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網3月29日消息,上交所再受理第三批申報企業,與前兩批開閘之勢比較,28日僅有兩家企業獲受理,分別爲杭州鴻泉物聯網和福建福光股份。

低調無名的中小科創企業總給人以橫空出世之感,但有部分申報企業自帶熱度。如在第二批獲準項目中,有在業內備受大佬追捧的“準獨角獸”虹軟科技,號稱一級市場估值達50億元的深圳微芯,涉足包括量子通信、遙感衛星、激光顯示等“硬科技”的科大國盾、二十一世紀空間等。

不出所料,在這些明星項目的背後,諸如華泰資本、賽富、中信產業等大牌機構顯現。以下爲投中網整理的近日部分科創板企業概況和背後投資機構,以饗讀者。

深圳光峯科技:賽富基金、中信產業投資雙雙持股超10%

是一家擁有原創技術、核心專利、核心器件研發製造能力的全球領先激光顯示科技企業,致力於激光顯示技術和產品的研究創新,豐富人類對美好生活的選擇,滿足人們在高速通訊及人工智能時代對信息顯示新的要求。

公司團隊於2007年首創可商業化的基於藍色激光的熒光激光顯示技術,同時圍繞該技術架構佈局基礎專利,併爲該技術註冊 ALPD商標。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爲3.5億元、8.0億元、13.8億元,淨利潤爲1801萬元、1.1億元、2.1億元。

根據招股書提供的持股結構顯示,賽富基金(SAIF HK )持有6298.0676 萬股光峯科技股份,持股比例爲16.4203%。中信證券旗下產業投資基金CITIC PE 持有4177.4562 萬股光峯科技股份,持股比例爲10.8914%。賽富基金與中信產業投資基金分列該公司第二與第三大股東。

科大國盾:神州、君聯資本入局

科大國盾與A股“人工智能第一股”科大訊飛(002230.sz)同屬科大控股旗下,主要從事量子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爲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系統地提供軟硬件產品,爲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和領域提供組網及量子安全應用解決方案。

2016年到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2.1億元、2.7億元和 2.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爲 2986萬元、3073萬元和2300萬元。

根據投中CVsource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科大國盾共進行6輪融資。神州資本、君聯資本等參與其中,但前者在2018年通過股權轉讓退出。目前君聯資本持股股數爲240萬股,持股比例4%;潤豐投資持股股數396萬股,持股比例6.6%;兆富投資持股股數260萬股,持股比例4.34%。

深圳微芯生物:單款新藥收入過億,淡馬錫、深創投加持

深圳微芯生物成立於2001年,爲主要面向腫瘤、代謝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領域進行新藥研製的生物醫藥公司。目前擁有已經正式上市銷售的國家1類創新藥西達本胺和多個處於臨牀試驗階段的藥物。

深圳微芯較爲依賴已上市銷售的新藥西達本胺,2016~2018年期間,西達本胺產品銷售收入和境外專利授權許可收入分別爲0.85億元、1.1億和1.46億元,爲公司總營收貢獻超過連年超99%,三年的淨利潤分別539.93萬元、2590.54萬元和3127.62萬元。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4月11日,微芯生物共經歷過8輪融資,包括淡馬錫、深創投、招銀國際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多次參與。微芯生物創始人魯先平曾在2018年透露,微芯生物在一級市場的估值已達50億-60億元。

從機構持股情況來看,微芯生物也頗受外資喜愛,股東名單中包括淡馬錫旗下Vertex與LAV one(共計持股13.6716%)德同資本(合計持股5.0686%)。

深創投(合計持股4.4792%)萍鄉永智(持股7.8672%)、招銀國際(3.8723%)也有不少持股。

深圳市貝斯達醫療:高特佳、富海銀濤持股

長期專注於大型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大型醫學影像診斷設備提供商,具備提供多種醫學影像設備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產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統、醫用 X射線設備、彩色超聲診斷系統、核醫學設備、醫療信息化軟件等五大系列近四十款產品,主要應用於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臨牀診斷。

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爲3.5億元、4.1億元、4.7億元,淨利潤爲9330萬元、1.02億元、1.07億元。

根據招股書顯示,除控股股東彭建中外,直接或間接持有發行人5%以上股份的機構股東包括深圳高特佳投資、深圳富海銀濤。

深圳市高特佳投資通過合肥高特佳、深圳高特佳成長、深圳高特佳恆富,合計持有標的8.23%的股份;深圳市富海銀濤通過富海銀濤柒號、富海銀濤貳號兩隻基金,合計持有發行人7.51%的股份。

虹軟科技:業內追捧,華泰基金爲第二大股東

虹軟科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由留美博士鄧暉在美國創建其前身,2003年虹軟有限整體變更爲虹軟科技。其提供的視覺人工智能算法應用於智能手機行業,幫助提高手機的拍照能力。

虹軟科技主要客戶包括三星、華爲、小米、OPPO、維沃(vivo)、LG、索尼、傳音等全球知名手機廠商,雖然面向toB市場,但虹軟在手機硬件廠商中頗有美譽度。一個例證是,媒體報道,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李楠曾在2017年的某次新品發佈會上調侃,“請不起明星是因爲錢都給了虹軟”。

根據虹軟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營收分別爲2.61億元、3.46億元和4.58億元,其中2018年淨利潤爲1.75億元。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前五大客戶收入總額佔比分別爲 48.39%、54.16%和 58.64%。三年內營收分別爲2.6億元、3.4億元、4.5億元。

目前虹軟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鄧暉爲公司實際控制人,總計控股比例38.415%。投資機構北京華泰新產業基金以持股6533萬股、持股比例18.1476%位列第二大股東。

虹軟科技股權較爲分散,中小股東衆多。雖有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旗下的先進製造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浙江天堂硅谷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和遠光軟件合資的紹興柯橋天堂硅谷遠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創投機構位列其中,但持股均在6%以下,多家機構不足1%。

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擁有自主運控遙感衛星

二十一世紀是自主遙感衛星運控及地球空間信息大數據服務商,公司主營業務爲基於自主運控自有遙感衛星的數據獲取、處理分析及銷售和空間信息綜合應用服務。

公司擁有自主運控的“北京二號”遙感衛星星座系統,爲其核心競爭力,包括3顆亞米級全色、優於4米多光譜分辯率的光學遙感衛星以及自主研建的地面系統。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爲2.8億元、4.6億元、6億元。

二十一世紀實際控制人吳雙、戴自書合計持有公司43.76%股權,但機構持股也並比例不低,其中北工投資持2312萬股,持股比例達12.71%;高新投資持1932萬股,持股比例達10.62%。

杭州鴻泉:主研駕駛系統

杭州鴻泉成立於2009年,其業務主要爲研發、生產和銷售智能增強駕駛系統、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等汽車智能網聯設備。子公司成生科技則專注智慧城市系統管理。產品主要用於改善不良駕駛、減少交通事故,提高司機駕駛體驗等。其主要客戶包括蘇州金龍、陝汽、北汽福田等。

根據招股書顯示,其在2016~2018年報告期內三年的營收分別爲1.52億、2.7億和2.47億,其中2016年淨利潤3337.1萬元、4779.6萬元和5711.8萬元。分產品來看,其智能駕駛系統和輔助駕駛系統在2018年對總營收貢獻超70%。

機構投資者中,杭州崇福銳鷹共計持股13.91%。

福建福光:國內光學鏡頭行業龍頭企

福建福光主業爲光學鏡頭產品研發生產,包含軍用與民用產品。在招股書中,福建福光援引TSR 的報告稱,2017年福建福光在全球安防視頻監控鏡頭銷量市場佔有率達到11.8%,全球排名第三。其中,變焦鏡頭是公司優勢產品,全球銷量排名第二,市場佔有率約爲8.9%。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福光在軍用領域光學鏡頭領域成就顯著,據其介紹,“定製產品”系列包含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廣泛應用於“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火星探測”、“遼寧號”等重大國防任務及無人機、武裝直升機、遠望3 號測量船、“紅旗”、“紅箭”系列等尖端武器裝備。

2016年~2018年報告期間,福建福光分別實現4.69億元、5.8億元和5.5億元營收,淨利潤分別爲7198萬元、9125萬元和9138萬元。

機構持股情況:興杭投資、豐茂運德、深圳遠致富海、福州創投均有小比例持股。

蘇州華興源創:創始人夫妻持股超90%, 營收過10億

蘇州華興源創成立於2005年,主要從事工業自動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產品用於LCD 與柔性 OLED 平板顯示檢測、集成電路測試,主要客戶包括蘋果、三星、LG、夏普、京東方、 JDI 等廠商。

華興源創在財務表現上尚可,近年來營收有所波動。根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報告期內,其營業收入分別爲 5.1億元、13.6億元及 10.0億元,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爲 1.71億元、2.95億元及 2.36億元,可以看出2018年營收與扣非利潤同比有所下滑。華興源創的突出優勢在於產品毛利率可觀,2016 至 2018 年公司產品毛利率分別爲 58.90%、45.03%及 55.38%。

但由於其面向下游行業集中度偏高,華興源創在2016年~2018年內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佔到了 78.99%、88.06%和 61.57%。

根據CVsource數據顯示,華興源創目前實際控制人爲公司創始人陳文源與張茜夫婦,其通過設立源華創興、蘇州源奮等控股子公司,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華興源創 93.15% 的股份。

廈門特寶生物:開發完成4個治療用生物技術產品

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質及其長效修飾藥物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已開發完成4個治療用生物技術產品派格賓、特爾立、 特爾津、特爾康,用於病毒性肝炎、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治療。

2018年營收4.48億元,淨利潤1600萬元;2017年營收3.23億元,淨利潤516萬元;2016年營收2.80億元,淨利潤2931萬元。

廈門特寶的實際控制人爲楊英、蘭春和孫黎,上述三人爲一致行動人。楊英和蘭春系夫妻關係,合計持有公司38.75%的股份,孫黎持有公司9.03%的股份,實際控制人楊英、蘭春、孫黎合計持有公司47.78%的股份。楊英、蘭春之女與孫黎之子爲夫妻。

附:科創板部分企業投資機構持股統計

(文/陳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