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四大國產體育品牌安踏體育、特步國際、361°、李寧已相繼披露2018年年報。整體來看,“三家歡喜一家愁”,安踏、李寧、特步營收、淨利潤都實現大幅增長,而361°收入幾乎零增長,淨利潤大跌三成,回到五年前的水平。

安踏、李寧、特步、361°,四家企業無論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還是總市值等指標比較,都大致遵循以上排序。隨着國內體育行業市場集中度提高,安踏與其他三名隊友的差距越來越大,特步在完成三年戰略轉型後,也在奮起直追,李寧則在努力找回昔日的榮耀;而361°,卻面臨業績大幅下挫、品牌重塑的困境,被特步拉開巨大差距。

本週,騰訊新聞《財看見》就“你最喜歡的運動品牌”發起調查,截至3月29日中午12時,共有1876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將近1000人把票投給了李寧,佔比42%;喜歡安踏品牌的有756人,佔比爲32%,特步、361°得票數相近,分別佔比8%和7%。可見李寧品牌在消費者心中仍留有牢固的品牌印記。

(注:截至2019年3月28日收盤)

也許在很多80後的心目中,李寧依然是國產體育品牌的老大哥,但殊不知,十幾年間,體育鞋服行業在經歷激進擴張和庫存危機後,行業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營收規模:安踏超過其他三家之和

根據四家企業的營收規模和行業地位,可以將大致分爲兩組:安踏和李寧營收都超過百億人民幣,且二者都曾坐上國產體育品牌的頭把交椅。特步和361°價位偏低,主要面向三四線及以下市場,營收剛剛突破50億人民幣。

2018年安踏總收入241億元人民幣,比其他三家公司加起來還要多;股東應佔溢利41億元人民幣,超過其他三家公司淨利潤之和的兩倍。且成長性強勁,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別高達44.4%、32.9%,兩項指標連續五年保持雙位數增長。截至2019年3月28日,安踏總市值1205億元,是李寧的五倍多。

(注:截至2019年3月28日收盤)

從一家代工鞋廠,到超越李寧,成爲國內首家千億市值的體育用品公司,安踏有是如何做到的?我們在《財看見|“逆襲者”安踏:如何做到超越李寧走向世界的?做出了詳細解讀。

“被超越者”李寧也很努力。2015年李寧實現扭虧爲盈後,在以產品爲核心,構建渠道、供應鏈、零售運營能力的方式下,通過三年調整,開始復甦。2018年,李寧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近四成。李寧要想超越安踏,重回國產體育品牌第一的位置,還有可能嗎?詳見我們的深度分析《財看見|被超越的李寧:營收首超百億 重回第一還要多久?》。

我們把特步定義爲“追趕者”。這幾年,爲了向專業體育品牌轉型,在日趨擁擠的體育市場中擠出一條道路,特步在廣告營銷上投入不菲。2018年,特步交出三年轉型完成後首份成績單,營收和股東應佔溢利分別增加25%和61%。亮眼的業績背後,又藏着哪些隱憂?詳見《財看見|特步高增長背後:贊助143場馬拉松 能重塑品牌嗎?》

“掉隊者”361°2018年營收基本上停滯,淨利潤暴跌33.5%。截至3月28日,總市值僅爲特步的五分之一。361°輸在哪裏?詳見《財看見|掉隊者361度:廣告花5.5億 收入只增加0.3億》

盈利能力:李寧淨利率低於特步

從盈利能力來看,安踏、李寧、特步、361°的毛利率依次下降,作爲行業龍頭,安踏擁有更強的產品定價能力,因而毛利率最高。從淨利率來看,李寧的淨利率只有6.8%,不僅遠遠落後於安踏,而且不如特步(10.3%)。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進一步對比四家企業三項費用開支:銷售費用、行政開支和財務成本佔收入比重可見,李寧的銷售費用佔比高達35%,明顯高於李寧和特步,行政開支佔比也高於安踏。費用端開支過高,擠壓了李寧的淨利潤空間。對於2018年銷售費用的上漲,李寧在財報中解釋,這與其銷量擴大、店鋪升級改造,以及亮相紐約、巴黎時裝週,導致網絡推廣開支增加有關。

營收結構:只有特步還是“賣鞋的”

(注:361°的數據不包括童裝和其他收入)

從收入構成上看,目前只有特步還以賣鞋爲主業,2018年特步鞋類產品收入佔比超過六成,2015年以來,特步向專業體育品牌轉型,跑步鞋履是其核心產品線。安踏、李寧都以服裝銷售爲主,2018年安踏的服裝收入佔比已超過六成。

從線下店鋪數量來看,截至2018年底,安踏門店已經超過1萬家。李寧共有銷售點7137個,2018年淨增702個;特步共有6230家門店,361°門店數量最少,爲5539家,約74%的門店位於三線或以下城市。

廣告開支:安踏一年30億

靠營銷起家的國產運動品牌,每年都在廣告費上投入巨大,通過邀請體育和娛樂明星代言、冠名體育比賽和綜藝節目,爲運動員提供服裝贊助等方式提升其品牌知名度。

2018年,安踏廣告及宣傳開支最多,將近30億元。這一年,安踏運動裝亮相平昌冬奧會、雅加達亞運會,FILA時裝秀登上意大利米蘭時裝週,天天張悅軒成爲安踏兒童代言人,安踏還請來NBA全明星球員來中國參與一系列營銷活動。

不過,若論廣告費用佔比,還是特步出手最闊,2018年營業收入的15%都花在了廣告上,一年贊助了42場馬拉松及跑步賽事,併成爲《中國新說唱》第二季的官方指定運動品牌。

營運能力:361°資金週轉承壓

存貨週轉天數和應收賬款週轉天數,是衡量企業資產管理能力和資金週轉狀況的重要指標。2018年,安踏、李寧和特步的存貨週轉天數都在80天左右,而361°則長110天,爲5年來最高時長。

從應收賬款週轉情況看,安踏、李寧應收賬款週轉期只有30多天,特步爲105天,361°則長達半年,顯示出361°的產品銷售和資金回籠狀況面臨嚴峻壓力。

研發投入:361°佔比最高

“開店就賺錢”的時代已成歷史,近年來國產體育品牌都在加大產品研發投入,以打造差異化產品。從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2018年安踏的研發投入最高,爲6億元;特步最低,爲1.66億元。

安踏的產品研發投入比例逐年上升,2005年安踏成立了運動科學實驗室,依據運動員的身體數據進行運動科技和功能設計的開發。截至目前,安踏參與研發設計的人員總數超過1200人。

361°儘管營收最低,但研發支出佔收入比卻高於其他品牌,爲4.1%。截至目前,361°已取得335項專利,共有767名技術人員參與產品研發活動。

電商:李寧旗艦店粉絲最多

四大品牌都通過官方網站以及京東、天貓旗艦店,銷售線上專供品以及線下產品。從天貓旗艦店粉絲數來看,李寧粉絲數最多,天貓旗艦店粉絲數排名與我們在線上發起的調查結果保持一致,顯示出李寧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依然牢固。

2018年,李寧電商渠道收入實現50%~60%的高速增長,李寧、特步電商渠道收入佔比相當,分別爲21.1%、20%。2018年安踏電商渠道收入增長40%,但並未公佈佔總收入的比重。

361°電商網上專供品收入增加85.3%至7.39億元,佔總收入的14.3%,但該業務仍未實現盈利。

童裝:廝殺激烈 361°最倚重童裝板塊

安踏在兒童業務的開拓也很賣力,除了安踏兒童外,還通過FILAKIDS、KINGKOW 經營高端童裝。2018年安踏簽約“天天”張悅軒爲代言人,升級“頑運會”,與漫威、Hello kitty等推出跨界合作產品,與英超伯恩利足球俱樂部簽約,推進青少年足球教育體系建設。

李寧通過旗下品牌李寧YOUNG開展童裝業務,截至2018年底共有793家線下門店。

特步的童裝業務遠遠落後於其他品牌。2016~2017年,特步對童裝銷售點進行了裁撤,關閉了350家門店。截至2018年底,特步童裝銷售點爲450個,對集團貢獻微乎其微。

361°2010年起切入童裝業務,目前童裝已成爲其支柱板塊。截至2018年底,361°共有1837個童裝銷售銷網點,2018年童裝收入8.16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15.7%。營收增長乏力的361°對童裝業務寄予厚望,“希望以童裝孕育未來對品牌由忠誠度的消費者”,想法不錯,但不知道5年、10年後,千禧一代是否還能保持品牌忠實度。

國際化:國產品牌“出海”不易 安踏正邁出第一步

中國公司培育國際化大品牌並不容易,目前,安踏正通過收購國際品牌的方式,“借船出海”邁出第一步。2018年,安踏攜手其他投資方組成的財團,宣佈以4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1億元)收購芬蘭體育用品集團AmerSports,該項收購計劃於2019年完成。

李寧是最早體會到國際化失意的品牌,2008年收購意大利品牌樂途,高舉“國際化”路線卻陷入尷尬境地,終於於2012年收縮國際化戰線,重新聚焦國內。

361°從2014年起進軍國際市場,在巴西、美國、歐洲分別有1316個、986個、518個銷售網點。2018年,其國際業務銷售增加4.5%至0.93億元,佔總收入的1.8%,但目前海外業務尚未盈利。特步於2018年開始在越南和印度開店,2019年在中東和中亞探索商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