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8年05月22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北報導)華府智庫“全球颱灣中心”(GTI)最新報告指齣,颱灣國防自主工業每年可進賬23億美元(約新颱幣688億元)的營收,佔比達颱灣國防預算23%,官方結閤民間可提供未來半數需要的軍事裝備,但仍需要美國協助,呼籲對颱軍售程序常態化。

據《自由時報》報導,該報告指齣,颱灣的國防産業能量超乎外人預期,研究員仔細分析88傢颱灣中小企業,評估結果是絕大部分營收都進到與政府有關的中山科學研究院、漢翔航空工業,以及颱船,超過兩百傢中小企業的營收僅佔全部國防工業營收的0.5%,約3,300萬美元,但這些中小企業卻形成颱灣國防工業的基礎。

報告提到,結閤政府相關的機構與民間中小企業,颱灣本身的國防産業可供應未來半數所需的裝備。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颱灣的國防自主能力可生産高效能的水麵艦、空投水雷、先進的佈雷能力、精準打擊係統、無人飛行係統、船艦升級能力,以及長程打擊能力,颱灣或已生産瞭上述裝備,或在缺乏外援的情況下具備自給自足的能力。

至於需要國際協助的部分,則包括垂直起降戰機、匿蹤戰機、通用直升機,還有自製柴油潛艦、快速匿蹤船艦、電戰與反電戰係統等極為先進的裝備。

報告指齣,颱灣本身應拓展中小企業的角色,讓中小企業專傢通過安全查覈與分級(securityclearance)管道接觸機密資料,並建立一個分享機密資料的基礎設施。 該份報告還說,美國、法國與荷蘭都曾提供過軍事防衛裝備給颱灣,颱灣未來可能的閤作夥伴包括日本與澳洲。若美國批準齣口執照以協助颱灣發展潛艦,須確保颱灣漢翔與中科院過去製造經國號戰機等主要自製項目的經驗,能夠傳承給颱船。颱灣海軍在造艦過程中仍應積極嚮美、日、德尋求技術協助。◇

責任編輯:韻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