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慈院心脏内科团队举办心脏衰竭病友会。(花莲慈济医学中心提供)

心脏衰竭又称「心脏癌症」,临床反应常见的症状有容易累、喘、肿等,以前都会认为这是心脏无力的特征,但其实因为病状与其他疾病相似,较容易被忽略而延误了黄金治疗期。

46岁的陈先生,去年11月开始就发现胸口闷的症状,只要一走路就会呼吸困难、全身无力,什么姿势都有喘不过气之感,尤其是睡觉时,老觉得枕头睡起来不舒服,让他全身酸痛又胸闷,直到把枕头垫高之后才获得改善。

今年2月,陈先生因为太喘才至医院挂急诊,经检查后发现是自体免疫血管炎并发急性心肌炎,导致心脏衰竭。花莲慈济医院刘维新医师判定陈先生为末期心衰竭,情况相当危急,甚至曾考虑他需要接受换心治疗。

幸运地是,陈先生配合药物治疗、水分控制、每日监测体重、血压、心跳及记录数值,并积极接受心脏复健以及药物、饮食控制,半年后心脏功能从原先的17%恢复至48%,走路运动也能超过三十分钟以上了。

刘维新表示,如果发现自己「嘘累累、祙喘气、脚肿肿、躺不平,咳不停」,在日常生活中若爬楼梯没爬几阶就觉得喘、常常觉得疲累、下肢水肿等,都有可能是心脏衰竭的症状,一定要赶快就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都还有可能借由药物、调整生活型态来改善和调整病情;严重的病人当心脏功能持续下降,则必须接受外科手术。

值得注意的是,心衰竭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的水分及盐份。营养师郑颖倢表示,建议心脏衰竭的病人包含开水、药水、饮料、汤汁等平时会摄取水份在内,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外,同时也要减少盐分摄取。

一般健康成人每日摄取盐分6公克;心脏衰竭患者最好每日盐分摄取不超过3.5公克,烹调食物盐分一律减半,少用调味料,以天然食材取代人工调味,以免因食入过多盐分,让体内排水功能变差,且低钠饮食还可改善口渴感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