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F-35戰機

日本F-35戰機墜機後立馬成爲國際焦點,因其成爲了全球首例海外F-35摔機事件。而經過了搜索,日本目前只尋回了尾翼殘骸,而飛行員與飛機的主體仍未能找回。這對於日本以及F-35的研發國美國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不過摔飛機在各國的軍事行動中也並非極其罕見的事,只是沒想到的是,美國媒體竟第一時間站了出來,在本與這件事上毫無關係的中國與俄羅斯身上大做文章。就有美國媒體宣稱,要是中俄得到F-35的殘骸,麻煩就大了,甚至稱中國準備派出最先進的潛艇去搜索。

日本F-35墜海位置

當然,因爲F-35是美國最新研製的五代戰機,被美國當成寶,然而卻這樣消失了,自然不甘心,所以也顯得十分的“小心眼”。不過就有中國網友說了,如果F-35真的漂到了中國來了,那也沒辦法,我們只能“笑納”了。

拋開個人情感來看,墜海的F-35飛機如果在美日軍方沒有搜尋到的情況下,在海底隨波逐流的話,被中國撿到的概率究竟大不大?其實,早在八年前,中國的專家早已有了定論。

當然,並非早在八年前,中國的專家便能預測到日本的F-35戰機會墜海,而是在另一件事比F-35墜海要大得多的事件上,這件事便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這件事也對中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福島核電站泄漏

因中國與日本隔海相望,就有人擔心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核輻射會不會順着海漂到中國來,一時間人心惶惶。而更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宣揚中國沿海的海鹽將被核輻射污染,一時間讓很多不知所措的,引發了瘋狂的搶鹽、屯鹽風波,造成鹽價瘋漲,市場一度失控。

而中國專家也第一時間站了出來,進行闢謠。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樂美龍認爲,日本污水排入東海岸後,因爲受到西太平洋的洋流影響,核輻射順着海洋漂到中國沿海的概率極其小,幾乎是不可能。

日本海域洋流(紅點大體爲F-35墜海位置,藍點大體爲福島核電站位置)

因受盛行風、地轉偏向力、海水密度的影響,海洋中的海水是流動的,我們稱之爲洋流。而洋流在海洋中的分佈也是有規律的,在日本海域,洋流主要受日本暖流導彈影響,大體上是自南向北移動的。而通過日本暖流的支流也可以分析,F-35殘骸漂到中國微乎其微。

F-35的墜機地點位於日本青森縣的東海域,與核島福電站的都處於日本東海岸,受到洋流的效果相同。況且相比於核輻射,F-35因其體積上與質量,受洋流之外的因素而偏移洋流路線的可能性更小。根據洋流分析,如果沒被軍方搜索到,F-35殘骸通過津輕暖流漂到日本東海岸可能性最大,其次也只有極小可能通過黑潮漂到北海道與北方四島。

事故海域漂浮的F-35A碎片

就算殘骸漂到更東的地方,也會被日本暖流帶到北太平洋暖流,甚至到達美國西海岸。所以說別看中國和日本隔海相望,實際上F-35漂到美國的可能性都比漂到中國要大得多。當然,漂到北太平洋的公海,倒是有被中國艦船找到的可能,不過這也無異於大海撈針了。

對於美媒的臆測,多名中國軍事專家也稱這種說法完全是一派胡言,非常不負責任。因爲“搶鹽事件”,中國加強了對謠言的處罰力度,全國也開始興起科普闢謠的風潮。而顯然美國人還需要加強一下最基本的知識,多看點書。(子文)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