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原梧州粵劇團的職工、中級演員職稱身份回答這個問題,粵劇團的歷史就不多說了,我以前也回答過。現在要將傳統粵劇傳承下去重中之重!

第一,粵語要推廣保留!沒有粵語何來粵劇?鼓勵家長、學生回家說粵語!古廣信有著2200年歷史!粵語發源地!認清粵語是聯合國承認語言,不是地方方言!而現在一人讀書全家變「撈」!從幼兒園開始強行接受普通話,直到現在00後都基本不會講粵語!

第二,以多種形式推廣粵劇!不是嘴上說說,命令式、任務式去完成!文化要有文化的樣子,親身經歷:我認識的朋友子女小學入學就要畫臉譜!實際是家長的圖畫作業,而基本臉譜知識沒有得到理解,照葫蘆畫瓢!畫的是誰?臉譜是什麼?作用是什麼?基本沒有人認識,包括老師!粵劇角色多樣,建議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排練每班級小節目,也是另一種學習方法!粵劇中有很多生字、身體協調等等……

第三,人才保育!梧州粵劇青黃不接!人才流失嚴重!以前有編製的也所剩無幾!工資薪酬低,福利不到位!我6年前離開被合併後的「粵劇團」,當時工資除去福利到手2200!詢問以前的老同事,6年後今天2500不到!大部分都已有家庭、子女,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天,基本每月沒有結餘!上班像工廠,沒有時間給藝術人員二度創作!獲獎後不另外嘉獎還要剝削獲獎人員獎金!所有福利全部最低檔次……住房公職金有幾年時間是將單位那份扣到員工身上!職效工資只補發了一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藝術再高也被生活打敗!

總結:傳統文化不是片面之說,如何推廣還要各方面扶持!


我覺得一些粵劇名家並沒有也不想深入粵劇愛好者中去交流、溝通、指點業餘粵劇愛好者。一大羣最基礎的、對粵劇粵曲最鐵杆的、最粉絲的,你們都不重視、何談發展呢?

我覺得有些愛好者的唱功並不比專業的差多少,這就證明粵劇粵曲日趨落後了、怎不發揮下四十年代時的薛馬、以及四大明星那種各流派相互鬥豔竟爭精神?業餘的誰敢向他、她們這些真正的大師叫板?

我是業餘粵劇愛好、恕我不客氣、直言地對現時專業粵劇的唱功、我敢於挑戰、我在唱吧的所有作品行腔、你們聆聽後,可能覺得與現代粵劇、粵曲專業名家有些少不同,原諒我孤芳自賞、自作聰明,我覺得如此運腔比較貼近百姓情感、讓人較為共鳴、你們比較下吧。


廣東說越語言的越海族的越劇!不利於漢家人學習有京劇昆電視劇


開班授學,從細蚊仔入手,培養多啲粵劇人才!至重要忌係:學費收平啲!!希望兩廣部分高校增設粵曲粵劇學習項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