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曾在蘇聯生活了十二年,在此期間,蔣經國多次向蘇共提出回國請求,但均被拒絕,其中除了蘇共有意把他作爲“質子”的原因,王明在其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以至後來談及王明之時,蔣經國仍然表示十分痛恨。


1925年,當年莫斯科大學建立之後,王明和蔣經國都是第一批被招收的學生,兩人此前並沒有什麼交集。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後,蔣經國表現出色,成績優異,受到了蘇共的讚賞,尤其是當時中山大學校長拉狄克的賞識,拉狄克是列寧的忠實追隨者,在蘇共很有影響力。


蔣經國


我們反觀王明,他此前本沒有資格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但憑着一股不服輸不放棄的決心,“求”來了赴蘇學習的名額,他當然不會浪費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刻苦努力,成績突出,很快便得到了校領導地讚譽,而尤其是時任中山大學副校長的米夫,對他更是另眼相看。


事實上,校長拉狄克和副校長米夫的關係不好,兩人一直存在鬥爭,而這種關係也影響了蔣經國和王明的關係,王明在對待蔣經國的態度上,遠遠沒有對周恩來、鄧小平等人好,這也爲後來他整蔣經國埋下了伏筆。


1927年,校長拉狄克因捲入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鬥爭漩渦中,不久黯然辭去校長之職,副校長米夫接替他成爲校長。米夫一方面大力打擊“託派”教授,一方面注重發展自己聲望,是以更加看重和信任他的中國弟子王明。而蔣經國失去了校長拉狄克的強有力支持,從此便開始受到王明的排擠。


正在這個當口,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主動與共產國際斷了關係,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當時莫斯科大學爆發了大規模反蔣活動。作爲蔣介石的獨子,蔣經國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儘管他主動發表反蔣宣言,與父親劃清界限,但從此再難得到蘇共真正地信任,而這也成爲了王明整蔣經國的助力。


王明


蔣經國從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之後,先是進入紅軍第一師,一年之後又到蘇聯中央軍校深造,系統學習了游擊戰理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蔣介石正陷入中共紅軍的游擊戰中,併爲此忙得焦頭爛額。後來蔣經國進入參觀團中,但沒過多久便得了重病,險些喪命他鄉,好在蔣經國意志堅定,走出了鬼門關。


事實上,蔣經國在留蘇人員中,是受到歧視排擠的,王明甚至向所有人宣稱,蔣經國是個階級異己分子,是不可接觸的人,所有留蘇中國人都要遠離他。當然還有部分朋友仍然會與蔣經國來往,但他們聊天的內容,被蘇聯情報人員報告給了王明,王明便誣陷他是反動組織的首領。


也正因爲這次事件的影響,原本應該成爲軍官的蔣經國,被安排到了狄納莫電氣廠,讓他去當了一名學徒工,這其中與王明的關係不可謂不大。蔣經國進入電氣廠後,學習十分刻苦,工作勤奮,很快得到了全廠同事和領導的好感。廠裏打算讓他做生產管理部門副主任,但在報審批的過程中,王明從中作梗,沒能被批准。


後來蔣經國被派往蘇聯的一個農場,工作初見成效,沒多久就又被召回了莫斯科,情報人員將蔣經國的情況彙報給了時任中共駐莫斯科全權代表王明,王明卻認爲蔣經國作爲中國最大的反革命兒子,他拉攏農場的農民一定另有所圖。


蔣孝章、蔣經國和芬娜


蘇共安排蔣介石去了西伯利亞的一個礦區勞改營,蔣經國肯踏實做事,幹上了副廠長的職位,在此期間,還結識了蘇聯女孩兒芬娜,兩人墜入愛河,不久後成婚,而芬娜後來改名蔣方良,將陪伴蔣經國走完一生。


兩人成婚後,芬娜爲蔣經國生下了一個孩子,儘管生活過得艱辛,但好在有家庭溫暖,並不感到孤單。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合力扣下蔣介石,逼迫他放下“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統一抗戰戰線,蔣介石被迫同意。


也正因爲這層關係,蘇共對蔣經國的態度緩和了不少,1937年,蔣經國便接到回國的通知,7月25日,他帶着妻、子踏上了回國的旅程,結束了長達十二年的蘇聯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