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5月7日,由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國際政治科學》編輯部共同主辦的第十五期清華國際關係論壇——大國崛起與國際支持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本次論壇就世界歷史與大國崛起、國關理論與國際支持以及世界經濟與國際支持三個議題進行深入交流,旨在探求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閆學通就中國實現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如何取得道義進行了下面的演講。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與鳳凰國際智庫讀者分享。】

孟子曾說: 得道多助。今天我想談談,在現實主義的前提下,如何使得中國崛起得到別人的支持。這可能是一個哲學問題,但不能僅僅停留在哲學的層面上,而是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實現它。

從道義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講,我們認為講道義就能得到國際支持,使崛起大國的實際地位得到提高,但是反過來說,不講道義的大國並非崛起不了。事實上,不講道義的大國照樣可能崛起。我們之所以要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只研究講道義的大國能得到國際支持這一方面,而對於不講道義的大國是否崛起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所以道義現實主義不是認同不講道義的國家崛起不了。歷史上我們把大國的崛起分成兩類,一種是講道義崛起,一種是不講道義崛起,我們只研究講道義的怎麼崛起,不講道義崛起的我們不研究。就比如狼能拿尾巴哄著羊走,我們現在研究的方法是,如何當一隻領頭羊,即便沒有狼的能力也能領著一羣羊走。歷史上通過非暴力方式,如靠暴虐屠殺的方式崛起的大國有很多。例如秦帝國、蒙古帝國和羅馬帝國,都是靠著大規模的殺人崛起的。我們希望中國通過不是暴虐的方法,而是像周武王、齊桓公那樣,通過道義的方法崛起。

道義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道義和不道義。過去我們認為,婚前無性生活是道義的,但到了今天,情況發生了變化,婚前有性生活是道義的,但是強姦是不道義的。所以道義不道義是根據時代的特點來判斷。第一,國際社會對於崛起大國是否道義,判斷的第一標準是與霸權國的對比。對崛起大國來說,只要它比霸權國道義程度多一點點都屬於道義,比它差一點就屬於不道義,道義與否都是相對的。霸權國的道義水平越低,崛起國就越容易變成一個道義的國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不同歷史時期,一個崛起大國想要讓自己變得有道義,就要與霸權國在對外政策上有所不同。在擴張的過程中,你要與霸權國擴展不同的利益,這樣你纔有可能道義比它高。歷史上,商朝和周朝對諸侯國的政策都是使其臣服,但商紂王虐待大臣,周武王不虐待大臣,周武王就被認為是講道義。秦國是靠佔領別的國家土地不斷擴張,而齊桓公不靠侵佔別國的領土擴張,於是秦國以前都被認為是虎狼之國,而齊桓公就被認為是講道義的。再往下到了西漢和匈奴,一個推行臣服政策,一個實行役服政策,一個強調在政治上的服從,而不追求物質利益,例如漢朝,另一個強調的是資源和人口的掠奪。雖然都是擴張,由於擴張的內容和目標不同,所以西漢顯得就講道義,匈奴不講道義。同樣,在唐太宗時期,對外實行開放政策,對內實行減徵政策,在不同時期採取的擴展自己國家利益和國際勢力的方法、策略、目標和具體的內容的區別與差別,導致了他們道義性。實際上,相對性表現在找到比你更不道義的國家你就可以被歸於道義。講道義的國家霸主地位就維持的長,不講道義的國家霸主地位就維持的短。

第二個道義的相對性表現在,道義與否與是否進行戰爭無直接關係。並不是進行戰爭的國家就被認為不道義的,和平的國家就被認為是道義的。中國自冷戰後沒有進行戰爭,而美國近二百年來沒有停止過戰爭。剛才我舉的例子都在進行戰爭,為什麼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比美國威脅大?現在人們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認為只有中國不進行戰爭別人才會認為中國是講道義的國家。這個觀點首先不符合歷史事實,其次也不符合現實情況。今天的世界各國,不是以進行戰爭與否判斷一個國家是否講道義,而是看你能帶給他的好處有多少。進行戰爭給他帶來的利益多你就被認為是道義的,帶來的利益少你就被認為是不道義的。因此,對於中小國家而言,它不是以是否進行戰爭來判斷崛起國和霸權國誰更道義,而是看誰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多少。而當兩個國家都能夠帶來好處的時候,比較誰帶來的好處多,當都帶來害處的時候,看誰帶來的害處少,這是判斷崛起國是不是有道義的標準。事實上,沒有人喜歡一個發展速度比自己快的崛起國,所以崛起國和霸權國都是不受歡迎的。那麼什麼情況下才能受歡迎呢?當他們誰能夠給別人帶來較少的害處的時候。這是第一前提。第二,別人才會考慮誰給我帶來的好處更多。例如歐洲,它不喜歡美國,也不喜歡俄羅斯,但是因為更擔心俄羅斯,所以選擇了和美國合作。

第三,國際社會根據崛起國的擴張是否帶來傷害來判斷其是否具有道義。如果崛起國的擴張不傷害別國,別國就認為其講道義。一般來說,擴張的領域越是新興領域越被認為是道義的,而越是處於傳統領域就越被認為是不道義的。因為在傳統領域裡的擴張會不可避免地跟比較多的國家發生利益衝突,而在新興領域裡會發生衝突的國家相對較少。例如當工業化剛開始的時候,你會發現擴張商品市場比擴張土地容易得多,因為沒有人來競爭,別國自身沒有工業並且需要你的工業。當商品大家都進行工業化生產之後,商品競爭變得激烈,擴張資本市場就要比擴張商品市場容易,因為別人缺乏資金,這就是擴張領域的問題。擴張什麼領域決定了崛起國是否講道義。所以非常明顯的,中國在新興領域的擴張就被人認為講道義,在傳統領域擴張就被認為不講道義。從南海問題和網路就可以看出,除了美國,沒有人抱怨中國的網路,但南海問題,所有國家都抱怨,為什麼,因為網路除了跟美國有競爭和利益衝突,跟別的國家幾乎無關,並且別國需要用你的網路技術和購買力。

最後,我想根據前面道義相關性,結合我們今天中國崛起談三點看法。第一,我們中國在崛起的時候要爭取國際支持,首先就是目標制定應以爭取國際社會不反對為第一目標,而非爭取國際支持。因為現在全世界反對中國崛起的聲音較多,因此,如何減少國際反對的力量是我們要考慮的首要方面,其次纔是爭取國際支持。從中國崛起來講,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總結美國和其他崛起大國失敗的經驗教訓,他們的何種行為使得他們被國際社會認為不道義,從而避免重蹈覆轍。

第二,我們是第一個在信息化的特殊時代崛起的大國,這就有特殊性。因此我們要尋求擴張人類發展的最新領域,我的理解是網路領域。網路領域用奧巴馬的話是處於蠻荒時代,因為這裡沒有規範。一個沒有規範的領域,恰恰是一個最容易擴張的領域,全球化條件下要在全球範圍內搞網路建設,在世界網路中佔有主導權。

第三,避免極左路線。文革時期我們總結為三個字——假大空,它為我們帶來的最大的傷害就是嚴重削弱我們國家的國際戰略信譽,而在道義現實主義條件下,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在國際上擁有道義。所以我們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要降低我們對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不搞假大空,在我們中國實力能力範圍之內提出國際政策建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