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5 09:34來源:作者:凌雲霄 2669次點擊:我要評論

國際上有個「中等收入陷阱」的說法,是說進入中等收入的國家,應該從中等收入國家逐步走向高收入國家,但許多國家到了中等收入國家後,經濟增長緩慢下來,甚至停滯、下降。這些國家被認為是掉到「陷阱」裡面去了。本文根據11月11日由劉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和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主辦的「鴻儒論道」上,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講演的內容整理。國際上有個「中等收入陷阱」的說法,是說進入中等收入的國家,應該從中等收入國家逐步走向高收入國家,但許多國家到了中等收入國家後,經濟增長緩慢下來,甚至停滯、下降。這些國家被認為是掉到「陷阱」裡面去了。確實有很多國家出現過這種情況。1980年到2000年,一些中等收入國家,經濟增長基本上處於一個水平。例如,巴西年均增長率只有0.4%,阿根廷年均增長率0.2%,墨西哥年均增長率是0.7%,而南非年均增長率為負。可以看出,這些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後,出現了經濟增長的停滯或下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迅速躋身於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目前人均GDP約6800美元。然而近年來,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問題不斷凸顯,加之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明顯的放緩趨勢,再次引發了對中國是否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討論。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上提到,「對中國而言,『中等收入陷阱』是肯定要過去的,關鍵是什麼時候邁過去、邁過去以後如何更好向前發展。」風險依然存在未來幾年,中國能不能順利地從一個中等收入國家走向高收入國家,這對中國來說確實面臨很多的挑戰。一些國際經驗也表明,中等收入國家成為高收入國家的機會並不是很大。現在世界上180多個經濟體,真正是高收入國家所佔的比例並不是很高,很多國家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以後,就長期的停滯不前,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這樣的情況。相關的研究表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這些國家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其中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過大的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縮小收入差距,解決收入不公,這是當前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過大的收入差距為什麼會阻礙經濟增長呢?首先是會對消費產生影響,會造成消費需求不足,高收入人羣的邊際消費傾向要遠遠低於低收入人羣,也就是說當收入差距過大的時候,會降低一個國家的消費傾向,消費不足會帶來內需不足,會帶來增長緩慢。其次,還會帶來低收入人羣人力資本積累不足的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很多的低收入人羣、貧困人羣沒有能力進行人力資本積累,這樣也會拖累一個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再者,也會導致民粹主義政策。對中國來說可能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很多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民主治理的國家都出現這樣不同的情況。中國一直未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就是中國在成為一個中等收入國家以後,經濟依然保持著中高速增長。如果GDP繼續保持7%左右的增速,中國有望在5—10年後邁過「中等收入陷阱」,成為高收入國家。如果經濟增速低至5%或6%,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時間有可能拉長至2025年才能進入高收入國家。談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有兩類影響因素與之相關。第一,收入差距過大會導致社會不穩定,如政局動蕩、政策搖擺、不斷爆發尖銳的社會衝突等,這些情況在拉美國家上世紀最後二三十年表現得很突出。這會影響正常經濟增長甚至造成經濟發展停滯。第二,收入差距過大會導致高儲蓄、低消費。當前中國國內居民消費佔GDP比重太低,而且過去十幾年內這一比重不斷下降。這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無法帶動經濟增長,只能更多依靠出口或者政府投資來拉動增長。但是,看國際市場的形勢,中國的出口很難繼續維持過去每年增長20%以上的趨勢,繼續依靠超常增長的外需來拉動經濟是不現實的。而繼續依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也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問題。當前各行各業普遍出現的產能過剩,實際上就是投資過度的結果。無論是繼續擴大政府直接投資,還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都會使當前的產能過剩局面進一步加劇。在高儲蓄、高投資、低消費的情況下,繼續依靠擴大投資來拉動經濟會加重結構失衡,這種發展途徑是不可持續的,最終必然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效率越來越低,甚至走向停滯。所以,如果當前收入差距過大、收入分配失衡的狀況不改變的話,中國將來有很大的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關於中國收入差距的變動,包括財富差距,大概分成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說農村內部收入差距擴大趨勢,第二個城鎮內部收入差距擴大趨勢,第三個全國收入差距擴大趨勢,第四個中國居民財產差距的急劇擴大。從1978年以來到2010年,根據基尼係數的測量,中國農村內部收入差距處在一種不斷擴大的過程當中,到現在為止最新的數據,也就是農村內部的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大概達到了0.38左右,比改革開放初期擴大了70%左右。再看一下城鎮內部的收入差距,從擴大幅度來說,城市內部收入差距的擴大幅度超過了農村,為什麼?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中國城市內部的收入差距是比較小的。當時的基尼係數大概是0.15、0.16,現在達到了0.36左右,擴大了一倍以上。從全國收入差距來看。在80年代初的時候,那時候認為基尼係數是在0.3左右,也是從80年代開始,出現了持續擴大的過程。根據官方的統計估計大概在2009年達到一個最大值大概是0.49,接近了0.5。最近兩年官方的統計顯示是稍微有點下降,下降的幅度並不是很大,現在全國收入差距基尼係數大概是0.473-0.474的水平,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在收入差距擴大的同時,中國面臨一個財產差距急劇擴大的問題,中國的財產差距擴大速度遠遠要超過收入差距擴大的速度,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在過去十年當中,由於房價的增長,加之各種各樣其他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財富集聚和積累的過程,大家的財富都在成倍的增加。對於城市來說,在過去大約10年的時間內,人均財富的年均增長率,而且是實際增長率是剔除物價以後的實際增長率達到年均22%,意味著什麼?4年的時間翻一番,8年的時間翻兩番,特別是房產達到了25%。而且對現在這樣一個收入差距,有學者認為,存在著一個低估的問題。現在看到的這個收入差距是建立在住戶調查的基礎上的,而住戶調查這裡面就很多高收入人羣往往是不願意參加這種調查,或者他們不願意登記他們的收入,這就造成了樣本缺失,以及收入低報所帶來的收入差距的低估。除了財富差距不斷擴大,在收入分配領域、財富分配領域當中又存在著分配不公的問題,處在不斷惡化的狀態。目前,中國分配不公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個是城鄉之間的財富差距,第二個是壟斷與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第三個是在市場領域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灰色收入和腐敗收入。這三個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國家分配不公的主要問題。儘管國家希望用一些社會政策增加低收入人羣的收入來縮小收入差距,但是財富所帶來的收入要遠遠大於社會政策所能夠提供的社會救助的水平,因此某種程度上財富所導致的收入差距就會抵消社會政策所產生的再分配的效果。目前整個收入分配政策中,對於如何調節財富分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政策手段。根據2007年的數據,包括低保、稅收、社會保障等再分配政策,使得基尼係數降低12%,相對於OECD國家曾經利用再分配政策縮小基尼係數40%的情況,這12%的降幅是比較低的。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再分配政策有進一步調整的空間,可以通過增加一些新的政策手段,也可以加大調整的力度,能夠使得再分配政策發揮更大的作用。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中國必須深化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就要求:首先,防止收入差距過大和收入分配不公,過大的收入差距,會阻礙經濟發展,帶來人力資本積累不足和社會不穩定,還會使投資缺乏。中國雖然正在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但收入差距過大、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秩序混亂等問題依然存在,中國仍缺少有效的收入差距調節機制和政策體系。要避免進入陷阱,推動公平分配是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就初次分配而言,要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市場體系,再分配方面,就個稅來說要讓高收入人羣承擔更多稅負,而中等收入人羣則減輕負擔。對低收入人羣尤其貧困人口要加大保障,擴大社保覆蓋範圍,提高低保水平。從稅收調節上來看,目前中國的直接稅太少,比例太低,而間接稅太高,但間接稅高是不利於收入分配的,只有累進的直接稅才會縮小收入差距。所以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產稅、遺產稅要加快推行,更重要的是要讓高收入人羣合理納稅。其次,要防止經濟缺少創新能力,因為,當一個國家從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的時候,靠的是資源投入、勞動力投入、資本投入、土地投入。而從一個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靠的是創新、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中國雖然是一個製造業大國,但仍處於技術模仿型階段,國家的創新體制尚需完善。以前中國是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所以可以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水平。現在如果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就必須改變原來的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從原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技術創新型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速度,通過結構調整、擴大內需。再者,提升中國的高等教育。近些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雖然已有很大提升,但相比於高收入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中國現在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30%,但在1980年代的韓國(韓國當時是中等收入國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70%。如果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滯後,是不可能成為高收入國家的,雖然這裡頭的因果關係要細緻的分析,但這種相關性是毫無疑問的。此外,中國的財政支出要向民生領域進一步傾斜,特別是增加教育和醫療的投入和對農村和落後地區的投入。還要加大反腐力度,建立財富公佈制度,進一步限制公權力對經濟的幹預,建立官員的收入和財富的監測機制。責任編輯:耕霞散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