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樣品製備是瞬間冷凍達到-185℃,使活性樣品瞬間達到玻璃化,避免了樣品的結晶和霧化,保持了樣品的「活化"性質;

2,利用300Kv的強電子束探測樣品,具有對蛋白質樣品比較高的穿透力;

3,利用高精度光學鏡片組的光學效果,提高了對樣品的分辯率;

4,可以採取相應的實驗方法進行對比實驗,年初己經有人使樣品的分辯率做到了3-5nm級;

5,以往顯微鏡對樣品的檢測是「看」,在冷凍電鏡這個層次己經在「看」的基礎上對結果己經實行「算」了,即依靠數據採集後經一定計算機演算法將檢測信息確定,而後以三維的形式成像。

6,缺點是設備價格仰貴,大約600萬美元一臺,維護成本高,每年約100萬美元,樣品製備複雜要求極高,冷凍電鏡對樣品的普適性較差,僅能觀測結構,不能分析成分,特別是不能做樣品的「活體」檢測;

7,相信不久的將來能夠在「水窗」波段使用的先進光學儀器會出現,在提高對科學研究水平的同時,有獲「諾」獎的可能。特別是在同步幅射條件下使用的軟X射線光譜儀器,會漸露身手!


冷凍後可以觀察生物結構原貌,不會因真空下變形。


厲害在價格貴,國外進口上千萬美元一臺。

而且深受國人大學喜愛,紛紛趨之若鶩花大把納稅人的錢去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