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玻璃窗日久失修,有下堕的潜在风险。

美丽华酒店前日发生堕窗夺命意外,激起外界关注商厦、工厦及酒店的验窗问题,惊觉本港遍布「高空炸弹」。工程业界向《星岛日报》坦言,屋宇署鲜有批出非住宅大厦的强制验窗通知,多年来接获的酒店验窗生意不足半成,多数业主均依赖工程部职员检查窗户,部分大厦更拖延到几乎「甩窗」才肯聘请专人处理,情况高危。有业界亦指,业主赖理长开或长闭的工商厦窗户,均有从高处堕下的风险,直至收到验窗令才着手找专人跟进,未能及时维修问题窗户,导致堕窗事件频生。

美丽华酒店前日发生堕窗夺命意外。资料图片

屋宇署于2012年推出强制验窗计划后,虽然住宅堕窗意外开始减少,惟前日有旅客被美丽华酒店窗户击毙,再次敲响警钟,令公众关注非住宅大厦欠缺验窗保养。署方自2012年中至18年底,共向约9800幢楼宇发出合共约50万张强制验窗通知,惟未有提供酒店、商厦及工厦的相关数字。从事商厦、工厦及酒店验窗工程的业界指,过往非住宅大厦较少接获验窗令,不少业主拖到发生堕窗意外,甚至弄伤途人才肯聘请专家处理,为本港埋下「高空炸弹」危机。

香港铝门窗同业联会会长廖俊杰坦言,非住宅大厦的验窗比例远较住宅少,历年更鲜闻有酒店招标验窗,以其公司承接的生意为例,住宅客高达6成,工商厦则有3成,惟酒店所占比例不多于半成:「酒店有房务员日日抹窗,窗户表面上看似『熠熠炅』状态很好,但其实管理人员没有做好内部保养,窗铰、拉钉或胶边可能都出现问题。」

事件引起外界关注商厦、工厦及酒店的验窗问题。资料图片

数年前,廖俊杰曾为一家三星酒店验窗,当时酒店人员接获旅客通知,指开窗后发现窗户上方其中一颗拉钉氧化断裂,受惊关窗后更见窗户「离框」,遂联络工程人员修理,「他们自行简单检查了几套窗,发现情况比想像中严重,必须联络专人跟进。」他指出,幸好有旅客偶然发现窗户有问题,并及早通报,否则窗户情况恶化随时出现堕窗意外。

当年廖俊杰为其中几家酒店房验窗后,查出十多个窗户有问题,驱使酒店检查所有窗户,「整幢酒店最终有一半窗户都有问题。」他认为,酒店业界顾虑出租收入问题,对抽时间验窗感到却步,故素来只靠工程部职员自行保养窗户,惟酒店窗尺寸大,普通工程人员未必有适当工具及技术拆窗检查,亦不会爬梯到高位检查窗户上方的拉钉、螺丝,更不懂得以镜照或用手检视其状况:「推开窗很顺畅,并不代表内部没安全问题。」

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会长陈志球指出,有规模的物管公司均会安排工程人员,定期检验冷气、机电、门窗及消防系统等,并会记录相关的维修保养:「业界会按规定定期检查机电及消防等物业设施,惟验窗方面目前无规例,所以要看物管公司的检验流程是否包括在内。」

事件引起外界关注商厦、工厦及酒店的验窗问题。

非住宅大厦若无接获验窗令,会否验窗全靠业主自律。验窗王工程公司负责人吴汉民坦言,除了唐楼等旧式私楼,早年兴建的工厂大厦窗户维修保养情况亦较差,加上不少当风位窗户长开,加速窗户金属损耗,继而从高处堕下,「通常周末发生无伤到人,所以不多人知。」

吴汉民留意到旺区商厦不时发生堕窗事件,业主事后只在堕下铝窗的空位用木板围封:「一日未收到政府的验窗令,业主都不会找人验窗。」他直言,通常只有楼宇买卖时,买家才要求卖家验窗。

行内人亦指,不少工商厦窗户长期锁上,加剧「堕窗」风险。廖俊杰指,许多人以为常关的窗户毋须检查:「我到工厦货仓、㓥房验窗,业主着我不要检查从来不开的窗户,但对方如此说我反而更惊,这不止意味窗铰没有恒常抹油,亦可能积尘、生锈,目前只靠窗锁卡住,我检查时都要小心扶窗,以防窗户跟我『斗力』,甚至断开。」吴汉民认同,无打开的窗户难知其金属损耗情况,突然用力打开,很大机会令窗铰拉钉松脱,令整扇窗跌落街。

事件引起外界关注商厦、工厦及酒店的验窗问题。 资料图片

刘师傅家居验窗网负责人刘文亮于工商厦验窗时,他发现很多窗户均长期关上,亦有不少货架、大柜等遮挡窗户,增加验窗难度之余,也反映许多人忽视窗户损耗情况,「即使窗户几乎从不打开,其窗铰拉钉均会损耗;在窗边唧玻璃胶、长期上锁等,亦会增加打开窗户的张力,令窗户容易堕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