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教師怎樣培養自己過硬的底氣?

答:

(一)

以前,我總以為是課堂教學水平、漢語知識、文學知識、對兒童的瞭解、對家長的把握、愛讀書、不斷學習等等,現在我的想法有些改變:

底氣是氣,這口氣怎樣才硬呢?我從《孟子·公孫醜篇》得到了一些啟發: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公孫醜問:「請問老師,什麼叫浩然之氣?」

孟子說:「很難說清楚。那種氣,最盛大,也最剛強,用正直去培養而不加妨礙,就會充滿天地之間,無所不在。那一種氣,要與義行正道配合。沒有這些,它就會萎縮。那種氣,是積累義行而產生的,不是偶然的義行所能取得的。如果行為讓內心不滿意,氣就萎縮了……對這種氣,一定要在行事上努力,但千萬不要預期成效;內心不要忘記它,但千萬不要主動助長……」

(二)

孟子告訴了我們培養底氣的方法:

(1)用正直去培養而不加妨礙。

(2)與義行和正道配合。

(3)不要預期成效。

(4)不要主動助長。

也告訴了我們,為什麼我們會沒有底氣(餒):

不由正道,不行義行,以致於自己對自己不滿意,我們就沒有底氣。

(三)

底氣要靠走正道、行義行來培養、充實,這是我最近的體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