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封病人給我的來信:

「米醫生,謝謝你!

我母親特意教我寫封信給你表達她對你真心的感謝!經過一個多月的中藥調理。

困擾我媽媽十多年的胃痛及背痛已經好了,晚上也能睡覺了,胃口也好起來,人明顯胖了!

我們這裡很多人聽說你神奇,都很想見你,也想請你用你家的祖傳秘方看病,我會帶很多粉絲來見你哦!」

讓人捉急的是:我哪裡有祖傳秘方?!

嚴正申明:

本人對「祖傳秘方」,「宮廷御醫後人」過敏:

一來,我覺得這世上沒有啥秘方

二來,如果自身不努力,世家也只是一個傳說!

因為群眾需要,所以出現了太多「秘方」、太多「大師」

真正的大師不會到處宣稱自己,更不會主動幫你看病

騙子倒是不少,而且基本很善於「起死回生」

?中醫為啥能治好病?

很多中醫愛好者喜歡「純中醫」,

也有很多人吵著要「廢除中醫」

這個口水仗等我氣血再旺盛一點再打

今天我們先講中醫所謂的「秘方」

我認為中藥能治好病,有3種可能:

1.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2.單一病種常年的經驗累積

3.就是基本功紮實,辯證精準

?蔡媽媽胃痛醫案里有三個秘密

蔡媽媽今年69歲,2017年3月來素問軒初診。

患胃脘隱痛,痛徹左背近十年,晚上更甚,影響睡眠。口淡、口苦、胃口差不覺飢餓,大便不成形。舌紫黯、苔黃膩,脈弦細。

蔡媽媽來自湖北的一個小城市,平時非常節儉,年輕時在當地廠區算一個很能幹的人,兒子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進入世界500強公司,娶妻生子,非常孝順,把媽媽接來上海同住。但十年來,蔡媽媽一直身體不適,看了很多醫院,西醫明確慢性胃炎,吃了很多葯,但是還是沒用,有時候需要止痛片,也看了一些中醫,效果也不明顯,時好時壞。

小蔡很擔心,就帶著母親來素問軒求助。

根據蔡媽媽的舌脈應該是:肝鬱氣滯兼瘀、肝氣犯脾

宜:疏肝理氣止痛兼祛瘀

方用:四逆散+二陳湯加減

柴胡9g、芍藥30g、甘草15、枳實9、鬱金9、佛手9、玫瑰花9、延胡索9、半夏9、陳皮9、當歸15、天花粉15

一個星期後,蔡媽媽來複診,就說胃痛、背痛在吃第三付葯的時候,就好了一大半了。問我:「米醫生,你開的葯以前醫生也開過,我自己煎藥煎了大半年了,所以吃的葯我都知道。吃了會好的,但一會而又痛了,但為何吃你的葯就那麼快不痛了呢?」

呵呵嗒~此處看我得意但強忍的表情

這裡不得不說說止痛第一方

?芍藥甘草湯的名堂經在於量比

我用蔡媽媽的主方時四逆散

四逆散由柴胡、芍藥、甘草、枳實四味葯組成

而天下止痛第一方就藏在四逆散里了

芍藥、甘草

芍藥甘草湯出自東漢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篇》的著名方劑,是常用的緩急止痛之方,主營陰不足、肝脾不和,症見脘腹諸痛,四肢攣急等證候。

?

同一方子的比例有講究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篇》芍藥甘草湯方記載「芍藥、甘草各四兩,上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 去渣,分溫再服」,可見方中兩葯的比例1∶1。

但後來經過研究發現,當白芍與甘草之比為1∶1時解痙止痛作用最強,但維持時間較短,當白芍與甘草之比為2∶3時,解痙止痛作用一般可維持3~4 h,芍藥、甘草之比為1∶3 時作用為最弱。

因為甘草有儲鈉的作用,蔡媽媽素有高血壓,所以我沒有用同等用量的甘草,改用白芍30:甘草15,來取的較快止痛作用,而不至於水鈉儲留。

?

用量不同效果就不同

《傷寒論》中芍藥甘草湯,原方內兩葯的劑量分別是四兩,按古方藥量考證並與現代度量衡制進行換算:東漢時期一兩,相當於0.4455市兩,一市兩=13.52克,所以芍藥的用量換算到現代應該是55.68克。可見芍藥的用量要大!因為要儘快控制蔡媽媽的胃痛及背痛,所以芍藥用到30g,一般臨床芍藥用量在9-15g,所以原來中藥的止痛效果不佳,也許原因就在這裡。臨床中芍藥甘草湯非大劑量則不足以止痛的情況是客觀存在的。

?

古方藥名今日大不同

自陶弘景起,芍藥就有赤白之分:赤芍、白芍。

那麼我們到底有赤芍還是白芍呢?

白芍有斂陰益營之力,赤芍有散邪行血之意

白芍能土中瀉木,赤芍則能於血中活滯。

大凡營陰不足,筋失所養引起的痙攣,如腓腸肌痙攣,肝木凌脾的腹痛等多用白芍,與血行有關的病症如冠心病多用赤芍活血行滯。

所以,蔡媽媽的方子里我用的啥,這時你應該想出來了吧?

答案在留言里找找看

?最後,我認為的秘?方:

我記得有人說,曙光醫院有個看脾胃的名醫蔡凎老先生一張「建中湯」打天下,來看病的基本都是這個加減。

其實中醫是講究辨證論治的,每個人體質不同、發病時間不同、地域不同,蔡老的方子看似平淡,其實裡面千變萬化,跟據你的體質、發病季節、地域,只要稍稍一變化,這個方子內涵就完全不同,所以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才看門道!

某中醫特大v寫過:跟師沒啥用,其實,我想說,你還是外行,秘方不重要,跟師很重要,跟對師父更重要!

另外,能不能跟師學到東西,一取決你的天資,二取決於你的恭敬心,否則師父為何要告訴你?

要學好中醫,用一份恭敬心跟師吧!

加油吧騷年,只要有心,你一定可以是個好中醫!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