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各位的答案,真心不覺得怎樣。我敢說自己的答案是最靠譜的,因為我曾在專業的歷史雜誌發表過一篇關於怛邏斯戰役的文章,上證據先:

現在來回答,為什麼高仙芝大敗後卻未受到懲罰,還升了職?

首先要糾正一個很關鍵的數字,而且這個數字被很多人誤用了——唐軍參加怛邏斯之戰的總兵力究竟是多少?

按照高仙芝的說法,3萬!表面上,這沒有破綻,因為按照編製,安西四鎮的總兵力就接近3萬,加上有其他國家出兵助戰,3萬兵力差不多。而且,敵人是10萬兵力,是己方的3倍,敵眾我寡,失敗難免,這可以很好的掩蓋高仙芝的責任。

然而,唐軍的總兵力的真實答案是3萬的3倍還多——10萬人!

你也許會問,這個數據哪裡來的?

唐代著名史學家杜佑的《通典》。

他又是如何知道的?

通過侄子杜環。

杜環何許人也?

怛邏斯戰役的親歷者,時任文書,對己方情況非常很瞭解,此役他成了戰俘,被押往西方,直到10年後才輾轉回到中土,然後把真相告訴了叔叔杜佑。但這個時候,安史之亂爆發,高仙芝已死,再追究這個事兒已經沒有意義,所以只在《通典》中留下唯一的證據。

唐玄宗不懲罰高仙芝,原因之一就是高仙芝謊報了軍情,大大縮小的己方的損失,並巧妙推脫了自己的責任。

原因之二,怛邏斯之戰儘管唐軍戰敗,但畢竟是境外作戰,阿拉伯軍隊並未乘機東進,安西四鎮沒有收到威脅,長安更感覺不到危險的氣息。

阿拉伯人為什麼不乘勝追擊?

因為當時阿拔斯王朝剛剛取代倭馬亞王朝,國內政局不穩,雙方還在內鬥。阿波斯王朝穩住腳跟後,又與西方的拜占庭帝國開打,顧不上東面的大唐。

總結一下高仙芝戰敗未收到懲處的原因:一來是高仙芝竭力隱瞞戰情,推脫責任;二來是大環境使大唐西部邊境並未受到實質性威脅。這,纔是真正的原因。


首先,要更正一下,歷史上的這場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的戰爭稱作「怛(dá)羅斯之戰」,英文為Battle of Talas,是唐玄宗時大唐的安西都護府與來自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與中亞小國聯軍在中亞諸國相遇而導致的戰役。最終以唐朝的戰敗結束。然而主要將領高仙芝不僅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升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在具體的戰役中,高仙芝不僅英勇善戰,且與阿拉伯軍隊算是勢均力敵。而戰敗的因素並非完全是指揮的失誤。當時以騎兵縱橫亞非大陸的大食軍隊與使用刀與弩的唐軍在戰場上針鋒相對,唐軍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步兵與騎兵的結合,是軍隊在實戰中有很強的靈活機動性。儘管阿拉伯軍隊握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各種記載從15萬到20萬不等),但當時高仙芝率領遠徵的唐軍也不弱,且有著武器以及訓練有素的優勢,一共打了五天也難分勝負。真正改變戰局的是當時唐朝的盟軍中亞部落葛邏祿部隊突然的叛變,從東北方向高仙芝軍隊的後方發動了襲擊。阿拉伯軍隊趁這個機會,以重騎兵突破了唐軍陣線中央,擊潰唐軍,一支精銳幾乎全軍覆沒,損失慘重,陣亡和被俘各約一半,只有數千人在高仙芝率領下敗退,回到安西都護府的駐地。

其次,俄國近代歷史學家巴託爾德曾認為,怛羅斯戰役「決定了中亞細亞的命運」,「中亞細亞應該是中國的,但它卻變成了穆斯林的」。然而這個說法有誇張的嫌疑。從當時的歷史來看,唐朝在中亞即便是在怛羅斯之戰後仍然保留相當的勢力,而且之後還遠徵過克什米爾並且勝利。之後也有中亞國家集體請求唐朝出兵驅逐大食的事件發生。因此,整體來講這場戰役並沒有影響唐朝在西域的政治軍事格局。正因如此,高仙芝雖然兵敗怛羅斯,但並未以敗軍之將受到處罰。他雖然離開了安西,卻出任權力較大的河西節度使一職。而後被召回長安,進一步加官進爵為右羽林大將軍。


謝邀,我認為我的回答纔是最最靠譜的!

先說明一點,在當時的大唐看來怛羅斯之戰的規模並不大。在怛羅斯之戰前後,大唐的對外戰爭頻繁。就拿公元751年為例,唐朝除了在怛羅斯開戰外,還在對南召和契丹用兵。另外兩場戰爭可比怛羅斯之戰大的多,在南方的熱帶雨林唐軍被南召擊敗損失6萬人,在北方草原被契丹擊敗損失6萬人,而怛羅斯之戰損失不足兩萬!

下面進入正題:

天寶10年,唐玄宗把高仙芝從安西節度使任上調離,說明他對高仙芝在安西節度使位置上的表現不滿。戰爭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唐在西域的經營出現了問題,唐軍的這次失敗幾乎是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發生的,唯一心向大唐的拔汗那部,還因為擋住了逃亡道路被杖斃多人。如果讓高仙芝胡搞下去,整個西域有失控的風險!

所以,唐玄宗調離了高仙芝,並讓他當了右羽林軍大將軍,封密雲郡公。就這樣高仙芝被放到了唐玄宗的眼皮底下,成了一名衛隊長,再也沒有了以前山高皇帝遠的自由。至於密雲郡公,多為虛職。

與之相比的就是高仙芝手下大將封常清。天寶13年封常清被封為右金吾大將軍,同時擔任伊西節度使,節制伊州、西州及北庭。可見,如果唐玄宗對高仙芝放心,也不會讓他留在身邊當個捲簾大將。

另外,唐玄宗的這種決策也說明他對高仙芝的忠心是認可的,封為密雲郡公也表示了對高仙芝功績和能力的認可,他所不認可的是高仙芝的執政能力,畢竟作為一方的鎮守,除了能打仗,還要能治理地方。


高仙芝是高麗人,美姿質,善騎射,父親是河西軍的軍校。

高仙芝早年因為父親的戰功,任遊擊將軍,到了唐玄宗開元末年,升為安西副都護、安西四鎮都知兵馬使。天寶六年,升為安西四鎮節度使,加左金吾衛大將軍。

天寶九年十二月,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率軍打到石國,石國國王與他約定投降,高仙芝率軍突襲,俘獲國王和部眾。高仙芝掠得大量的黃金、寶石和寶馬,據為私有。

天寶十年正月,高仙芝入朝,獻上擒獲的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石國國王、朅師王等人。唐玄宗大喜,加高仙芝開府儀同三司,任命他代替安思順為河西節度使,只是因為安思順不肯離職,暗施手段,唐玄宗只好取消成命。

石國國王在長安被斬,逃走的石國王子在西北各國四處宣揚高仙芝欺誘、貪暴,又前往大食乞求援兵,準備進攻安西四鎮。

於是高仙芝主動出擊,率領吐蕃、漢軍一共三萬左右,前往大食。天寶十年七月,大食軍隊和高仙芝在恆邏斯城相遇。

《資治通鑒》中對戰鬥的過程記述比較詳細。兩軍交戰多日,葛羅祿的部眾突然反戈一擊,與大食軍隊夾攻唐軍,高仙芝大敗,部下的士卒只剩下幾千人。

高仙芝帶著殘兵連夜撤退,山區道路狹窄,拔汗那部的人馬走在高仙芝前面,右威衛將軍李嗣業嫌他們礙事,揮舞大棒一通猛打,也不管是人是畜,擋路的一概打死,硬生生給高仙芝打出一條路來,逃回安西都護府。

慘敗之後,唐玄宗並沒有處罰高仙芝,此前因為安思順的小動作,高仙芝沒有得到河西節度使一職,於是唐玄宗任命他為右羽林大將軍。到了天寶十四年,又封他為密雲郡公。

唐玄宗對高仙芝如此大度,沒有追究他慘敗的責任,原因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個是唐玄宗一慣重用番將,特別是安祿山、哥舒翰這些能打勝仗的將領。天寶六年,高仙芝孤軍深入,擒獲小勃律國王和吐蕃公主,功勛卓著,自然讓唐玄宗另眼相看。

第二,恆邏斯城的慘敗,原因不在高仙芝指揮不當,而是友軍的突然反叛,而且敵我雙方力量相差比較大。此次大敗在遙遠的境外,雖然損失了安西四鎮的精銳,但在當時看來,似乎並無大礙。

第三,高仙芝在歷次徵戰當中獲得了大量財富,而且他出手比較闊綽,與高力士等人的關係非常好。

由於以上種種,高仙芝並沒有受到處罰。但成也唐玄宗,亡也唐玄宗。安祿山反叛之後,高仙芝率兵據守潼關,因為受人陷害,唐玄宗下令將高仙芝處死。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說唐與阿拉伯的幾次直接交手▼

第一次:開元三年(公元715 年),吐蕃與大食共同立了阿了達為王,發兵攻打唐朝屬國拔汗那國。監察御史張孝嵩與安西都護呂休璟率旁側戎落兵萬餘人,擊敗吐蕃大食聯軍,奪得中亞重要的屬國拔漢那,威振西域。

第二次:開元五年(公元717 年),突騎施(西突厥被唐帝國滅亡後在中亞重新崛起的一支突厥人)聯合吐蕃和大食(阿拉伯)攻打唐安西四鎮,三打一被唐朝再次擊敗。

第三次:天寶九年(公元751)年,高仙芝率軍翻越自然環境惡劣的雪山,千里遠徵,在今哈薩克塔拉茲(即怛羅斯),與數倍於己的大食軍隊大戰五日不分勝負,後由於葛邏祿臨陣叛變導致高仙芝戰敗。

第四次: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春,「渡瀘之役」唐俘獲吐蕃、大食聯軍二萬餘人。(對這次交手,本人懷疑其真實性。)

唐朝與阿拉伯交手數次,打輸的那次被翻出來大肆宣傳,打贏的幾次低調不宣傳。

為何打輸的那次名聲遠揚?

因為唐朝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時期,打贏唐朝對外國人來說能獲得極大的榮耀!

但這場戰役對於唐朝來說不過是一個軍區的對外遠徵,打輸了也不是大事,所以高仙芝輸了也沒受到唐皇的責罰。

怛羅斯之戰,對於唐軍來說不容易啊,因為唐軍要翻越自然環境惡劣的雪山,跋涉千里,後勤什麼的都很困難。而阿拉伯軍在怛邏斯城以逸待勞。

附:怛羅斯之戰中,兩國軍隊對比▼

唐:漢兵2-3萬,番兵3-4萬,總兵力6-7萬。

精神狀態:翻雪山,千里遠徵,一路徵戰過來的疲憊之師。

戰鬥方式:前期圍攻怛羅斯城,後期與阿拉伯出城的部隊對攻。

阿拉伯:阿兵10萬左右,僕從軍數萬,總兵力15萬左右。

精神狀態:在怛羅斯城以逸待勞精神飽滿的部隊。

戰鬥方式:前期守城,後期出城戰鬥。


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在我們現在看來,很在乎的怛羅斯之戰。在那時的大唐中央王朝來說,只不過是一場小小的邊界衝突。甚至稱不上對大唐形成威脅。當時大唐的主要威脅是吐蕃帝國,主要兵力也是投入吐蕃方向。

換句話講那時的大唐根本就沒瞧得起阿拉伯人。在那之前大唐與阿拉伯人也發生過幾次衝突。都以大唐獲勝告終。這是主要原因。

對於有些人說的,怛羅斯之戰後大唐失去了對中亞和西域的影響控制,這更是無稽之談。真正造成大唐失去西域中亞的原因是怛羅斯戰役四年後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導致唐廷內亂迭起,兵力緊張。不僅無力經略西域,而且安西、朔方等以御外為主的邊防部隊也調入內地,鎮壓叛亂的蕃鎮。此外,還借用了回鶻、中亞一些小國及大食等的軍隊。西部邊疆力量空虛。吐蕃乘機奪取西域四鎮。而蔥嶺以西在中亞唐朝的各屬國,此後也相繼臣服大食,並開始了伊斯蘭化歷程。

再來說一下高仙芝不降反升,這裡首先是高仙芝為官的藝術,當時李靈甫當朝。可以肯定的說高仙芝肯定是走了門路。至於李靈甫怎麼向唐玄宗彙報,那就是一張嘴兩張皮怎麼說都可以。

當時正值大唐盛世,唐明皇正沉浸在天朝一統萬邦來朝的盛世美景之中。對於高仙芝一戰損失個一萬多人的小戰役,肯定也沒放在心上。更何況是以三萬軍對敵十萬。再加上有人說項。所以對高仙芝的不降反升就沒什麼不可理解得了。


謝謝邀請,因工作太忙,回復晚請見諒。

恆羅斯(今哈薩克共和國東南方向的江布爾城)之戰在中國歷史戰爭史上是一次普通的戰役,也許因為它的地理位置關係,唐朝真的也沒有把它當回事。在安史之亂剛剛暴發時,守潼關的高仙芝採取了暫避敵鋒芒的正確戰術,玄宗聽了宦官邊令誠一面誣陷不實之詞,(:擁兵自重,放棄陝西土地數百里,貪污軍糧)便下令殺了高仙芝。足可以看出,在帝王家的江山社稷根本受到威脅時,無情的帝王是寧願錯殺,也不會錯放的。這場戰爭對唐王朝來說也許是無關緊要,但是它確對整個世界的格局都產生了影響,中亞地區可以說是重新進行了一次戰略上大洗牌,結果:唐王朝在中亞勢力範圍喪失殆盡,安西都護府精兵死傷慘重,所剩不多,從此後,對入侵之敵,僅能招架,無力反擊。唐朝的政令到伊犁河止。阿拉伯取得中亞各國後,重新徵收賦稅,國力得到極大增強,為其繼續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的造紙技術也是這時候被阿拉伯軍俘虜的唐軍造紙工匠傳入西方的。

這場戰爭究竟是怎麼引發的呢,完全是由於高仙芝的貪婪引起來的,可以說高仙芝的一己之私,葬送了唐朝幾代帝王來之不易苦心經營的成果。中亞的石國(在今烏孜別克塔什干)處在絲綢之路的有利位置,農業發達,國民善於經商,在當時西域中亞地區可算上首富了。不顧民族大義的高仙芝居然打起了富得流油石國的主意,想把石國的財富據為己有,(石國對唐朝友好,朝貢不斷,唐玄宗感其忠,石國國王被冊封為懷化王,賜優待和免罪證明,以鐵券為證)天寶九年,高仙芝以「無藩臣禮」莫須有罪名巫告石國王,帶領大軍去討伐石國。到達石國後,利用和石國王的假和談遣使者把石國王騙到長安,利用石國不防範的有利機會,出兵偷襲,俘虜石國部眾,並縱兵燒殺劫掠,老弱病殘都不放過,所劫掠財寶物資,皆入私囊。高仙芝在回軍途中,以反叛的罪名又滅了突騎師,(突騎師和石國一樣,也是西域各國中最親唐的國家之一)並俘虜了移撥可汗。天寶十年,高仙芝入朝獻俘:突騎師可汗,石國王被唐玄宗殺死於長安西北的開遠門。高仙芝因戰功被加封為「開府儀同三司」。沒有多長時時,玄宗就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因念其以前立下的赫赫戰功,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寬恕了他,想把他調離西域,因為其他原因沒有調成。但大唐王朝因高仙芝的一已之私在西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政治代價,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惡劣影響,唐王朝在西域幾代帝王嘔心瀝血塑造的文明之師形象一落千丈,威望直線下降,西域各國都開始疏遠大唐王朝,真可謂大唐王朝百年之功,轉眼之間化為烏有。逃跑出來的石國王子跑到諸胡部落,將高仙芝的欺騙滅石國並盡吞石國財富的暴行遍傳諸胡昭武,諸胡部落怒火中燒,並暗中聯合阿拉伯(大食)想要攻打安西四鎮,提前獲得情報的高仙芝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可能也是想彌補自己犯下的過錯,進行了先發制人的主動進攻,親率漢,藩3萬精兵攻打大食,進入大食腹地700餘裏的恆羅斯城遭遇大食主力軍隊,由於高仙芝戰術得當,指揮有方,雖然軍隊人數佔劣勢,激戰5日竟未分出勝負,在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重要關鍵時刻,被大食收買的葛羅綠部開始和大食軍隊前後夾擊高仙芝部,致使高仙部慘敗,高仙芝在右威衛將軍李嗣業拚死抵抗,為他殺出了一條血路,高仙芝纔有幸率幾千殘部逃了出來。這時的唐玄宗己經開始縱情享樂,不過問政事,委政李林甫楊國忠,高仙芝又一次沒有獲罪,僅僅被調離了安西四鎮節度使職務,進京任右金吾大將軍。

真可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於唐玄宗的好大喜功,而產生的上行下效的連鎖反應:唐朝的邊帥(包括西域邊帥)肆無忌憚的作威做福,嚴重的損害了和各少數民族及西域各國關係,從而導致了唐王朝的邊疆不穩定,唐王朝這段在西域犯下的政治歷史錯誤,可以說對後世歷史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以史為鑒,以史為戒,只有華夏各民族緊緊團結在一起,才能讓中國國運昌盛,國富民強,才能真正屹立不倒於世界強國之林。


二萬對至上20萬。雖敗猶榮呀。

恆邏斯戰役,唐軍二萬,盟軍五萬,共七萬,大食聯軍二十萬;唐軍賓士七百里,與大食聯軍大戰七日未分勝負,要不是葛旬錄人陣前突然背叛反戈一擊,大食聯軍早就全軍覆沒了,就這樣大食聯軍傷亡也有十多萬人,雙方的戰損比例超過了一比五,唐軍可謂雖敗尤榮;

由於此戰大食人損失慘重再也無力東進,而唐軍雖敗實力猶存但急需休養生息,所以才贊時休戰,要不是隨後發生了安史之亂,唐軍主力東調,以高仙芝的性格,勢必再戰報仇,到那時大食人被屠宰的一乾二淨也不是沒有可能;而大食方面由於此戰慘勝,也從此畏唐朝如虎,不敢再戰,要不然大食人也不會在唐朝陷入安史之亂之機不敢東進.

話說,當年唐軍對外戰爭,很少有兵超過10萬的,而且基本上是勝多敗少。


鑒於阿拉伯帝國的歷史記載基本上都是由波斯人完成的,相關的阿語文獻到現在翻譯到國內還是一團亂糟。《肇始與歷史》《歷史大全》也翻譯的支離破碎,唐朝那邊由於安史之亂影響太過重大,也沒有對這場遠在中亞塔拉斯河邊發生的戰爭過多落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並不能因此就認為這場戰鬥不重要,從雙方的主帥來看,高仙芝就不說了,這位爺是安西節度使,大唐地位最高的幾個武人之一,而站在他對面的並波悉林是個什麼人呢?並波悉林,現在通用翻譯是艾布。穆斯林或者阿布。穆斯里姆,呼羅珊人,以奴隸之身在謀福綠洲舉起反抗倭馬亞王朝的大旗,一路向西,攻佔呼羅珊、伊朗、伊拉克、敘利亞,最終在庫法擁立阿拔斯家族的阿布阿拔斯為哈里發,應該說並波悉林是阿拔斯王朝真正的締造者,用韓信來比喻其實是不合適的,因為韓信在漢王朝建立的軍事鬥爭當中只是劉邦陣營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一直在側面戰場,真正跟項羽打的火花四濺的還是劉邦的主力集團。但是在阿拔斯王朝的建立過程當中,阿拔斯家族更多的是起到了政治旗幟的作用,而軍事鬥爭幾乎由並波悉林和他的戰友們一力承擔。從這個意義上講,說倭馬亞王朝是由並波悉林推翻的並沒有什麼錯誤。

面對這樣一位偉人,高仙芝會輸也不奇怪了,而看看這場戰鬥雙方的主帥你也不會覺得這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小戰鬥吧……

說起來,並波悉林也是一位悲劇英雄,這個一己之力擊敗了當時世界上兩個最強大的帝國的不世豪傑最終還是沒能逃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悲劇,被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曼蘇爾殺害,「留下我可以對抗你的敵人」並波悉林在被害前如是說,而他得到的回答是「除了你我沒有更大的敵人」

——————————————關於質疑————————————

總有人覺得阿布穆斯林人不在怛邏斯,所以高仙芝是跟齊亞德打的這一仗……我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咱們捋一捋前因後果哈。

公元749年秋,阿布穆斯林擁立阿布阿拔斯建立阿拔斯王朝

公元750年,阿拔斯帝國草創,國內倭馬亞王朝勢力此起彼伏,阿布穆斯林在中東四處轉戰,同年正月,高仙芝應吐火羅葉護之請,發動吐火羅戰役,從中亞南線的 竭師國 開刀,一路向北穿過河中地區,屠滅石國城,取道北線,順路攻滅突騎施,從伊犁河谷和碎葉一線取道回歸安西。石國和突騎施本來是對唐非常恭順的,但是高仙芝的貪婪和狂妄將這兩個西域的重要國家推向了阿拔斯王朝。

公元751年年初,河中地區爆發反抗阿拔斯王朝的舒萊克起義,阿布穆斯林隨即回到河中,鎮壓起義,在攻克布哈拉和撒馬爾罕之後,阿布穆斯林一直坐鎮河中地區的核心——撒馬爾罕。

同時,在公元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 獻其所俘獲的突騎施可汗、吐蕃(今青藏高原)酋長、石國王、朅師王,加開府儀同三司,榮寵備至。

利用這個時間差,阿布穆斯林利用呼羅珊本地不同利益集團的矛盾,殘酷的鎮壓了舒萊克起義,隨即派遣齊亞德北上,攻略河外之地(指的是錫爾河北岸以石國為中心的地區,這片地區曾經是西突厥汗國牙帳所在。),兵鋒到達怛邏斯城。河中諸國除了拔汗那之外已經完全倒向阿拔斯王朝。

公元751年高仙芝何時從長安回到安西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751年的四月,高仙芝盡起安西大軍,漢兵,城傍諸胡,葛邏祿和拔汗那軍,具體數額不明,但是我覺得湊出七八萬人問題是不大的。但是當他從北線碎葉-伊犁河谷向西行軍,到七月到達怛邏斯城,面對的是以逸待勞,背靠堅城的齊亞德。

頓兵堅城之下,伊犁河谷和塔拉斯河一線是突騎施的勢力範圍,高仙芝四境皆敵,有多少兵力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失敗已經是顯而易見的。

阿布穆斯林當然不需要出現在怛邏斯,一方面,維穩河中才是最重要的任務,他人在撒馬爾罕根本離不開身。另一方面,怛邏斯只是河中地區的東北門,即便齊亞德失敗了,高仙芝要繼續深入,下一個障礙就是年前剛剛被他屠城的石國,阿布穆斯林手裡有的是牌可以打,何必跟高仙芝這個梭哈豪賭,把自己都當做籌碼扔上賭桌的失敗者一樣?

可見阿布穆斯林的政治運作和戰略水平遠在高仙芝之上,高仙芝畢竟是大唐西面的總負責人,你不能因為最後這傢伙輸急眼了自己赤膊上陣就把他當做一個跟齊亞德平級的打手,雖然我覺得他更適

舒萊克起義其實是個極其詭異的場景,舒萊克身為阿拉伯人,率領著河中地區的什葉派和倭馬亞王朝餘孽起兵,反抗阿拔斯王朝,而本身出身呼羅珊的並波悉林回到呼羅珊方向,藉助本土資源鎮壓了舒萊克起義。阿拔斯的呼羅珊軍在呼羅珊本地出身的將帥的統領下,在河中本地的粟特人的配合下殘酷的屠殺了阿拉伯人為主的起義者

因此在怛邏斯之戰當中,阿拔斯王朝的軍隊基本上是看不見幾個阿拉伯人的,所謂的僕從軍的討論其實很無聊,對於兩個控制了四分之一亞歐大陸的超級帝國而言,貶低非主體民族軍隊的作用非常無聊,不管是唐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在邊疆的成功都離不開良好的政治手腕和協調邊緣民族和主體民族關係的政策,帝國能否從邊疆地區的非主體民族當中汲取足夠的資源是邊疆勝利的必要條件,而在怛邏斯這一局當中,並波悉林同樣在這個方面遠勝高仙芝


怛羅斯戰役實質是大唐帝國阻止阿拉伯帝國向東擴張,雙方爭奪河中地區的控制權,戰役發生在大唐勢力範圍的邊緣,遠非核心利益區域。安西唐軍主力雖然受損,但實際人數並不多。安西全部駐軍不過二萬四千而已,損失一兩萬人對大唐而言九牛一毛,招募邊地漢家子和番兵充實易如反掌。也就是說此役雖敗不算大過。高仙芝本意恢復實力再戰,朝廷包括李林甫對此也是支持的,既然要再戰就不好換帥,唐明皇又一向對邊防節度使很優柔,因此善待仙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