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在黑龍江哈爾濱,5個殯儀館中,無人認領或長期欠繳寄存費的骨灰盒已達27500多個,佔比接近15%。其中,一殯儀館副館長稱他們館中,最長失聯記錄為25年,無人認領的骨灰盒也佔用很多空間,他呼籲家屬儘快認領。事實上,類似的問題,全國範圍內,應該都差不多。

一般來講,但凡子女還活著,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但是,當子女也去世,兒孫就不一定會繼續「祭奠先輩」。不過,這和「人情世故」還不是絕對關聯,更多層面上,是基於每一代人的「情感寄託」和「生活精力」的有限性決定的。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整個家族的墓葬地是同一個地方。所以,無論過去多久,只要子孫還在,就會一直被祭奠。但是,隨著社會人口的「遷徙頻率」和「活動半徑」越來越大,能將「三代人」葬於一地就算是很圓滿的結局,至於三代之外,基本上就很難再被聯繫在一起。

所以,出現「骨灰無人認領」,也就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兒。當然,這種趨勢還在加劇。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祭奠死者」本質上還是生者對於歲月的感懷,當隔代的子孫與先輩早已無交集的時候,「祭奠本身」就成為一種行為藝術。雖然,總有人覺得,那是一種「不忘祖宗」的情懷,但是,本質上早已顯得虛妄。

然而,在一些鄉鎮中,「聚居式的墓葬」格局,還在保留。可是,一旦兒女們離開家鄉,奔向大城市,「聚居式的墓葬」格局就會被打破。很多人,為方便「祭奠先輩」,就會把「骨灰」存放在所處的城市,只要自己的生活秩序正常,「祭奠」就不會停止。

只可惜,生者的身體可以隨意遷徙,逝者的骨灰卻不能肆意亂動。這就導致,很多時候,兒女子孫要是離開「存放先輩骨灰的城市」,「先輩的骨灰」就會無人再祭奠,甚至兒女上歲數後,子孫又不在身邊,同樣也會導致「先輩的骨灰」無人過問。總的來講,出現這樣的「孤寂之灰」,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們試想,要是人類的「骨灰」,都保存下來,可能我們生活的視野裏,到處是墓碑。當然,這不是誇張,稍去想像一下,都能感受到。所以,我們常說的「保存骨灰」並不是永恆性的保存,只是相對的長時間而言。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於「骨灰盒無人認領」的事情,也就不必那麼悲傷。

列維·斯特勞斯認真的講過:「人必須活著,工作,思想,並且敢於正視自己永遠不會活在世上,有一天地球不再存在,到了那時人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會留下來」。是的,敢於正視自己,不會永遠活在世上,一切都不會留下來。所以,骨灰能不能永恆留存,其實本就是個「偽命題」。

因此,也就不值得悲傷。但是,這並不等於,子女就不需要祭奠父母,總的來講,這是個風俗圭臬,該遵循的就遵循,人活著,總是要和過去建立起某種聯繫。與逝者關聯,並不代表逝者與我們有什麼絕對性的聯繫,而是,通過逝者讓我們理解生命的循環和萬物的復始。

自古以來,只有名人的墓地會成為風景線被世人關注,而作為尋常人,終將消逝在生命長河中,融於萬物之間。這一點,即便再過幾百年,幾千年也應該不會變。當然,人們關注那些名人,還是基於生前的個人事蹟,而並非墓地本身。

這就更加的讓我們確信,所有的關注,都指向「生者」,即便追溯逝者也是如此。以現代文明的標準看,人的壽命本來很短,但是又要做很多事情,所以就會被分段,給出最優化的人生示範。但是,更多時候,大多數人的人生是簡單的,枯燥的,乏味的,而那些能被歷史沉澱下來的,多是「壞孩子」或「好孩子」。

只是。到底誰能被記住,這並不是一個確定的答案。即便,現在被我們銘記的「歷史老人」(歷史名人),他(她)們生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會被歷史記住,因為很多時候,身處當下最迷茫,只有回望過去,才能相對清醒一些。而這也是「祭奠先輩」較為重要的一個初衷。

不得不承認,「骨灰盒無人認領」這不是逝者的悲哀,而是生者之間的關係上,越來越傾向原子化的結果。對於家族性的祭奠,其實多和婚姻制度的產生有關係。但是,當人類發展到現在,很多人在人生的選擇上,越來越寬泛,有不婚主義的,有丁克主義的。

這種情況下,「被祭奠」就會自然的消失。當然,對於逝者而言,被祭奠重要嗎?這其實是個生者的遊戲。尤其,像一些鄉村中的葬禮或祭奠,更是這樣。父母生前,兒女們可以不管不問,但是去世後,場面上肯定要大,甚至,給父母燒的紙錢,比生前給的撫養費還多,這是不是很諷刺?

所以,作為「骨灰盒無人認領」,這其實並不是最壞的一角。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兒女不管不問父母,纔是最大的悲哀。「祭奠先輩」難逃三代論,這終將是一種必然,人們受宗族觀唸的束縛越來越小,就代表「祭奠制度」也會逐步消亡。甚至,在未來,「不留骨灰」(海葬)也會成為一種新的趨向。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首發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