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学习:建『欧洲丝绸之路』是否可行?」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日报道称,中国的崛起令欧洲人既恐惧又著迷。最近,欧洲两位著名学者借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欧洲丝绸之路」的设想。德国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夫罗里扬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设想从侧面反映出,欧洲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正面积极的。

提出「欧洲丝绸之路」的两名学者分别是维也纳国际经济比较所(WIIW)所长马里奥·霍尔茨纳博士(Mario Holzner)和波恩政治经济学教授蒂尔曼·迈尔(Tilman Meyer)。他们两人都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

根据他们的设想,「欧洲丝绸之路」可将东欧人口密集的欠发达地区与西欧繁荣的工业中心连接起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总长1.1万公里的「欧洲丝绸之路」将分为南北两条线路:北线从葡萄牙里斯本到俄罗斯、哈萨克边境,其核心区从法国里昂一直到莫斯科;南线则从义大利米兰延伸至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和亚塞拜然巴库,核心区为米兰至德国康斯坦茨。根据设想,「欧洲丝绸之路」还将建成符合最新欧洲标准的现代化高速公路、高铁以及一系列后勤中心、海港和空港。

维也纳国际经济比较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全面实施该项目需要投资1万亿欧元,约占沿线国家GDP的8%,欧盟生产总值的约7%。研究显示,10年内,「欧洲丝绸之路」项目将帮助实现平均3.5%的年增长率,新增就业人口至少200万。这既可促进中东欧国家发展,又可推动西欧国家出口。

《法兰克福汇报》称,这一设想不是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而是可被视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补充,可促进沿线国家合作,产生积极政治影响。

在义大利等欧洲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欧洲通过辩论对「一带一路」项目的看法越来越积极。《德国交通报》2日报道称,德国企业界近日在不莱梅成立德国「一带一路」倡议协会。许多德国企业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的平台,与中方共同进入第三国市场。德国《商报》1日评论称,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是一个历史性机遇,欧洲应参与「一带一路」项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