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活健康网编辑部/综合整理)抱著宝宝、照顾宝宝的时候,请记得时常留意是否让宝宝处于一个舒服、安全的姿势。让宝宝双脚打开、呈现M字型开展,就像是在写平假名的「」字一样,就是掌握这个姿势的重点。


让宝宝可以自然地舒展开来的姿势,就是双手呈现W字型、胯下和双脚呈现M字型的WM型姿势。尤其双脚的「M字型开展」是相当重要的原则,勉强去拉扯或夹紧宝宝的双脚等动作,都是让髋关节脱臼的主要原因。特别在出生后一年之内的这段期间,记得要让宝宝保持在不会让髋关节产生负担的M字型开展姿势。

让宝宝的双脚呈现「M字型开展」

宝宝的姿势,会随著成长的过程而逐渐变化。在妈妈肚子里的胎儿,背部会蜷曲成C字型曲线;生下来之后宝宝的脊椎骨,就像是在写平假名的「」字一样的形状;从开始学步起到进入学龄期的这段期间,背脊骨则会渐渐地长成跟大人一样的S型曲线。

至于脚的形状也会改变,婴儿时期,宝宝的脚是O字型,到了幼儿时期,会变成X字型,进到学龄期就会变为笔直的形状了。

就如同上述提到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因此,宝宝的脊椎骨并不是突然之间就变为S字型、而双脚一开始也不是笔直的。一旦在成长过程用了不对的姿势, 就会导致骨盆周围或脊椎骨扭曲变形。

对宝宝来说,最安全且舒适的姿势就是「WM」型姿势了。以这个姿势作为基准, 不管是对于抱宝宝、哺乳或是换尿布等照顾宝宝的工作来说都非常重要。特别要留心双脚必须呈现M字型开展的这个重点,因为宝宝的脚只要呈现笔直的状态,就会容易造成髋关节脱臼的问题,一定要特别注意。

使用错误的姿势来抱宝宝或进行各种照护行为都是危险的,宝宝会因为髋关节快要脱臼的不协调感而觉得不安,而因此开始哭泣或出现身体往后仰的动作。婴幼儿时期,是宝宝骨骼、肌肉、大脑的各项机能都在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使用「安定抱法」的话,会让宝宝的脊椎骨呈现圆弧状并让双脚保持M字型开展,就不会阻碍宝宝的成长了。


什么是髋关节脱臼?

指大腿根部所在的髋关节分离的疾病,多半是因为婴幼儿时期的姿势不良所引发的。

当心宝宝的「髋关节脱臼」问题

髋关节的骨头移位,这样的状态就称做是「髋关节脱臼」;而骨头偏离原位、不稳定固著于该有位置的状态称为「髋关节半脱臼」;髋关节发育状况不好(髋臼骨未完全形成)则称为「髋关节髋臼骨发育不良」。

虽然髋关节脱臼有先天和后天的分别,但几乎都是后天造成的为主。因为跟欧美人比起来,我们亚洲人包覆著髋关节的髋臼骨本来就比较浅,所以更容易发生髋关节脱臼的问题。而且起因多半都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埋下的种子,而造成日后出现脱臼的病症。此外,比起男孩,此种病症更好发于女孩身上。爸爸妈妈若看到宝宝出现以下的症状,就要怀疑有可能是髋关节脱臼了:

两边的膝盖高度不一样(脱臼的那只脚的膝盖高度会比较低)。 双腿的长度不一样(脱臼的那只脚会比较短)。 双腿张开困难,或者是张开双腿的时候会出现「喀」的声响。 两侧大腿的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 宝宝起步走路较晚,或是会拖著脚走路。

由于这类问题不会有疼痛感,因为没有留意而造成严重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而这类情况发生时会出现下列的症状:

髋关节活动困难。 髋关节有疼痛问题。 行走困难。 无法蹲下。 双腿长度不一。 腰痛或是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髋关节变形。

要解决髋关节脱臼问题,能够在婴幼儿健检的时候早期发现是最好的。只要感觉宝宝「可能」有这样的问题,就要尽早去小儿科或整形外科就诊。

(本文摘自/3秒钟让宝宝不哭的抱法/出色文化)

相关文章