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

來上課車程中,妳看著「當下的力量」這本書,書中有段文字提到了「薄伽梵瑜伽」,於是妳問了瑜伽師,此刻學習的是那一種瑜伽?

瑜伽師一開始不懂妳的意思,妳再說瑜伽有分好多種類別或是派別,那現在上的是那一種?

剛好教室有本簡介,瑜伽師順手拿來解說。目前的課程有:因陀羅瑜伽缽光瑜伽曼陀羅瑜伽神因曼陀羅瑜伽薄伽梵瑜伽等。而妳目前上的即是因陀羅瑜伽。

瑜伽也有此一分:悅性瑜伽、惰性瑜伽及介於二者之間的。老師講解了許多,但到寫此篇文章時,記憶僅殘存如此。(汗)

這裡的瑜伽課並不是要求動作體位必須十分標準,或者必需怎麼作才對,而是依學員的情況作調整,因此,妳們的話題來到人性的執著。

我們習慣了某些知識或某些思想,便覺得與其不同的是異類,又或者是追求善、追求正義,以善之名或以正義之名,偏執的行著心中認為善、正義的事,而忽略了生活還有其他事物,正所謂執著於善,非為善。

在瑜伽裡,沒有標準的動作、體位,惟有透過瑜伽去感受身體的變化。

人若能於有生之年,不受制欲望和憤怒,他即是瑜伽行者,他是一個快樂的人。《薄伽梵歌

妳心想就是這個意境吧。

 

 【瑜伽】

今天瑜伽師教的二個動作,第二個動作讓妳感到很挫敗。

首先雙手隨腰部轉動自然上揚及下擺,藉著腰部扭轉的力量,身體轉正時,手向上舉起,伸直脊椎,腰部扭轉時,手向下擺。

接著坐在地板上,雙腳掌合併且雙手握住腳掌並往大腿內側靠,此時大腿內側的筋會很痠,背部挺直,接著慢慢往後躺,將雙腿騰高,屁股也會離地,再往前起身。作到往前起身時,妳就卡住了,起不來,一開始瑜伽師先輔助妳,推妳起身,後來瑜伽師要妳自己練,也許是因為褲子太鬆的關係,妳有點在意褲子滑下,但自己知道是自己腰部力量不夠,所以起身的動作作不起來。

後來瑜伽師要妳把雙腿打直併攏,雙手舉起,接著一樣往後躺再起身,起身後雙手順著姿勢,從大腿往小腿前滑,呈現雙手抱住小腿的姿勢,稍作停留後再繼續往後躺、起身的動作。第一次、第二次還起的來,第三次妳就起不來了,瑜伽師要妳練習空中踩腳踏的動作,這樣可以訓練腰腹部的力量,踩腳踏車時,想像是在爬坡,這樣雙腿會愈抬愈高,最好能讓臀部也能抬起。

今天的練習讓妳很挫敗,但瑜伽師對妳很有信心,並說一定會讓妳起的來,也說回家要勤練。一開始上課時,瑜伽師幫妳抹油,拍妳的肩膀時說妳的肩頸有比較鬆了,回去有認真在練習哦。妳心虛的報以微笑說,最近有點疏於練習,倒是每天都有靜坐。

 在瑜伽道上,妳深感自己初入門的不足,只是自己內心有股力量要持續下去,但容易忽略了練習的重要性,在上完課回來的這幾天,也因工作、雜事之故,沒有練習。看來必須得調整時間的分配,勿讓雜碎時間偷偷的占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