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因为日以继夜的泡社团泡营队,中文系上很多主要科目我都一一当掉重修,唯一修得最棒最漂亮的是楚辞,当时教授是楚辞与神话专家~傅锡壬老师。虽然我总是挂在教室最后一排座位,上课时舒服的仰靠著椅背,翘著我的二郎腿,一副散漫不敬的样子,但我考试成绩很不错,考试时,我们傅先生老爱站我桌边上看我写申论分析,可见他老人家颇在意我。

为何说是「可见」,带了一点疏离感呢?因为我即便特别喜欢某位师长,或被某位师长特别喜欢,我也从不私下和对方多打交道的。但一切意思,又在课堂上的眼神交流中已清楚领会于心了,哈哈哈哈。

说到底,当年我楚辞修得好,但不如今天读过余秋雨之后,这么喜欢屈原。

*** 以下书抄余秋雨《文化苦旅》〈屈原〉

黄河文明的强势统治,不足以消解长江文明。因为任何文明的底层,都与地理环境、气候生态、千古风习有关,伟大如禹舜也未必更易得了。幸好是这样,中华文明才没有在征服与被征服的战火中,走向单调。

自古沈浸在神秘奇谲的漫漫巫风中,长江文明不习惯过于明晰的政论和哲思。它的第一个代表人物不是霸主,不是名将,不是圣贤而是诗人,是一种必然。

这位诗人不仅出生在长江边,而且出生在万里长江最险峻、最神奇、最玄秘、最具有概括力的三峡,更有一种象征意义。

我多次坐船过三峡,每次都要满心虔诚地寻找屈原的出生地。我知道,这是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经过无数次谈判后,才找到的一个交集点。(略)从黄河到长江,《诗经》式的平原小合唱也就变成了屈原式的悬崖独吟曲。(略)

于是,我们看到屈原走来了,戴著花冠,佩著长剑,穿著奇特的服装,挂著精致的玉佩,脸色高贵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悠远。这么一个模样出现在诸子百家风尘奔波的黄河流域是不可想像的,但是请注意,这恰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

在诸多同类著作中,我独独推崇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那一部《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分析。书中指出,屈原有美好的政治主张,曾经受到楚怀王的高度信任,但由于贵族出身又少年得志,参加政治活动时表现出理想化、情感化和自信的特点,缺少周旋能力,难于与环境协调。这一切,在造成人生悲剧的同时也造就了优秀无学。

这就说对了。正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我的说法可能会更彻底一点:那些日子,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上了,因此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派出一个叫屈原的人去领受各种心理磨练。让他切身体会一切矛盾和分裂、例如:信任和被诬、高贵和失群、天国和大地、神游和无助、去国和思念、等待和无奈、自爱和自灭,等等,然后再以自己的生命把这些悖论冶炼为美,向世间呈现出一个最高座标: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

简单说来,这是一种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略)

我认为,他作出自沉的选择有更深刻的因素。当然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皈服。在弥漫著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他投江后,民众把原来祭祀东君的日子转移到他的名下,(略)包粽子、划龙舟这样的活动,正是祭祀仪式的一部份。

说实话,我实在想不出屈原还有哪一种更好的方式做为生命的句号。世界上的其他文明,要到现代才有不少第一流的诗人哲学家做出这样的选择。海德格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形成、处境、病衰都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如何结束生命。

我在北欧旅行时,知道那里每年都有不少孤居寒林别墅中的高雅人士选择自杀。我看著短暂的白天留给苍原的灿烂黄昏,一次次联想到屈原。可惜那儿太寂寞,百里难见人迹,无法奢望长江流域湖湘地区初夏时节那勃郁四野的米香和水声。

这种想法是不是超越了时代?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所谓诗人,就是那种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融为一体的那种人。当然,惠特曼所说的是少数真正的伟大诗人。

因此,屈原身上本来就包含著今天和明天。(略)

自屈原开始,中国文人的内心基调改变了,有了更多的个人话语。虽然其中也关及民生和君主,但全部话语的起点和结束却都是自己。凭自己的心,说自己的话,说给自己听。被别人听到,并非本愿,因此也不可能与别人有任何争辩。

这种自我,非常强大又非常脆弱。强大到天地都是自己,任凭纵横驰骋;脆弱到风露也成敌人,害怕时序更替,甚至无法承受鸟鸣花落,香草老去。

这样的自我一站立,中国文化不再是以前的中国文化。

帝王权谋可以伤害他,却不能控制他;儒家道家可以滋养他,却不能拯救他。一个多愁善感的孤独生命发出的声音似乎无力改易国计民生,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会低头思考自己的生命。

因此,他仍然孤独却又不再孤独,他因唤醒了人们长久被共同话语掩埋的心灵秘窟而产生了强大的震撼效应。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因此,他也就从文化的边缘走到了中心。

从屈原开始,中国文人的被嫉受诬,将成为一个横贯两千多年的主题。而且,所有的高贵与美好,也都将从这个主题产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