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芈月生下嬴稷后,为什么被发配到燕国做人质?我为大家总结如下原因。

刚一开始芈月作为陪嫁随芈殊嫁入秦国后,起初秦王对芈殊还不错,后来芈殊生下赢荡后,冷落了芈殊。

秦王在和芈月相处的过程中。发现芈月有著远大的理想和情怀,跟自己有著许多共同的话题。于是秦王便喜欢上了芈月。随后芈月生下儿子嬴稷。秦王更是喜欢芈月母子俩。

这让芈殊十分的嫉妒。自己作为皇后。竟被自己的妹妹夺去了丈夫的宠爱。

后来因为魏琰的挑拨,芈殊和魏夫人之间发生了争斗。为了帮助芈殊,这期间都是芈月在向秦王求情,说芈殊是无辜的。秦王如此的信任芈月。

于是芈殊的心里更嫉妒芈月了。认为自己皇后的地位竟然比不过自己的妹妹。再加上芈殊身边的侍女玳瑁从中挑拨她与芈月的关系。这更让芈殊恨透了芈月。甚至有了除掉芈月的想法。但是必定是亲妹妹。这时还没有要杀芈月的想法。

于是在秦王嬴驷死后,芈殊为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为了自己的儿子嬴荡能当上太子。竟然亲自撕毁了秦王要立芈月儿子为太子的诏书,还想尽办法把芈月母子发配到了燕国。

可见,芈殊之所以要把芈月母子发配到燕国。就是因为芈殊的嫉妒心太重。见不得芈月半点能超越自己!

  • 随后,芈殊的儿子为了显摆自己,在众多人面前,当时举鼎累的吐血身亡。秦国发生战乱,芈月不得不利用义渠王平定了宫中战乱。最终她的儿子嬴稷继承了秦国的江山。

(写作不易,大家看完后请点击关注我,十分感谢您)


「发配」这个词用的实在不确切,秦国公子嬴稷是在燕国为人质,又不是充军的犯人。

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一种外交方式,叫质子制度′又叫质子外交。是诸侯国的结盟方式,互换人质,互求信任,乞求外援。质子制度最开始时,一般情况下是弱势小国臣服于大国,把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公子质于大国,以换取信任,寻求强大的外援。

到了战国战国时期,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各国之间都互换人质,而且非常频繁。除了题中提到的公子嬴稷在燕国做过人质,像大家熟知的楚太子横(楚怀王)在齐国做过人质,楚太子完(楚考烈王)与春申君黄歇在秦国做过人质,燕太子丹先质于赵,后质于秦。

秦国是战国时期交换人质最多的国家,因为此时秦国军事最强,很多国家愿意把公子作为秦国质子,只为结盟求援。而秦国也把公子质于其他诸侯国,达到「远交近攻」的战略目的,同时也瓦解其他诸侯国的同盟关系。

至于秦昭襄王在燕国为质,《史记》中记载很简洁:昭襄王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

电视剧《芈月传》中,嬴稷与母亲芈月到燕国为人质是因为秦惠文王后(惠后)芈姝,恨芈月母子,秦惠文王在世时,喜爱芈月母子,几欲废太子嬴荡(秦武王)。惠文王死后,芈姝不容他们母子,让他们去燕国为质。

无论什么原因赢稷去燕国为质,电视剧《芈月传》与《史记》中都是赢稷归秦即位(秦武王赢荡举鼎绝膑而亡,无后)。秦武王因无子,死后诸弟争立。

而赢稷有强势的母亲,还有两个有本事的舅舅。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

嬴稷得以从众公子中取胜上位,实舅舅魏冉之力,当然在《芈月传》中还有白起舅舅的功劳!


在《芈月传》中,嬴荡和嬴稷的母亲即芈姝和芈月,他俩都是楚国的公主,可是地位却是天差地别,芈姝的母亲便是楚国的威后,由于芈月出生时的天象,威后一直很忌惮芈月,所以处处不让芈月好过,但是芈姝和芈月私下的关系却很好。

后来芈姝要嫁到秦国为后,芈月便以芈姝陪嫁瀛女的身份同芈姝一同入秦国,她俩携手同行。后来因为有人陷害芈月的弟弟,弟弟的生命危在旦夕,芈月想找芈姝帮忙,芈姝的侍女却百般阻扰,万般无奈之下,芈月才侍寝了秦惠文王,第二天芈姝知道后,就去质问芈月,之前问你是否有服侍王上的联头,你说没有,现在又是为何?芈姝不听芈月的解释,再加上侍女的添油加醋,因此就有了隔阂,后来秦惠文王慢慢发现了芈月的才华,还是个治国奇才,而且跟自己很是谈得来,所以就更加宠爱芈月,不久后,芈月就怀孕生下了嬴稷,嬴稷的出生让芈姝更是乱了分寸,芈姝的儿子嬴荡也是不争气,行为很是放荡,很不讨秦惠文王的喜欢,秦惠文王就有了废除太子的想法,但是还没有实施,就已经去世了,秦惠文王去世时候就有立诏书,让嬴稷继位,可以芈姝却撕毁了诏书,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儿子嬴荡继承了王位,这时芈姝才舒了一口气,这还不能完,芈月和她的儿子留在秦国总是个隐患,所以就想方设法把他俩送去了燕国为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