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3月8日,康有為在上海舉辦70歲大壽,傳言章太炎贈與一副對聯。對聯上書:「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上聯出自《中庸》:「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下聯出自《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上下兩聯的最後一字合起來是康有為的名字,又暗含妖孽賊子之意。此聯對仗工整,明暗結合,用儒經名言來譏諷以新儒派教主自居的康有為,可謂一絕。康有為當即羞愧的無地自容。

但這個傳言缺乏出處。更有文章說梁啟超當時在場,並將對聯改為:「國之將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為人瑞」,回懟不僅由諷轉揚,而且意境高雅,「忠烈」二字擔當維新派流血犧牲的歷史事實,「人瑞」二字切合祝壽的時境,也可堪絕。

彭秀良民國人物系列之二:《康有為的最後歲月》中記述了康有為70大壽的情景:

人生七十古來稀,康有為似乎感覺到來日不多,遂把他的七十歲生日過得隆重而熱烈。他的入室弟子數十人及長女同薇、次女同璧齊到上海祝瑕,清廢帝溥儀也從天津派人送來禮物。 康有為的得意門生梁啟超雖然沒有親到上海祝瑕,但由北平寄來16幅壽屏,用白玉版宣朱絲闌錦鍛精裱,自撰自書。……在康有為生日的前一天,清廢帝溥儀派人由天津送來御書"嶽峙淵清"的黃匾一幅,玉如意一柄,人蔘一枝……

沒有見到關於那幅對聯的記載。

但章太炎同維新派學術政見不同,相互攻伐罵戰也是事實。

章太炎與維新派最早的衝突爆發於1897年,當時章太炎應邀參與梁啟超主筆的《時務報》,因不滿這些人盲目崇拜康有為,章太炎時與他們有語言衝突,最後遭到暴打,但他也奮起還擊,給梁啟超一個耳光。

但兩年後的1899年,他又應梁啟超之邀,從臺灣赴日本。因為維新派此時忙於批判揭露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頑固派,章太炎認為大敵當前,應團結一致,隨與梁啟超修好。

有一次章太炎想為難一下樑啟超,出個上聯。「今古三更生:中壘、北江、南海」,讓梁啟超對下聯。漢朝的劉向,本名更生,官至中壘校尉;清代的洪亮吉,世稱北江先生,曾被發配充軍,生還後自號更生;康有為世稱南海先生,逃亡國外後改名更生。梁啟超思索半天對不出來。問章太炎,不成想,章太炎自己也對不出。直到許多年後,有人才對出下聯。「世間一長物:孔兄、墨哥、佛郎」。用貨幣名稱,孔兄中國的貨幣孔方兄,墨哥是墨西哥銀元,佛郎今譯法郎。上聯的中北南是方位,下聯的孔墨佛是教派,確屬絕對。

1903年,保皇派同革命派之間的論戰激烈時刻,章太炎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給保皇派的理論以沉重打擊,極大地鼓舞了革命派的士氣。以後隨著時局的發展,特別是辛亥革命的成功,章太炎已經成為民國元勛,而康有為逐漸的已經邊緣化了。

1927年3月時,蔣介石的北伐軍即將佔領上海,而章太炎此前通電反對北伐,值此時局劇變關頭,去尋康有為的晦氣似不可信。事實上當年6月,國民黨上海黨部就將章太炎列為第一學閥進行通緝。章康之爭,爭的是學術理念和治國之道,並不是個人恩怨,生日當天去說人家老而不死,也實在有違常理。所以生日送對聯之事,恐怕十有八九是後人杜撰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