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庸》究竟是不是述聖子思子的作品,其實是有爭議的。


正方:認為《中庸》作者是子思子無疑。主要論據為司馬遷的《史記》:「子思作《中庸》」。

漢代大儒鄭玄、唐代大儒孔穎達都認為《中庸》作者是子思子無疑,如孔穎達《禮記正義》:

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

其後的程顥、程頤、朱熹都對這種說法沒有異議。

反方:認為《中庸》作者未必是子思子。這個說法自歐陽修始,他曾說:

《中庸》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夫堯之思慮常有失,舜、禹嘗待人之助,湯與孔子嘗有過,此五君子者,皆上古聖人之明者,其勉而思之,猶有不及,則中庸所謂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者,誰可以當之與?此五君子者不足當之,則自有天地以來,無其人矣。豈所謂虛言高論而無益者與?

歐陽修認為,《中庸》講述的道理,聖人尚且都做不到,那豈不是「虛言高論」嗎?這樣的著作,怎麼能是孔子後人寫出來的呢?因此:

子思,聖人之後也,其所傳宜得其真,而其說有異乎聖人者,何也?

而清代學者袁枚更在《小倉山房尺牘》中考證道:

《論語》、《孟子》言出皆泰山,以其在鄒魯也。

《中庸》獨曰:載華嶽而不重。子思足跡未嘗入秦,疑此是西京人語。

——孔子孟子是鄒魯人,因此舉起例子來,都說「泰山」如何如何。而《中庸》的作者舉起例子來,偏偏說「華山」。可是,子思子是沒到過華山的。

更別說《中庸》中極為可疑的一句:

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因此,在學術更為開放的近現代,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主張《中庸》並非子思子的作品。

比如錢穆先生,在《中庸新義》中就表示,《中庸》應當成書在秦漢之際;勞思光先生更認為,《中庸》原是《小戴禮記》的一篇。作者究竟是誰還很難講。但絕不是子思子。


在這個爭論裏,逐漸開始有一些聲音認為,《中庸》原本就是《論語》的一部分。如郭沂先生在《〈中庸〉成書辨證》中,就提到了這個觀點。

郭沂先生曾在《〈論語〉源流再考察》中提出,《論語》的原型也許不是一本書,而是各位弟子的筆記(《中庸》就是其中一份筆記),是許多本筆記最後匯成了《論語》。這也是導致《論語》有許多版本的原因。

且不論郭沂先生的猜測是否正確。我們必須先想想,為什麼《中庸》會給學者們這樣的聯想?

因為《中庸》和《論語》實在是太像,實在有太多相似的句子。我們隨便舉例: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中庸》)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 子曰:君子和而不流。(《中庸》)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中庸》)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中庸》)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論語》)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子曰:三年之喪,達乎天子。(《中庸》)子曰: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論語》)

我們可以看到,《中庸》和《論語》中有一部分是相當相似的句子。即便兩本書不是系出同源。也不能排除《中庸》作者創作時直接引用《論語》原文的可能。

因而我們就必須承認一點,《中庸》和《論語》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導致《中庸》的含金量並沒有那麼高。或者說,《中庸》對儒家思想的再發展,並沒有有《孟子》那麼深遠。


如果說子思子為代表的《中庸》,是對《論語》做出更詳細的解釋。那孟子所代表的《孟子》,則是擴充了儒家思想的視野,延伸了儒家思想的寬度。

我們常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很多外國人,甚至很多中國人都會認為,傳統的中國人是隻講「仁」的,是和善的。這並不全對,因為在中國人的精神裏,還一直埋藏著「義」。

這個「義」就是指「正確的事」。

正所謂: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我們讀《孟子》,經常會感到暢快淋漓——孟子的慷慨激昂,孟子的急公好義。孟子從不諂媚君王,甚至會當場駁斥君王,不留情面;可孟子也不是憤青,只要君王肯虛心接納,孟子也是會循循善誘的。

在《孟子》裏,我們能看到漢文化獨有的「氣節」,能看到歷史上那些寧折不彎的士大夫。甚至我們能看到「俠義精神」。

如今大家常常說,墨子赤著腳全國到處宣傳反對戰爭,是「俠義」。可在我看來,孟子這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也是「俠義」呀。

至少在孟子之前,儒家思想從來沒有這麼熱血沸騰過。


關於孟子之前還寫過一個簡單的回答,有興趣可以瞭解:

如之何:你曾經見過最令人傷感的一句古文是什麼?


孟子是宋以後才喫到冷豬肉的
不要為聖人爭名次,正如陽明先生所說,都是聖人,成色一樣,分量大小並不影響他們的重要性。

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脈相承,郭店楚簡有子思一派很重要的儒家經典文章。


您好。

末學竊以為有以下幾點。

一、來源於後世概括。

正所謂孔孟之道,老莊之學。一始一終最容易記住。二、孔子名太高。孔子為天下之木鐸,光芒太盛。由於諸弟子離夫子年代太近,雖學問有成,但比起夫子還是不足。

三、孟子有使命。

孟子處於戰國時代,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

孟子擔負的是重振儒家聲威的責任,因此常與人辯論高下,多見與諸侯君主宣揚儒家教化。

用現在的話說,孟子就是戰國時代的網紅,出鏡率極高。

4、君子重義不重名。《論語》恐怕是儒家最出名的書了吧?連個作者都沒有。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謝邀。

孔子天之木鐸,其道有三統。儒統傳之曾參,參也魯,可傳之而不可弘之。曾參傳之子思,汲也深,於儒道二統皆精,繼丘而淵,其學精微,小人難化。

小子孟子,名不可徵而心多枉,觀書而欲窮聖人之化,內不修而外好辯,與荀況爭法統。

詩禮之不學,其賢乎子路哉?況子路質正而有禮容,孟軻不及也遠矣。

聖人之道生於姬旦、化於孔丘,關門闔戶者,孟軻也!

聖人之學,淵也博也。執尊卑上下,秉忠孝仁義。

孟軻者,比人而已矣,其文淺簡,唯義是圖。遠聖人者,近小人。時逝道遠,故後人好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