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2017年的大年初一相当怀旧,HBO播出了这部自制电影「堕胎」(If These Wall Could Talk);这是我在大一选修的「女性主义」的课堂教材,我还记得老师原本选的是「时时刻刻」(The Hours),在播放的前一周突然改成这部「堕胎」。总之,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记得戴咪摩尔(Demi Moore)在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场戏,我被她剧中的样貌,震撼到说不出话来;今年电影播到这一幕时,我正大口的吃著晚餐,心中更是五味杂陈,痛苦到难以释怀。(建议大家快找出来看,你/妳马上就能体会我的感受)

这是1996年HBO制播的电视电影,在同一幢建筑物中,从三段不同的时间点切入,非别住著三个不同的女人,各有各的故事;就像原文标题:「If These Wall Could Talk」(如果墙壁会说话),我们似乎可以听见每个人的生命历程,还有她们的喜怒哀乐。首先是1952年的年轻寡妇戴咪摩尔,她是个护理师,却不小心怀孕了。她四处寻找能帮忙堕胎的医师,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堕胎还是违法的;等到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适合的人选,对方却远在波多黎各,而且所费不赀,在她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终于有个最后的机会,有个医师愿意在戴咪摩尔家中的厨房,为她进行堕胎手术。然而就在医师完成手术离开的瞬间,戴咪摩尔发现自己站在血泊之中,快要晕过去了...

undefined

 

背景来到1974年,西西史派克(Sissy Specek)身兼多职、她是四个孩子的妈妈,一位夜班警察的妻子,一个终于找到时间能进修学业的女性,然后就在一切忙得不可开交的此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大儿子即将成年,女儿都过了青春期,后面的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学了,家庭开销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西西史派克考虑堕胎,并且把这件事和一位亲近的女性友人讨论;她阅读很多关于堕胎的书,也问了老公的意见。此时,只有她的女儿非常支持堕胎,还和她大吵一架。保守的西西史派克几经痛苦的挣扎后,她还是做出最后的决定--她要把孩子生下来。

安海契(Anne Heche)和已婚教授交往,分手时对方给了她一笔钱,希望安海契自己去堕胎。室友希望她能留下小孩,但是已经怀孕十周的安海契却不愿意,所以她独自找到一个女医师开业的诊所,能提供安全堕胎的医疗手术。雪儿(Cher)是这间诊所的负责人,这间诊所受到反堕胎人士严厉的包围,无时无刻都有抗议群众坐在门口,用温情喊话及强力说服每一个看诊的病人。这间诊所内的志工,除了会保护看诊的病患,其实也提供咨询,她们支持病人的选择。安海契上了手术台,负责手术的就是雪儿;诊所内的环境及医疗设备都很完善,所以手术也很顺利的完成了,突然间一位年轻男人带著枪,冲进病房对著雪儿连开数枪。此时,术后虚弱的安海契,抱著生死未卜的医师,虚弱地仰天求救...

undefined

比起电影中所讨论的「堕胎」或「人工流产」;2017年的今天,我更想讨论的是,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有任何关于「挑选亲密对象」的教育吗?还是培养「与同一个人维持长年的亲密关系」的想法吗?或是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呢?我们如果在错误的时间,不成熟的经济情况,却突然要迎接一个新生命时,身为父亲的一方该怎么办?身为母亲的一方又该怎么办?我们的社会有帮助我们的管道吗?我们有可能单独养活一个小生命吗?如果这一连串的问题,还没有肯定的答案时,另一个「多元成家」的概念,又像一道闪电一般狠狠劈向台湾社会,我们真的有足够的智慧,可以承接这种崭新的社会型态吗?我想说的是,如果以上我提出的问题,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我会尊重他/她的每个选择。因为我只想告诉他/她,「爱」可以使人坚强、让人勇敢,却也能柔软地面对任何未知、挑战和困境;而「爱」也是现今的台湾社会,最、最、最缺乏的一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