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亲善亲子同室政策屡受诟病,国健署规划修订母婴亲善医疗院所认证基准,研拟将亲子同室从必要项目改成加分项目,尊重产妇母乳自主性意愿,最快2018年7月可上路。

 

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母乳哺育策略,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自民国90年开始推动母婴亲善医疗院所认证制度,教导产妇哺喂母乳,且实施24小时母婴同室,希望提升母乳哺育率。

不过,近年愈来愈多新手妈妈发出「怒吼」,认为24小时母婴同室根本无法得到充足休息。台湾女人连线在106年进行生育议题问卷调查,也发现70%以上的女性认为母婴同室的时间应该由产妇决定,而非硬性规定。

国健署在106年11月27日举行专家会议,检讨现行母婴亲善政策。国健署简任技正陈丽娟日前受访表示,与会的专家都支持母乳哺育政策,但执行面确实需要检讨,应提供产妇完整哺喂知识和技巧,且要尊重产妇母乳自主性的选择意愿,意即产妇在获得充足资讯后,决定是否母婴同室,应予以尊重。

陈丽娟说,目前针对母婴亲善政策做一些检讨,研拟要将目前列为评鉴必要项目的「亲子同室」改列为加分项目,原亲子同室的评鉴分数改为产前提供充分资讯、婴幼儿事故伤害防治(如安全座椅)及婴幼儿认知发展(如亲子共读)。

国健署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提出母婴亲善医疗院所认证基准修正版本,并找医疗院所试评,最快7月可以全面上路。

陈丽娟表示,哺喂母乳对妈妈和孩子都有好处,实证资料也显示,亲子同室与母婴早期肌肤接触能有效提高纯母乳哺育率并可延长母乳哺喂期间,未来会让母婴亲善政策执行更有弹性。

台湾妇产科医学会秘书长黄闵照今天受访表示,现行母婴亲善认证因要求母婴要24小时同室,定义很严格,导致医护为了达成评鉴标准,无形造成产妇压力;修正版本若是将母婴同室改列为加分项目,一定能改善现状。

不过,黄闵照说,新版的认证基准还要开会讨论,现行母婴同室政策其实也加重护理人员负担,当婴儿放在病房,护理人员等同照顾妈妈,又要照顾孩子,希望政府在考量人力时能增设母乳师或专责产妇哺喂教育的护理师,可做产前母乳卫教、产后哺育教育,让产妇喂母乳更轻松。

妇产科医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陈钰萍受访时说,很多人对亲子同室有迷思,认为亲子同室妈妈就得不到休息。但妈妈会不会累,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支持,有没有人照顾这对母婴,而不是妈妈除了要哺喂,还要做其他的事情。

陈钰萍说,喂母乳本来就是不分昼夜,妈妈跟孩子会透过喂母乳生理同步,妈妈一边喂可以一边睡觉,并非一觉到天亮才是好品质。哺喂母乳的知识和技巧应从产前就要教育,应有专业泌乳资源提供妈妈足够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