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基層醫改專家徐毓才 編 / 劉穎

【搜狐健康】最近,國家發改委官網發佈“關於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發改規劃〔2019〕0617號,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到,將更多三級醫院佈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級醫院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那麼,這麼做對於基層醫療機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是被幫扶還是被衝擊?會不會出現大樹底下寸草不生?

《通知》關於醫療問題做出了哪些安排?

《通知》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

在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方面,提出要全面推進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高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線上結算率,推進遠程醫療和社區醫院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改進城市公共資源配置方面,提出在優化大城市公共資源佈局的同時,立足實際在中小城市適度增加公共資源供給。調整優化醫療資源佈局,將更多三級醫院佈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級醫院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

在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方面,提出增加基層醫務人員崗位吸引力,鼓勵縣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建立縣域醫共體,鼓勵城市大醫院與縣醫院建立對口幫扶、巡迴醫療和遠程醫療機制。

如此佈局會對當下醫療生態圈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當前,我國醫療衛生和其他行業一樣,一方面依然存在發展不充分不平衡與人民對健康生活的期待之間的矛盾,人民羣衆不但希望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政府能夠爲健康給予更多的保障,而我國目前所能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南北、東西、城鄉發展很不平衡,人民希望的安全、有效、及時、便捷等基本服務還不能滿足,更高層次的健康需求更是水中望月。

另一方面與10年前開始新醫改時的情況相比,儘管進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當初《新醫改方案》提出的“當前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水平與人民羣衆健康需求及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求不適應的矛盾還比較突出”的現實依然存在,城鄉和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資源配置不合理,公共衛生和農村、社區醫療衛生工作比較薄弱,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藥品生產流通秩序不規範,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完善,儘管10年來,政府在衛生上投入了近10萬億,但由於醫藥費用上漲過快,個人負擔仍然較重。

如今面對此情此景,國家發改委《通知》對醫療衛生髮展布局提出新構想,但能否對當下這種醫療生態圈產生積極的影響呢?

老徐認爲:推進遠程醫療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爲基層醫療機構和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醫療服務,無疑十分富有想象力,但其安全性和與醫療的融合度確實還是一個問題。

加強社區醫院建設,看起來是對10年醫改強基層沒有重視基層醫療服務出現偏差的矯正,但已經被大大弱化而今依然在形式主義下痛苦呻吟的基層醫療恐怕需要久病慢補而不是速戰速決,所以國家衛健委那個社區醫院建設試點方案恐怕有點急。

將更多三級醫院佈局在中小城市,支持大城市知名三級醫院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咋一看是好事,用媒體慣用的詞叫大醫院開在了家門口,小城市擁有了三級醫院的服務,實際上羅馬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三級醫院也不是說有就有的,都是三級,但協和華西湘雅,中國可都有且只有一個。

增加基層醫務人員崗位吸引力,這纔是硬道理,問題是目前動真的來實的的舉措不多,有些求實管用的政策,如“兩個允許”說了兩年多了真正落實到位的地方並不多,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十八屆三中全會都寫進決定了,至今還只是說說而已。在目前普遍強化等級制的社會大環境下,對於很多貨真價實的醫改政策能不能落地見效,也許不能太過於樂觀。而企圖通過鼓勵縣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建立縣域醫共體,鼓勵城市大醫院與縣醫院建立對口幫扶、巡迴醫療和遠程醫療機制,恐怕也難以解決基層不強的嚴峻形勢。

因此,如此佈局,不但有可能幫不到基層,甚至會成爲壓倒已經弱不禁風的基層的最後一根稻草。

爲什麼會有這種擔心?

說實話,中國醫療問題的核心在於這個本來是“一切爲了人民健康”的行業,並不像一個服務體系,更像一個個衙門,官氣太重,而且多年來始終偏離了正確的前進方向,如果在改革中,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一思路,任何政府主導的佈局調整可能會化爲烏有,大樹底下寸草不生的局面不是不可能出現。而當這種局面一旦出現,也許就會出現與我們努力做的和所期望的局面完全不一樣的結果,這樣,不但不能緩解醫療資源的不平衡,而且出現更加嚴重的壟斷,但願這種局面不會出現。

本文來源:微信公號“老徐評醫”,搜狐健康經授權轉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