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遠程醫療的一部分,互聯網醫院主要是為用戶提供線上問診服務。與線下的傳統問診服務相比,遠程問診可以較為高效便捷地解決一部分直接而明確的需求。從當前的供需矛盾中可以看出互聯網醫院的價值和侷限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面向小病的遠程問診。這種模式在美國的價值醫療的控費需求推動下,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並不如人意。這其中核心的原因是線下醫療服務難以滿足線上需求。正如之前所分析的,中國用戶在線下都無法對基礎醫療產生信任,更無法要求其在線上信賴以基礎醫療為核心的服務,而三甲醫院本身在線下已經超出其整體負荷,更沒有時間和精力在線上為用戶提供服務,這與美國基礎醫療自身發展較好並長期獲得用戶信任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目前針對小病和慢病為主的互聯網醫院模式只能通過依託於某家三甲醫院來提供服務才能得到發展,成為三甲醫院擴張和發展的工具。從實際需求和效果來說,這一類型的互聯網醫院仍有其一定的價值,特別是針對開藥門診和普通疾病的諮詢都有著替代的作用。目前有大量基層的門診和一部分的三甲醫院的門診都屬於開藥門診,這類人羣一般都是有慢病和長期康復需求,他們更多的是需要醫生查看他們的檢驗數據並做出診斷。還有很多青壯年的小病患者,比如感冒咳嗽等疾病,只要問一些基本的問題再配以一些基本的藥物就能恢復。這類人羣由於較為忙碌,抽出時間去大醫院排隊較為困難,如果在線上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他們還是會嘗試去使用。

不過,出於對基層的不信任,病人願意接受的這類遠程問診服務的前提是提供服務的醫生來自三甲醫院,而非來自基層,這就限死了這類模式發展的規模,因為三甲醫院的醫生平時較為忙碌,即使通過合理排班來提供服務也是時間相對有限的,而醫生是一個長期經驗積累的職業,無法像流水線那樣大批量複製,對於小病這類發生頻次較高的常規問題,靠大醫院醫生提供服務的最終結果是供給匱乏,病人無法得到較好的服務,這種模式也沒有辦法被大規模複製。

第二類是以慢病和康復管理為主的遠程問診。這種類型的互聯網醫院在美國並沒有類似的獨立第三方公司,更多的僅僅是屬於基礎醫療服務的一部分,通過增加互聯網的手段來為病人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通常慢病和康復管理主要提供疾病管理而非問診,更多的是通過醫生助理或護士來進行服務。

在中國,獨立的慢病管理公司發展已有好幾年,但瓶頸非常大,這些公司同樣緊盯三級醫院的醫生來提供慢性病領域的專科服務,這與中國用戶不信任非三甲醫院的服務也有著很大的關係。但三級醫院的醫生時間和服務動力有限,而慢病管理和康復屬於長期服務,因此和三級醫院醫生的定位並不匹配。

因此,如果要發展通過遠程問診來進行疾病管理的,就必須配合線下的基礎醫療來發展真正多層級之間的協作。通過三甲醫院的定期遠程問診服務加上基層醫療機構的長期健康管理,中國的慢病和康復管理或許能走出一條適應當前國情的道路。這樣的模式對於用戶有很大價值,但實施起來難度卻非常大,特別是要調動體制內的各個醫療機構的合作並不容易。當然藉助某些地區有特色的分診體系會有一些幫助,但如何構建一整套體系仍需摸索。

再次,針對急症的遠程醫療在中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有政策的推動,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同能夠有效的展開,這一模式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值得期待。中國醫療資源分佈極度不均,優質醫療機構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這制約了急症患者獲得最快速有效的治療時間。因此,如果仿照美國的模式,未來在各個地區建立區域應急處理中心,再與區域內的基礎醫療機構進行緊密合作,為面臨中風等急症的患者提供及時遠程醫療服務,這將是一個值得快速切入的市場。但這樣的市場仍需一定政策的支持,比如醫保的覆蓋,體制內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如何定價。

最後是針對大病的遠程會診。針對大病的遠程會診早就展開,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遠程會診的有效性正逐步提高,特別是隨著遠程視頻技術的發展和雲端存儲和傳輸的發展,參與會診的專家可以準確地獲得病人的信息,作出有效的診斷。但是,這類遠程會診較難做大規模,主要原因是目前遠程會診無法使用醫保,雖然這項服務在某些省份已經展開試點,但畢竟總體需求量仍有侷限,難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產業,只能作為醫療服務的有益補充,在跨區域的多層級之間的醫療機構之間展開。

總之,以互聯網醫院為外衣的遠程問診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主要受制於線下醫療體系的變革,只有基礎醫療體系獲得了強大發展以後,遠程問診纔有大發展的可能性,而所謂的互聯網醫院不過是市場的過渡形態,難以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模式。

本文節選自研報《遠程醫療:價值、挑戰和機會》,如欲購買請直接聯繫[email protected]

cunfuriji.co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