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饼其实就是包著芽糖的饼,以前叫做麦芽饼,后来因为太阳堂打出名号,许多人常说「要到太阳堂买卖芽饼」,久而久之才变成太阳饼,台中市政府统计,每年卖出2000万个太阳饼,市场商机大,大家都想分杯羹,除了有太阳堂这间饼店,全台中有7-800家饼店,各家饼店也都标榜老店或正宗传人。

太阳堂、太阳饼老店、太阳饼老舖,台中市自由路上满街都在卖太阳饼,有些甚至打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市府统计,光是台中卖饼店家至少有7-800间,每年卖出超过2000万个太阳饼,还红到大陆去。

 师傅:「分层包起来,类似这样子,油皮,然后中间油酥。」

太阳堂和大部分店家将面粉油皮和油酥包在一起,轻压对折,杆开后,由上往下卷起对切,再包入麦芽膏内馅,轻压后至少有4、50层,之后有太阳饼店再把工做得更细,饼皮杆开后多卷几圈。师傅:「1、2、3、4、5、6、7。」

原本3层乘以7圈,对切再对折后才包入内馅,饼皮就能达到140几层,老师傅说,最早这块饼因为内馅包麦芽糖,在丰原卖的时候还叫,直到林绍崧和绰号阿明师的魏清海父子创立太阳堂后,打响名号,许多人说要到太阳堂买麦芽饼,久而久之才变成太阳饼

之后阿明师带著儿子阿郎师和徒弟继续再向外拓店,民国67年一阳堂已经关门,但陆续还有天水雅集、金仁太阳堂、太阳堂老店、阿明师太阳饼,元明商店和魏清海太阳饼店,有人认为,这几家店虽然彼此争老店名号,但其实各有关联,比的已经是之后研发的技术和口味。

太阳饼店师傅:「自由路这边20年来,已经收掉了4、5间店了。」记者:「为什么?」太阳饼店师傅:「因为经营不善。」

太阳饼店开开关关,百家争鸣,战场也从自由路拓展到靠近交流道的中港路,但起源店太阳堂现在歇业了,不只老台中人不舍,还有年轻人专程来拍照,继续经营的数百间饼店,则要再拚老店名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