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魏無心的實驗室

    這裏生產你的人生防腐劑



如果你坐過上海航空公司的飛機,應該在機上雜誌裏讀過我的文章。


我給《上海航空》寫關於上海的吃喝玩樂、展覽購物的大專題,已經好幾年了。爲了每個月這10多頁的專題內容,這幾年來,無心也算是走遍了上海的各個角落,拍過許多美麗的店鋪,與許多老闆聊過天。


有時候,翻翻舊文章,再搜索一下自己寫過的地方。它們中的一些,今天依然生機勃勃地在城市某個角落引人探訪;也有一些已經悄然消失,只留下曾經的文字與照片,還在記憶中。


我決定把這些年來挖掘過的店鋪都在這個公衆號裏寫出來。趁美好的東西還在,早點來這裏尋寶吧!


今天的這篇文章,就去看看上海那些最懂得懷舊的地方——古董店。



有人說,“當你開始懷舊,說明你老了”。


其實,此“老”並非身體的老邁,也不是精神的衰老,而是在說——雖然俗世紛繁,都市裏滿是鋼筋水泥森林,但熱愛懷舊的人,都有一顆安靜的“老靈魂”。我們珍愛過去的時光,珍惜遇見過的人與事。和光同塵,與時舒捲。

 

1

 小 芳 廷 

不將就的人生最任性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抱着輕吟一句“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的願望而來到小芳廷的。


電視劇《何以笙簫默》中,何以琛與趙默笙正是在這間充滿夢幻色彩的咖啡館/西餐廳中重逢的。



小芳廷坐落在一棟1922年落成的老建築裏,改建成餐廳並沒有讓這裏變得嶄新光鮮。店堂裏處處可見斑駁的牆壁、充滿歲月痕跡的壁紙,絲絨沙發已經被磨得有些發白,舞臺般垂着紅色幕布的“包房”裏,一架老鋼琴靜靜地擺在角落裏。


擡頭看去,高高的天花板下,是灰白的樑柱,一盞盞水晶燈卻綻放光華,照亮了檐柱下的動物標本、松枝與鐵皮玩具……



事實上,整個小芳廷滿溢着一種絲毫不現實的魔幻主義色彩,既浪漫又陰森,既唯美又怪誕。最終,一張張餐桌上鋪着的田園碎花桌布,暴露了它內核裏的蘿莉心。


大概,這就是《何以笙簫默》劇組選中小芳廷作爲重逢這一場景所在的地方——這樣的愛情故事或許比童話更不可能發生,如此不將就的人生唯有夢中才能實現。



其實,比起小芳廷餐廳更加“離奇”、更適合懷舊的,是對面的小芳廷古董店。從大門進去,立刻就掉入了比愛麗絲的兔子洞更加光怪陸離的世界。



這裏有愛迪生髮明留聲機那個時代製造的第一代機器,唱片是一個圓筒,需要上發條來啓動。隨着圓筒慢慢旋轉,140年前的詠歎調就這樣沙沙地唱起來了。



這裏也有世界上最早的凱迪拉克轎車,掛着加州牌照,覓自新西蘭的一家古董店裏。


還有來自德國的瓷器,英國貴族坐過的S形雙人椅,皇室專用的嬰兒車,美國製造的可口可樂冰箱,法國凡爾賽宮裏待過的會“唱歌”的小鳥標本……



看店的老爺子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是小芳廷老闆娘的父親,大家都叫他“外公”。


最初,他們和普通的遊客一樣,在旅遊的時候愛買買當地的雜貨、小玩意兒。漸漸地,越買越愛,更是發展成爲收藏癖,最終有了這家店,把自己從世界各地古董店、拍賣行上買來的好東西,填滿了整家店。



看着1930年代的鐵皮旋轉木馬在眼前越轉越快,我在想,這才真是“不將就的任性人生”,何以琛都比不上吶。



最近,小芳廷原址這裏、由曾經舊工廠倉庫改建而成的“創享·塔”園區已經正式開業,而小芳廷古董店也已經遷到新的“創享·塔”的一樓。比起以前,店鋪更開闊敞亮啦!真的很高興,這家美妙的店鋪,今天依然存在着。

 

小芳廷 / 小芳廷古董店

地址:長壽路652號K棟1樓


 

2

Hands西洋古董店

最美不過少女心

 


秋天的一個下午,坐在五原路一家有着小花園的古董家居里,一邊撫摸着黃虎斑肥貓軟軟的耳朵與肉爪子,一邊端起精緻的瓷杯子,喝着果香濃郁的紅茶……


這就是Hands與它的女主人Suki所營造出的美妙時光。



我問Suki,如果用一個詞彙來形容你的店,你會選擇什麼。她想了想,說,“少女心”。


沒錯,這裏是我見過最秀美的古董店,而Suki則是最任性的店主。她只選擇自己喜歡的、有感覺的東西。


於是,她自個兒設計、裝修出了一個充滿洛可可式甜美色彩和繁複線條的空間,就像我在巴黎的卡納瓦雷博物館中見到過的18世紀巴黎小貴族家的客廳。



牆上是Art Deco風格的鏡子,每張椅子都像是從法國舍農索城堡裏搬來的一樣,精巧、優美。到處是法國與匈牙利的瓷器、捷克的水晶杯,玻璃花瓶裏面插着雙色粉玫瑰,空氣裏都是幽甜的氣息。



差不多10年前,Suki從賣一把50元錢的鍍銀勺子開始了這門西洋古董生意。直到她漸窺門徑,從法國的幾大古董展上看到越來越多的名家作品,Hands所出售的東西,就如同她的內心一樣,不斷地在成長。


“當你摸過雕刻得精美絕倫的純銀器物之後,就再也沒辦法滿足於出售鍍銀勺子了。”



所以,現在的Hands只售賣普通的境外遊旅行者所無法買到,或者很難帶回國的好東西。


Suki會與每個客人聊這些古董背後的歷史、工藝特色,以及她找到它們的曲折故事。



她並不那麼着急於售出一件商品,而希望作爲時間旅行者的每一件古董都能遇到真正喜歡它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與舊物的相逢更像一段緣分。一見鍾情,念念不忘的,纔是真愛。

 


Hands 西洋古董家居店

地址:五原路270弄2號


 

3

老典家古董西洋茶

弄堂深處的老克勒

 


非常遺憾的是,第三家古董店——老典家懷舊古董西洋茶,如今已經消失了。老闆曾經提到過的那“幾個倉庫裏堆滿的古董”,不知道如今又在何方。


2016年,我來到這裏,拍下了這些照片、寫下了這些文字,現在看來,很珍貴呢。



在上海的無數條弄堂深處,在那些老洋房、新式里弄和石庫門的屋檐下,很難數清究竟隱藏了多少有故事的人,有歷史的角落。


老典家的男主人其實挺年輕,確切地說,並不是老克勒。他家庭出身良好,說起清朝與民國的古董來頭頭是道。表面傲嬌,有些毒舌,其實很是友善,聊到自家幾代人的收藏就充滿自豪感。



剛走進老典家,總會有點恍惚。這裏究竟是早年間上海人家的客堂間,是私人收藏博物館,還是西洋茶館?


整個空間裏陳設得滿滿的都是英國瓷器,無數種花色的杯碟,每一把都不一樣的精緻茶勺。1940年代出產的唱機,不停歇地放着黑膠唱片,旋律圓潤,竟毫無雜音。



這裏的大多數陳設品都出售,“老典家”的家族本是做英國洋行出口生意的,幾個倉庫裏堆滿了英國瓷與西洋古董。


“你在店裏看到的,還不到庫存的十分之一!”



所以,與其他古董店相比,這裏最難得的是很多瓷器、銀器都是成套的,特別完整,不需要從國外辛辛苦苦一點一點零零碎碎地淘來。


遇到對家族收藏感興趣的客人,老闆還會高高興興地捧出玻璃櫃裏的“好東西”,充滿自豪感地說:“看,維多利亞時代的銀壺,雕花多美。”



每一個來老典家“做客”的人是有福的。


滿櫃子的老唱片一張一張聽過來,用1920年代的純銀茶壺倒出滾燙的紅茶,一邊喝茶,一邊吃老闆自制的茶點與蛋糕。



與朋友在這裏聊聊天,讀幾頁關於老上海的書,聽“小克勒”說說他那位大家閨秀外婆與西洋古董的故事,過一個特別有腔調的“海派下午”。


 

老典家懷舊古董西洋茶

地址:宛平路295弄18號(曾經的地址,如今已經不再有這番風流啦)

 

發現上海 欄目

閱讀更多文章


RIVIERA松鶴樓 | 八盛酒藏日料養生無老鍋

remedy:超元氣健康美食 |  來自日本的網紅芝士撻

米其林二星餐廳簡化版 | 米其林麪包 | 星巴克奇幻樂園

顏值超高的VIZI最愛本幫菜餐廳 | 東京和食的美味


魏無心 · 心式生活

新浪微博:@魏無心

個人微信號:weiwuxin20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