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心得(第一百四十一集)羅國正(2015年1月)2240、按自然規律和方便、實用原則生產出來的物品,無須有任何著意的修飾,有著質樸的純正,由於人們經常接近、接觸和使用這些物品,很符合使用者的利益,對它們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同時因為它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引導人們悟通物理、掌握常識,在生活日用中明曉什麼是合理性,自自然然地在人們心中建立起對一種類型的事物的是非判斷反應和審美標準。當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理解後,家長在購買物品時,應考慮到孩子是在使用什麼樣的物器中成長,以至影響他們的知識結構、審美能力。2241、我們不能認為藝術的想像由於在現實中找不到相應的事物,就認為它完全沒有邏輯依據,其實它是創作主體的內心世界的表現,內心世界裡另有一套邏輯。這兩套邏輯的本質是一致的、相通的,但很多人看通前一套邏輯,而沒有看通後一套邏輯,並用前一套邏輯作為準則,去否定後一套邏輯,用自在否定自為。從美學和藝術的角度看,藝術創作的初級階段,常用前一套邏輯,藝術創作進入高級階段,常按內心的,自為的邏輯進行藝術想像,並將這想像外化為作品,這時才是較徹底的創作,或叫創造。事物是被條件限定了的,是自在的,內心既有被限定的部分,又有自由的,不受限定的部分,是自為的。2242、我反對為藝術而藝術。我主張為人格而藝術。人格是主體,藝術是人格這主體所產生的客體。它既為創作主體提供應有的滿足,又為欣賞主體提供所需的滿足。如果藝術沒有這兩種提供和兩種滿足,藝術已沒有了存在的前提依據。離開人來談藝術,則藝術已沒有意義了。由此可知,為藝術而藝術是一件舍本求末的事,其本質是一種異化了的幻覺。為藝術而獻身,如果這種思想和行為沒有被異化,應理解為為了藝術的人格竭盡所能去奮鬥!否則,人就被自已所創造的客體所奴役。所以,藝術不可能完全沒有功利性。2243、我們不能因為常見到有些人不擇手段地追求自已的功利,而損害他人,就懼怕談功利。尤其是在討論到美學和藝術問題時,彷彿不涉及到功利才能公正。其實,參與者不涉及到功利,不等於這些問題沒有功利。因為,如果人們所參與的問題,都與整個人類乃至每一個成員都毫無功利可言的話,那麼,對這些問題的參與者來說,我以為必定在智力或精神上其它方面出了大問題啦!心若真誠,何懼言利。合於道義,為何不取?2244、完成一個偉大的作品,會增加作者的存在感和永恆感,客觀上對社會作出了貢獻和積了功德,何樂而不為?這也是對很多作者進行審美須要考慮的重點內容。2245、當感情朝著美的方向表現為藝術時,這過程是在凈化和升華人的精神,同時,既是將感情觀念化,又是將感情形象化,這些感情不同於其它感情,主要在於具有自覺的審美傾向的感情。並常帶來境界上升的那種愉悅和自主創造的體驗、存在感、優越感、走向永恆感的愉悅。2246、優秀的藝術是充滿感情的表觀,但人們不能理解為這種充滿感情的表現是與理性、邏輯相對立的。其實將感情變為藝術語言,形象地表現出來的,這過程的學習、不斷創作實踐,努力使主體的精神形態巧妙地外化為客體形象,每一步都顯現了完全合符邏輯推進的步驟,反映出理性判斷和選擇的足跡。有些藝術創作過程表面上是非理性的感情澎湃,但其內質是充滿著邏輯的嚴謹性,只是這種嚴謹性在平時的反覆鍛煉中成為本能,在創作瞬間的爆發中不露痕迹。2247、優秀的藝術具有感情性、想像性、自由性、原創性、技巧性、表現性,獨特的情景性、唯一性、不可代替性、代表性,凈化精神、言行性,符號性、記錄性、保存性、傳承性、傳播性、可放大性、長久性,審美性,從而反映出類本質的特性,這是優秀的藝術語言內在所包含的特性,也是藝術家須修鍊的本事,在創作時應有優秀表現。這還是對藝術作品的重要的審美標準。2248、感情具有豐富性和神秘性。當感情在藝術活動成為一種獨特的經驗感覺時,藝術的想像和勞作將感情精深加工為具有觀念化、形象化、樣式化的感情。這時的感情既是審美的對象,又是審美的感情。從只在創作主體自己感受到的感情,變為可供眾多審美主體分享的感情,人們可以在大量這樣的審美活動中,逐步地揭開感情那神秘的面紗,對感情有了更準確的判斷,從而使自己的審美境界得到了提高,靈魂得到了凈化和超越。2249、藝術活動不單是感情的表現、再現、釋放和思想的表達,還有技巧的展現等等。同時,又能將感情喚起,也可以將思想整理和技巧深化等等。2250、藝術是一種綜合的表現,也反映出藝術家的綜合實力,而不是單一的感情表現。如果將藝術理解為單一的感情表現,那麼藝術就成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而不是美學、藝術哲學、藝術技法、藝術表演課程等等的研究、講述的內容和對象。那麼,學習藝術的學生也無需要報考相關的藝術專業,而是去學習心理學專業就行了。其實,任何正常的人,都有自已的感情表現,但可以肯定,不是所有正常的人都是藝術家。因為感情的系統的優秀藝術「表現」,是須受過嚴格的、系統的藝術訓練。同時應知道的是,藝術的活動,不是只有表現感情,雖然表現感情是非常重要,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內容,如思想、技巧、記錄實況、修鍊身心、提高境界、解決生活問題、整理思路、強化氣場等等作用。2251、藝術的感情表現,以個體化的活動居多,也常見有群體化的活動。有些美學家只承認藝術的感情個體化活動的現象,則無法解釋存在共同感情產生的共鳴、共舞,存在著群體化的有共同感情的多種類型的藝術活動的事實。2252、有的感情表現,是不指望喚起別人的感情的,而結果,則有時喚不起了別人的感情,有時卻喚起了別人的感情。另一方面,有的感情表現就是為了喚起別人的感情,而結果,則有時喚起了別人的感情,有時卻喚不起別人的感情。搞藝術的人,應學會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結果,沒有這方面的審美能力,難以創作出偉大的作品。2253、儘管有一些美學家的著作出現了很多邏輯上的漏洞,但當你用心去發現這些漏洞時,也深化了自己對美學的領悟。很多學問也是這樣得到了發展。2254、我們不能這樣認為:充分意識到感情,就等於意識到藝術的全部獨特性。因為藝術還有獨特的技法表現。2255、感情的差異不等於表現感情的技法有差異。表現技法有差異,同樣也不等於感情有差異。2256、有豐富經驗的藝術家在預先確定主題的創作中,是基本上能把握住創作時感情表現的。如果連這樣的能力都沒有,就不是藝術家了。當然,也有的創作是讓感情即興發揮的,但這種發揮對於藝術家來說,是在藝術的「度」里,是"隨心所欲而不是逾規",能這樣,我以為已是悟到藝術的「道」了!如果發揮過了藝術的"度",已不是藝術了。也就是說藝術的感情表現,存在著可選擇的部分,也存在著不可選擇的部分,無論是那一部分,都不能超越藝術的「度」,否則,就不是「藝術的感情表現」。從絕對意義上說,無論被稱為表現藝術或再現藝術,都存在這樣的情況。2257、有些情感是在藝術表現前就存在,有的情感是在藝術表現後才產生的。對這兩者正確合理的分辨,在創作時立意側重於那一面的心態,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效果。2258、藝術情感與審美情感常常發生在一起,但畢竟不是同一種情感,而是兩種不同的情感,雖然兩者存在著部分交叉相通的區域,但兩者的外延和內涵不同,作用和意義也不同。2259、以藝術作為修鍊的法門,一生踐行用情至真、至深、至廣,使大腦皮層的感情區徹底開發,沒有一點的荒蕪地,而是象充滿著萬紫千紅盛況的情調,達至全身每個細胞都散發著感動眾生的氣場,這是很高的美學境界。這也是通向「得道」的其中一條修持的路徑。2260、感覺一失去,一切都失去。2261、如果審美的感覺能真正練成,很多事情很容易一干就成。2262、美學是綜合提升感覺品質的最大法門。 (待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