血缘的捐赠者中寻找。

据统计,找到一位完全脗合的无血缘捐髓者一般只有5千至1万分之一机会;若是罕见的白血球组织型,机率更少于10万分之一。他希望更多年轻人登记捐赠骨髓,增加病人找到脗合捐髓者的机会。18至60岁身体健康的人士,均可前往任何一间捐血站登记成为骨髓捐赠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